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板式结构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984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板式结构的连接,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板式结构的连接结构。确保连接部位牢固、密封,具备与板体同样的的抗压、抗拉性能。包括工字型钢制连接拉杆、两钢箱套;所述连接拉杆杆身设置有方向标识,在混凝土板预制时,两相邻混凝土板的端部均预埋钢箱套,且两钢箱套位置相对应;其中,第一钢箱套作为连接主动端,箱内预埋连接拉杆;第二钢箱套作为连接被动端,仅预埋空箱;两钢箱套在远离两混凝土板间间隙一端均设置有注浆孔。凝土板间间隙一端均设置有注浆孔。凝土板间间隙一端均设置有注浆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板式结构的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板式结构的连接,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板式结构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混凝土板式构件平面连接可以通过设置承插接口实现。对于端面为平面的混凝土板式结构,传统方法一般有现场后浇叠合层混凝土、钢筋锚固后浇混凝土连接等。但是,在混凝土板间缝隙较小,且板层厚度有限制的条件下,很难实现钢锚混凝土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混凝土板式结构的连接结构,其通过机械连接与注浆密封的混合连接方式,在混凝土板间缝隙及板层厚度均符合要求的前提下,确保连接部位牢固、密封,具备与板体同样的的抗压、抗拉性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混凝土板式结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字型钢制连接拉杆、两钢箱套。
[0005]所述连接拉杆杆身设置有方向标识,在混凝土板预制时,两相邻混凝土板的端部均预埋钢箱套,且两钢箱套位置相对应;其中,第一钢箱套作为连接主动端,箱内预埋连接拉杆;第二钢箱套作为连接被动端,仅预埋空箱。
[0006]两钢箱套在远离两混凝土板间间隙一端均设置有注浆孔。
[0007]进一步地,所述工字型连接拉杆包括长边、位于长边两端的短边;且两短边均与长边垂直固连。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箱套与第二钢箱套结构相同,均一侧开口;预埋于混凝土板时,两钢箱套的敞开侧位置相对。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钢箱套的内腔横截面呈长方形,所述开口设置于长方形的长边,且开口长度小于所述长边长度;所述工字型连接拉杆的短边长度大于开口长度。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拉杆用于两钢箱套间的连接时,连接拉杆自转至某一位置后,颜色由混凝土板间缝隙露出。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拉杆的材质采用Q235钢材。
[0012]混凝土板式结构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步骤1、在混凝土板预制时,板两侧连接端内分别预埋钢箱套,一侧作为连接主动端,钢箱套内预埋连接拉杆,且连接拉杆工字型短边处于水平状态;另一侧作为连接被动端,仅预埋空箱。
[0014]步骤2、自混凝土板顶表面向下至钢箱套顶部预设注浆孔,且混凝土板顶表面的注浆孔与其预埋的钢箱套顶部注浆孔相连通,供连接及注浆使用。
[0015]步骤3、机械连接时,通过外力施加于连接拉杆,使其部分伸入相邻混凝土板被动
端钢箱套内。
[0016]步骤4、自混凝土板板间缝隙,对连接拉杆施加转动力,使其转动90度,连接拉杆短边处于竖直卡位状态。
[0017]步骤5、通过拉杆杆身方向标识,确认拉杆短边处于卡位状态,机械连接完毕。
[0018]步骤6、自混凝土板顶表面注浆孔、相邻板板间缝隙处注浆,充填机械连接部位(包括:主动端钢箱套、被动端钢箱套内部)及混凝土板板间缝隙,填满后形成稳固连接。将空隙填满,使连接件与外界隔绝,避免雨雪以及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腐蚀连接部位。
[0019]进一步地,步骤1中,混凝土板板两侧连接端均设置C型连接凹槽,C型连接凹槽内预埋钢箱套。
[0020]第一种优选方案:步骤3中,通过与气泵连接的气管,自连接主动端的混凝土板顶面注浆孔及钢箱套注浆孔施加气压,顶推连接拉杆。
[0021]第二种优选方案:步骤3中,通过牵引绳或牵引丝将连接拉杆由主动端钢箱套牵出,牵拉连接拉杆。
[0022]一种优选方案,步骤4中,自混凝土板板间缝隙,伸入可由电机驱动的皮带缠绕拉杆,依靠摩擦力带动拉杆旋转90度,使拉杆工字型短边处于竖直状态的卡位。
[0023]另一种优选方案,步骤4中,自混凝土板板间缝隙,伸入工具,使得拉杆旋转90度,拉杆工字型短边处于竖直状态的卡位。
[0024]更具体地,所述工具包括长柄扳手。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在板间缝隙较小的条件下,实现不设企口榫卯的混凝土板式结构平面连接,操作简单,连接部位牢固、密封,满足受力性能要求。
附图说明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工字型拉杆结构示意图。
[0029]图2

3是本专利技术拉杆在旋转闭锁前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

5是本专利技术拉杆在旋转闭锁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本专利技术两块混凝土板连接后示意图。
[0032]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3]图中,1为连接拉杆、2为短边、3为方向标识、4为钢箱套、5为注浆孔、6为板间缝隙、7为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如图1

7所示,本专利技术混凝土板式结构的连接结构,包括工字型连接拉杆1、两钢箱套4;所述连接拉杆1杆身设置有方向标识3,在混凝土板预制时,两相邻混凝土板的端部均预埋钢箱套4,且两钢箱套4位置相对应;其中,第一钢箱套4作为连接主动端,箱内预埋连接拉杆1;第二钢箱套4作为连接被动端,仅预埋空箱;两钢箱套4在远离两混凝土板间间隙一端均设置有注浆孔5。
[0035]其中,方向标识可以采用颜色标识等醒目标识。
[0036]优选地,所述工字型连接拉杆1包括长边、位于长边两端的短边2;且两短边2均与长边垂直固连。
[0037]优选地,所述第一钢箱套4与第二钢箱套4结构相同,均一侧开口;预埋于混凝土板时,两钢箱套4的敞开侧位置相对。
[0038]更优选地,所述钢箱套4的内腔横截面呈长方形,所述开口设置于长方形的长边,且开口长度小于所述长边长度;所述工字型连接拉杆1的短边2长度大于开口长度。
[0039]更优选地,所述连接拉杆1用于两钢箱套4间的连接时,连接拉杆1自转至某一位置后,颜色由混凝土板间缝隙6露出。
[0040]优选地,所述连接拉杆1的材质采用Q235钢材。
[0041]混凝土板式结构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2]第一步,设计制作一种连接拉杆1,拉杆采用Q235钢材加工,工字型结构,杆身与混凝土板板间缝隙6对应位置有方向标识3,用以确认拉杆工字型短边2状态是否处于卡位。
[0043]第二步,在混凝土板预制时,板两侧连接端设计C型连接凹槽,端内分别预埋钢箱套4,一侧为连接主动端,箱内预埋连接拉杆1,拉杆工字型短边2处于水平状态;一侧为连接被动端,仅预埋空箱。在每个钢箱套4远离混凝土板间缝隙6一端,自混凝土板顶表面向下至钢箱套4顶部预设注浆孔5(钢箱套4顶也设置注浆孔5与该注浆孔5连通),供连接及注浆使用。
[0044]第三步,机械连接时,通过与气泵连接的气管,自钢箱套4主动端后端上部注浆孔5施加气压,顶推连接拉杆1,将其顶出钢箱套4,伸入相邻混凝土板被动端钢箱套4内(本步骤可采用其它形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板式结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字型钢制连接拉杆、两钢箱套;所述连接拉杆杆身设置有方向标识,在混凝土板预制时,两相邻混凝土板的端部均预埋钢箱套,且两钢箱套位置相对应;其中,第一钢箱套作为连接主动端,箱内预埋连接拉杆;第二钢箱套作为连接被动端,仅预埋空箱;两钢箱套在远离两混凝土板间间隙一端均设置有注浆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板式结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型钢制连接拉杆包括长边、位于长边两端的短边;且两短边均与长边垂直固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板式结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箱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有权王露鸣王启迪王培王立明冯明辉曹继伟谢鹏扬白元平吴胜春崔雷牛占国董贺张新宇李石永杨振华韩宇石国超于忠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