地铁车站地下抗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9985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12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铁车站地下抗震结构,涉及抗震结构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柱体和桩体,所述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桩体,所述柱体的下端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管、弹性垫和活动管,所述防护管套设于柱体且防护管连接于桩体,所述活动管套设于防护管,且弹性垫被夹持于活动管和防护管之间。本申请具有减少地震时柱体发生断裂或偏移的情况的效果。少地震时柱体发生断裂或偏移的情况的效果。少地震时柱体发生断裂或偏移的情况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铁车站地下抗震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抗震结构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地铁车站地下抗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的道路日益拥挤,使得地铁工程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在建设地铁时需要着重的考虑抗震问题。
[0003]地铁通常分为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现有的地铁车站需要实现乘客进站或候车的功能,通常有两层或三层并设置有梁柱作为支撑结构,地铁车站的抗震结构通常也设置于梁柱结构处。相关技术的地铁车站在遇到地震时,柱体与上下层板的交接处或结构突变处的结构相对薄弱,容易发生柱体断裂或偏移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减少地震时柱体发生断裂或偏移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地铁车站地下抗震结构。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铁车站地下抗震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地铁车站地下抗震结构,包括柱体和桩体,所述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桩体,所述柱体的下端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管、弹性垫和活动管,所述防护管套设于柱体且防护管连接于桩体,所述活动管套设于防护管,且弹性垫被夹持于活动管和防护管之间。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地震的震动传递至柱体时,地面的震动可能与柱体不同步,从而产生挤压柱体下端的力,活动管可接受地面传递的力并加压弹性垫,使弹性垫发生形变,而防护管可对柱体下端的内部结构进行保护,从而减少柱体下端与地面发生断裂或偏移的情况。
[0008]可选的,所述防护管朝向桩体的一侧连接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连接于桩体。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盘可增加防护管和桩体的接触面积,使得防护管和桩体的连接相对更牢固,从而当防护管受到挤压时,可将较多的受力分散至桩体,以提高防护管对柱体的防护效果。
[0010]可选的,所述防护管的上端开口边沿设置有护边,所述护边背向防护管的中心轴线翻折,所述护边的外侧边朝向桩体翻折形成有用于限制活动管上端的扣边,所述活动管滑移连接于护边。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成的护边可对活动管和弹性垫的上端进行遮挡,减少水或杂物进入活动管和弹性垫的缝隙内,此外,扣边还可对活动管的上端进行限制,使得日常使用过程中,活动管不易和弹性垫产生空隙。
[0012]可选的,所述活动管轴线方向上的中部管壁厚度大于自身两端开口的管壁厚,且活动管的中部朝向地面突出。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地面对活动管挤压时,活动管的受力可由突出的管壁
朝向两端分散,从而减少集中的受力挤压柱体的下端。
[0014]可选的,所述防护管连接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沿柱体的轴线方向延伸,且柱体轴线的中部设置有加强网,所述加强网环绕形成管状结构且其连接于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位于柱体内。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可使得柱体轴线上整体性相对更高,并使得防护管和柱体的连接相对更牢固,加强网可增强柱体中部的结构强度并包覆柱体的内部结构,从而减少震动过程中柱体中部发生开裂的情况。
[0016]可选的,所述柱体的上端设置有抗震组件,所述抗震组件包括橡胶支座,所述橡胶支座位于柱体和楼板之间且橡胶支座连接于柱体,所述支撑杆穿设于橡胶支座,所述支撑杆连接于楼板。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支座设置于柱体和楼板之间,当地震时,橡胶支座可发生一定形变,使柱体和楼板之间能有一定相对错位的空间,从而使柱体和楼板的连接端在震动过程中不易发生开裂倒塌的情况。
[0018]可选的,所述抗震组件还包括支撑管,所述支撑管连接于柱体且支撑管与柱体同中心轴线,所述支撑管的上端连接于楼板。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管可与橡胶支座一同起支撑作用,从而减缓橡胶支座弹性疲劳的速度。
[0020]可选的,所述支撑管朝向楼板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法兰和连接螺栓,所述连接法兰开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连接螺栓穿设于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孔径大于连接螺栓杆部的直径。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法兰可增加支撑管和楼板的接触面积,使得支撑管的支撑效果更佳,而连接孔的孔径大于连接螺栓杆部的直径,可在震动时提供一定的移动空间,减少柱体和楼板错位时,刚性的连接螺杆和连接法兰出现断开脱离的情况。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1.活动管可接受地面传递的力并加压弹性垫,使弹性垫发生形变,而防护管可对柱体下端的内部结构进行保护,从而减少柱体下端与地面发生断裂或偏移的情况;
[0024]2.橡胶支座设置于柱体和楼板之间,当地震时,橡胶支座可发生一定形变,使柱体和楼板之间能有一定相对错位的空间,从而使柱体和楼板的连接端在震动过程中不易发生开裂倒塌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柱体;11、加强网;2、桩体;3、防护组件;31、防护管;311、连接盘;312、护边;313、扣边;32、弹性垫;33、活动管;34、支撑杆;4、抗震组件;41、橡胶支座;42、支撑管;421、连接法兰;422、连接螺栓;423、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地铁车站地下抗震结构。参照图1,地铁车站地下抗震结构
包括柱体1、桩体2、防护组件3和抗震组件4。抗震组件4设置于柱体1的上端,在地震时,能适应性的产生结构形变,减少结构内的应力,使柱体1的上端不易与楼板直接脱离,发生倒塌。柱体1的下端浇筑于桩体2,柱体1内部固定有多根竖向的钢筋且钢筋沿伸连接于桩体2,桩体2由混凝土浇筑形成。防护组件3设置于柱体1连接桩体2的一端,以用于防护柱体1的下端,使地震时,柱体1下端的结构强度更高、抗震性能更佳,柱体1的下端不易发生开裂的情况。
[0029]防护组件3包括防护管31、弹性垫32和活动管33。防护管31套设于柱体1的下端,弹性垫32粘接于防护管31背向柱体1的一侧壁,防护管31的内壁固定连接于柱体1。防护管31设置于弹性垫32的外侧,防护管31、弹性垫32和活动管33三者同中心轴线设置,弹性垫32抵接于活动管33的内壁。防护管31被埋设于地面内,当地震时,地面的横波传递至柱体1时,地层可能挤压柱体1的下端,而传递的力从防护管31传递至弹性垫32,弹性垫32可形变进行缓冲,从而减少柱体1地震受到的挤压,柱体1相对不易发生开裂损坏的情况。
[0030]参照图1,防护管31朝向桩体2的一侧焊接有连接盘311,连接盘311呈环状结构且其通过穿设螺栓固定连接于桩体2。连接盘311可增大防护管31与桩体2的连接面积,使得防护管31和桩体2的连接相对更牢固。防护管31的上端开口边沿设置有护边312,护边312背向防护管31的中心轴线翻折,护边312远离防护管31的中心轴线的一侧边沿朝向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车站地下抗震结构,包括柱体(1)和桩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桩体(2),所述柱体(1)的下端设置有防护组件(3),所述防护组件(3)包括防护管(31)、弹性垫(32)和活动管(33),所述防护管(31)套设于柱体(1)且防护管(31)连接于桩体(2),所述活动管(33)套设于防护管(31),且弹性垫(32)被夹持于活动管(33)和防护管(3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地下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管(31)朝向桩体(2)的一侧连接有连接盘(311),所述连接盘(311)连接于桩体(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车站地下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管(31)的上端开口边沿设置有护边(312),所述护边(312)背向防护管(31)的中心轴线翻折,所述护边(312)的外侧边朝向桩体(2)翻折形成有用于限制活动管(33)上端的扣边(313),所述活动管(33)滑移连接于护边(3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地下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管(33)轴线方向上的中部管壁厚度大于自身两端开口的管壁厚度,且活动管(33)的中部朝向地面突出。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燕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永昂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