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控红树植物上的藤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994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控红树植物上的藤壶的装置,属于植物保护设施技术领域,包括缠绕条和连接件,缠绕条为柔性条状结构,用于缠绕在植物上,并设有若干贯通两侧的透气通孔;连接件设在缠绕条的两端,用于将缠绕在植物上的缠绕条固定在植物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将缠绕条缠绕在植物茎上,并通过连接件固定牢靠,藤壶附着并长大后会部分覆盖缠绕条,在去除藤壶时,打开连接件并将缠绕条从植物茎上撕下,藤壶就会被带起,这样就能较为轻松地将附着在植物上的藤壶大面积剥离开,使用起来简单方便,且节省人力,而且缠绕条上的透气通孔不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在剥离藤壶时对植物表皮的损伤也比较小,对藤壶的防控效果比较好,而且成本也相对较低。而且成本也相对较低。而且成本也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控红树植物上的藤壶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植物保护设施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防控红树植物上的藤壶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红树林通常生长在港湾河口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其根、茎部会周期性地浸泡在水中,因此一些地区的红树特别容易受到藤壶的附着。藤壶是水生节肢动物,在幼体时通过分泌藤壶胶附着于红树植物上,过厚过重的藤壶会严重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新陈代谢,甚至造成幼苗折断死亡,会对红树林人工营造、残次林改造和优良树种驯化产生较大危害。
[0003]目前红树植物上藤壶的防控方法主要是借鉴海上设备的藤壶防控方法,主要有物理清除法、化学防污法、生物防污法,但并不成熟,不仅效果比较差,而且成本较高。物理清除法是指借助工具进行机械刮擦剔除处理,不仅容易伤害红树植物的树皮,会影响其正常生长,甚至造成植株死亡,还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化学防污法和生物防污法类似,分别是利用用化学涂料和生物药剂进行涂抹喷洒,抑制藤壶生长,但是大面积涂抹化学涂料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而且很多化学涂料对红树植物具有毒害作用,同时化学涂料和生物药剂容易因周期性的潮汐被水冲走,也容易因与水中的一些成分反应而失效,因此有效期较短,导致需要频繁喷洒涂抹,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控红树植物上的藤壶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红树植物上藤壶的防控效果比较差且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控红树植物上的藤壶的装置,包括缠绕条和连接件,缠绕条为柔性条状结构,用于缠绕在植物上,并设有若干贯通两侧的透气通孔;连接件设在缠绕条的两端,用于将缠绕在植物上的缠绕条固定在植物上。
[000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缠绕条为弹性结构。
[000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缠绕条为密布透气通孔的胶条,胶条具有弹性。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缠绕条包括基体和设在基体两侧设有弹性条,弹性条在自然状态下使基体在长度方向上处于松弛褶皱状态;在伸长状态下使基体在长度方向上处于绷紧状态。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体上设有加强筋线,加强筋线两端分别与连接件连接。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缠绕条为纱布条、网布条或无纺布条;连接件包括绑带、粘扣带、扣件、粘接条中的一种或多种;弹性条包括通过二次复合、编织或粘贴的方式连接在基体两侧边缘的弹性胶条、弹性布条或皮筋条。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缠绕条为能够粘附药剂的结构,或者设有能够粘
附药剂的结构。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缠绕条朝外的一侧设有缓释药剂囊,缓释药剂囊用于向外缓慢释放药剂。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缓释药剂囊包括纸卷和设在纸卷两端的胶封体,纸卷内沿收卷方向填充有药剂,胶封体将纸卷两端密封,且胶封体与缠绕条连接。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纸卷为单层高密度纸层卷成的结构,或者为纸层与不透水层复合后卷成的结构。
[0015]本技术提供的防控红树植物上的藤壶的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使用时将缠绕条缠绕在植物茎上,并通过连接件固定牢靠,藤壶附着并长大后会部分覆盖缠绕条,在需要去除藤壶时,打开连接件并将缠绕条从植物茎上撕下,藤壶就会被带起,这样就能较为轻松地将附着在植物上的藤壶大面积剥离开,使用起来简单方便,且节省人力,而且缠绕条上的透气通孔不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在剥离藤壶时对植物表皮的损伤也比较小,对藤壶的防控效果比较好,而且成本也相对较低。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控红树植物上的藤壶的装置在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控红树植物上的藤壶的装置的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控红树植物上的藤壶的装置的缓释药剂囊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如下:
[0021]10、缠绕条;11、基体;12、弹性条;13、加强筋线;
[0022]20、连接件;
[0023]30、缓释药剂囊;31、纸卷;32、胶封体;
[0024]40、药剂;50、植物茎。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现对本技术提供的防控红树植物上的藤壶的装置进行说明。
[0027]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防控红树植物上的藤壶的装置,包括缠绕条10和连接件20,缠绕条10为柔性条状结构,用于缠绕在植物上,并设有若干贯通两侧的透气通孔;连接件20设在缠绕条10的两端,用于将缠绕在植物上的缠绕条10
固定在植物上。
[0028]本技术提供的防控红树植物上的藤壶的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使用时将缠绕条10缠绕在植物茎上,并通过连接件20固定牢靠,藤壶附着并长大后会部分覆盖缠绕条10,在需要去除藤壶时,打开连接件20并将缠绕条10从植物茎上撕下,藤壶就会被带起,这样就能较为轻松地将附着在植物上的藤壶大面积剥离开,使用起来简单方便,且节省人力,而且缠绕条10上的透气通孔不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在剥离藤壶时对植物表皮的损伤也比较小,对藤壶的防控效果比较好,而且成本也相对较低。
[0029]缠绕条10可以采用较为坚韧的材质,避免在剥离过程中撕裂损坏;在缠绕缠绕条10时可以缠绕得较为宽松,避免植物随着不断生长而被缚紧,影响其正常生长;如果藤壶长得较大或难以撕下,可以先用保鲜膜等不透气的材料将藤壶包裹一段时间,隔绝隔绝外部空气和食物,将其闷死、饿死,之后再通过缠绕条10撕下。
[0030]由于剥离后的藤壶没有二次附着能力,有附着能力的一般是幼体的藤壶;因此如果仍有防控需要,可以在撕下缠绕条10后,取新的防控红树植物上的藤壶的装置,将其缠绕条10缠绕在植物的对应部位并并固定,待新的藤壶幼体附着并长大后,再次将缠绕条10撕下剥离即可,这样就能有效防止藤壶再次附着危害植物生长;在防控期间,可以多次更换新的防控红树植物上的藤壶的装置,直至红树等植物长至不会受到藤壶影响的程度,即可结束防控。
[0031]对于剥离后的防控红树植物上的藤壶的装置,可以将缠绕条10上附着的藤壶去除后进行循环使用,降低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控红树植物上的藤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缠绕条,为柔性条状结构,用于缠绕在植物上,并设有若干贯通两侧的透气通孔;连接件,设在所述缠绕条的两端,用于将缠绕在植物上的缠绕条固定在植物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控红树植物上的藤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条为弹性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控红树植物上的藤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条为密布所述透气通孔的胶条,所述胶条具有弹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控红树植物上的藤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条包括基体和设在所述基体两侧设有弹性条,所述弹性条在自然状态下使所述基体在长度方向上处于松弛褶皱状态;在伸长状态下使所述基体在长度方向上处于绷紧状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控红树植物上的藤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上设有加强筋线,所述加强筋线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件连接。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防控红树植物上的藤壶的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黄文良刘明辉刘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绿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