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冷箱进口原料气组分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994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深冷装置工艺优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优化冷箱进口原料气组分的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是通过将脱水后的净化气与脱水塔中的氮气进行置换,进而防止脱水塔在再生阶段中所积存的氮气随着原料气进入冷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简单,能有效减少再生过程积存的氮气对冷箱进口原料气组分变化的影响,从而确保冷箱运行工况的稳定。箱运行工况的稳定。箱运行工况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优化冷箱进口原料气组分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深冷装置工艺优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优化冷箱进口原料气组分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通过深冷分离技术分离焦炉煤气中甲烷生产LNG是经济安全的生产工艺,但是深冷分离装置对原料气中的含水量要求十分严格,一般都会在冷箱进口增加脱水装置,通过脱水装置中的分子筛脱除原料气中的饱和水,同时用氮气对脱水装置中的分子筛进行再生,从而是分子筛能够重复使用。但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发现分子筛在再生完毕后转入吸附状态时,再生过程中分子筛遗留的氮气会随着原料气进入冷箱中,从而造成进入冷箱的原料气组分发生波动,对冷箱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优化冷箱进口原料气组分的装置,防止脱水塔在再生阶段中所积存的氮气随着原料气进入冷箱,造成冷箱进口原料气组分的变化。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优化冷箱进口原料气组分的装置,包括脱水塔A、脱水塔B、脱水塔C、再生气加热器、火炬、冷箱、原料气管、氮气管、净化气管;
[0006]所述脱水塔A一端分别通过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与原料气管、再生气加热器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阀门1A,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阀门4A;所述脱水塔A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三管道、第四管道与氮气管、净化气管连接,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阀门3A,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阀门2A;所述脱水塔A与阀门2A之间的管道通过第一支管与再生气加热器连接,所述第一支管上设有阀门5A;所述脱水塔A与阀门2A之间的管道通过第二支管与净化器气管连接,所述第二支管上设有阀门6A;所述第一管道通过并联设置的第三支管、第四支管与火炬连接,所述第三支管上设有阀门7A,所述第四支管上设有阀门8A;
[0007]所述脱水塔B一端分别通过第五管道、第六管道与原料气管、再生气加热器连接,所述第五管道上设有阀门1B,所述第六管道上设有阀门4B;所述脱水塔B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七管道、第八管道与氮气管、净化气管连接,所述第七管道上设有阀门3B,所述第八管道上设有阀门2B;所述脱水塔B与阀门2B之间的管道通过第五支管与再生气加热器连接,所述第五支管上设有阀门5B;所述脱水塔B与阀门2B之间的管道通过第六支管与净化器气管连接,所述第六支管上设有阀门6B;所述第五管道通过并联设置的第七支管、第八支管与火炬连接,所述第七支管上设有阀门7B,所述第八支管上设有阀门8B;
[0008]所述脱水塔C一端分别通过第九管道、第十管道与原料气管、再生气加热器连接,所述第九管道上设有阀门1C,所述第十管道上设有阀门4C;所述脱水塔C另一端分别通过第十一管道、第十二管道与氮气管、净化气管连接,所述第十一管道上设有阀门3C,所述第十
二管道上设有阀门2C;所述脱水塔C与阀门2C之间的管道通过第九支管与再生气加热器连接,所述第九支管上设有阀门5C;所述脱水塔C与阀门2C之间的管道通过第十支管与净化器气管连接,所述第十支管上设有阀门6C;所述第九管道通过并联设置的第十一支管、第十二支管与火炬连接,所述第十一支管上设有阀门7C,所述第十二支管上设有阀门8C。
[0009]进一步,所述第二管道、第六管道、第十管道并联后连接至再生气加热器。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支管、第五支管、第九支管并联后连接至再生气加热器。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三支管、第四支管、第七支管、第八支管、第十一支管、第十二支管并联后连接至火炬。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优化冷箱进口原料气组分的装置,其装置简单,有效地防止了脱水塔在再生阶段中所积存的氮气随着原料气进入冷箱,造成冷箱进口原料气组分的变化,从而确保冷箱运行工况的稳定。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优化冷箱进口原料气组分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5]实施例
[001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优化冷箱进口原料气组分的装置,包括脱水塔A、脱水塔B、脱水塔C、再生气加热器、火炬、冷箱、原料气管、氮气管、净化气管;
[0017]所述脱水塔A一端分别通过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与原料气管、再生气加热器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阀门1A,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阀门4A;所述脱水塔A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三管道、第四管道与氮气管、净化气管连接,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阀门3A,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阀门2A;所述脱水塔A与阀门2A之间的管道通过第一支管与再生气加热器连接,所述第一支管上设有阀门5A;所述脱水塔A与阀门2A之间的管道通过第二支管与净化器气管连接,所述第二支管上设有阀门6A;所述第一管道通过并联设置的第三支管、第四支管与火炬连接,所述第三支管上设有阀门7A,所述第四支管上设有阀门8A;
[0018]所述脱水塔B一端分别通过第五管道、第六管道与原料气管、再生气加热器连接,所述第五管道上设有阀门1B,所述第六管道上设有阀门4B;所述脱水塔B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七管道、第八管道与氮气管、净化气管连接,所述第七管道上设有阀门3B,所述第八管道上设有阀门2B;所述脱水塔B与阀门2B之间的管道通过第五支管与再生气加热器连接,所述第五支管上设有阀门5B;所述脱水塔B与阀门2B之间的管道通过第六支管与净化器气管连接,所述第六支管上设有阀门6B;所述第五管道通过并联设置的第七支管、第八支管与火炬连接,所述第七支管上设有阀门7B,所述第八支管上设有阀门8B;
[0019]所述脱水塔C一端分别通过第九管道、第十管道与原料气管、再生气加热器连接,所述第九管道上设有阀门1C,所述第十管道上设有阀门4C;所述脱水塔C另一端分别通过第十一管道、第十二管道与氮气管、净化气管连接,所述第十一管道上设有阀门3C,所述第十二管道上设有阀门2C;所述脱水塔C与阀门2C之间的管道通过第九支管与再生气加热器连
接,所述第九支管上设有阀门5C;所述脱水塔C与阀门2C之间的管道通过第十支管与净化器气管连接,所述第十支管上设有阀门6C;所述第九管道通过并联设置的第十一支管、第十二支管与火炬连接,所述第十一支管上设有阀门7C,所述第十二支管上设有阀门8C。
[0020]进一步,所述第二管道、第六管道、第十管道并联后连接至再生气加热器。
[0021]进一步,所述第一支管、第五支管、第九支管并联后连接至再生气加热器。
[0022]进一步,所述第三支管、第四支管、第七支管、第八支管、第十一支管、第十二支管并联后连接至火炬。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一个循环周期中,脱水塔A、脱水塔B、脱水塔C各自依次经历吸附状态、热再生状态与冷降温状态三个运行状态:
[0024]脱水塔A在吸附状态中,打开原料气进口阀门1A、原料气出口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化冷箱进口原料气组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水塔A、脱水塔B、脱水塔C、再生气加热器、火炬、冷箱、原料气管、氮气管、净化气管;所述脱水塔A一端分别通过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与原料气管、再生气加热器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阀门1A,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阀门4A;所述脱水塔A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三管道、第四管道与氮气管、净化气管连接,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阀门3A,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阀门2A;所述脱水塔A与阀门2A之间的管道通过第一支管与再生气加热器连接,所述第一支管上设有阀门5A;所述脱水塔A与阀门2A之间的管道通过第二支管与净化器气管连接,所述第二支管上设有阀门6A;所述第一管道通过并联设置的第三支管、第四支管与火炬连接,所述第三支管上设有阀门7A,所述第四支管上设有阀门8A;所述脱水塔B一端分别通过第五管道、第六管道与原料气管、再生气加热器连接,所述第五管道上设有阀门1B,所述第六管道上设有阀门4B;所述脱水塔B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七管道、第八管道与氮气管、净化气管连接,所述第七管道上设有阀门3B,所述第八管道上设有阀门2B;所述脱水塔B与阀门2B之间的管道通过第五支管与再生气加热器连接,所述第五支管上设有阀门5B;所述脱水塔B与阀门2B之间的管道通过第六支管与净化器气管连接,所述第六支管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雷红马峰秦勇刘杰薛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沃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