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982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07
本申请涉及一种市政道路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道路地基,道路地基铺设有透水砖组成的道路层,道路地基上且位于道路层的一侧还设有水渠,道路层的底面设有引流板,引流板沿竖直方向开有引流槽;引流槽的槽口覆盖有第一过滤板,第一过滤板与引流槽的内壁之间设有多个支撑件,引流板上开设有若干个贯通水渠和引流槽的引流孔;道路地基向下凹陷形成有集水槽,集水槽的槽口覆盖有混凝土板,水渠通过第一水管与集水槽连通,第一水管内还设有第二过滤板。本申请有助于改善对雨水资源造成浪费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市政道路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雨水回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城市理念是新一代城市雨虹管理概念,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将会,在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提高对雨水资源的利用。
[0003]相关技术的市政道路雨水处理设施一般是将绿化带表面和道路表面的汇集后流至沟渠内,从而直接排入城市底下排水系统,对雨水资源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对雨水资源造成浪费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道路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道路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市政道路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道路地基,所述道路地基铺设有由透水砖组成的道路层,所述道路地基上且位于道路层的一侧还设有水渠,所述道路层的底面设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沿竖直方向开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的槽口覆盖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与引流槽的内壁之间设有多个支撑件,所述引流板上开设有若干个贯通水渠和引流槽的引流孔;所述道路地基向下凹陷形成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槽口覆盖有混凝土板,所述水渠通过第一水管与集水槽连通,所述第一水管内还设有第二过滤板。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从道路层渗透至第一过滤板,经过第一过滤板的过滤后,从引流孔流至水渠内,水渠内的雨水经过第二过滤板的过滤后从第一水管流至集水槽内,从而可以对道路上的部分雨水进行存储,有助于改善对雨水资源造成浪费的问题。r/>[0008]可选的,所述道路地基上还设有绿化带,所述绿化带上分布有多个灌溉喷头,每一所述灌溉喷头均通过第二水管与集水槽连通,每一所述第二水管与集水槽之间均通过水泵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存储后的雨水可通过水泵和水管传输至灌溉喷头,从而对绿化带表面的植被进行灌溉,有助于提高对雨水的利用率,从而有助于改善对雨水资源造成浪费的问题。
[0010]可选的,所述集水槽的底壁上设有竖直的溢流板,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分别位于溢流板的两侧;所述混凝土板的底面且位于溢流板靠近第一水管的一侧设有竖直的挡流板,所述挡流板平行于溢流板,所述挡流板与溢流板的高度均小于集水槽的深度。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流板可减少雨水的流速,位于挡流板和溢流板之间的雨水流速较慢,雨水中的部分杂质会自然沉降,从而减少传输至灌溉喷头的雨水杂质浓度。
[0012]可选的,所述溢流板和所述挡流板之间设有过滤棉。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棉可提高对雨水的过滤效果,从而降低溢流板和挡流板之间雨水的杂质量。
[0014]可选的,所述集水槽沿水渠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每相邻两个所述集水槽的顶部均通过平衡管连通。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积水槽可增加对雨水的存储量,同时平衡管可平衡多个集水槽之间的雨水量。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一排水管包括直管和弯管,所述直管与弯管连通,所述直管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位于水渠的底部,所述弯管远离直管的一端与集水槽连通;所述第二过滤板位于直管内,所述直管内且位于第二过滤板的下方还设有第三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的目数小于第三过滤板的目数。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过滤板与第三过滤板对流至集水槽内的雨水进行两次过滤,有助于减少流至集水槽内的雨水的杂质量。
[0018]可选的,所述直管内沿竖直方向设有过滤管,所述第二过滤板以及所述第三过滤板位于过滤管内且与过滤管连接,所述过滤管与所述直管为可拆卸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管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对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上的杂质进行清洗。
[0020]可选的,所述第二过滤板与过滤管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管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固定螺栓,每一所述固定螺栓均穿过过滤管与第三过滤板的底面抵接,每一所述固定螺栓均与过滤管螺纹连接;所述过滤管的外侧壁上还开设有若干个沉头孔,多个所述沉头孔与多个固定螺栓一一对应,每一所述固定螺栓的端头部分均位于对应的沉头孔内。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过滤板可单独拆卸下来,从而对第三过滤板进行针对性清洗,有助于提高对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的清洗效果。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1.雨水从道路层渗透至第一过滤板,经过第一过滤板的过滤后,从引流孔流至水渠内,水渠内的雨水经过第二过滤板的过滤后从第一水管流至集水槽内,从而可以对道路上的部分雨水进行存储,有助于改善对雨水资源造成浪费的问题;
[0024]2.存储后的雨水可通过水泵和水管传输至灌溉喷头,从而对绿化带表面的植被进行灌溉,有助于提高对雨水的利用率,从而有助于改善对雨水资源造成浪费的问题;
[0025]3.挡流板可减少雨水的流速,位于挡流板和溢流板之间的雨水流速较慢,雨水中的部分杂质会自然沉降,从而减少传输至灌溉喷头的雨水杂质浓度。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市政道路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剖视图。
[002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体现多个集水槽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体现第一水管的结构关系的剖视图。
[0029]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体现固定螺栓与过滤管连接关系的剖视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道路地基;2、绿化带;3、道路层;4、水渠;5、集水槽;6、混凝土板;7、平衡管;8、第一过滤板;9、引流板;10、引流槽;11、支撑件;12、引流孔;13、第一水管;131、弯管;132、直管14、第二过滤板;15、灌溉喷头;16、第二水管;17、连接管;18、存储箱;19、水泵;20、溢流板;21、挡流板;22、过滤棉;23、过滤管;24、环形凸起;25、第三过滤板;26、沉头孔;261、沉孔;262、直孔;27、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市政道路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参照图1,市政道路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道路地基1,道路地基1的表面依次设有绿化带2、道路层3和长条形的水渠4,道路层3由多个透水砖组成。
[0033]参照图1和图2,道路地基1的表面且位于道路层3的下方向下凹陷形成多个集水槽5,多个集水槽5沿水渠4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每一集水槽5的槽口处覆盖有混凝土板6,每相邻两个集水槽5的顶部均通过平衡管7连通,由于每一集水槽5的结构均相同,以下以其中一个集水槽5的结构进行描述。
[0034]参照图1,道路层3与混凝土板6之间依次设有水平的第一过滤板8和水平的引流板9,引流板9的顶面沿竖直方向开有引流槽10,第一过滤板8覆盖引流槽10的槽口,第一过滤板8与引流槽10的底壁之间且沿竖直方向固接有多个支撑件11。引流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道路地基(1),所述道路地基(1)铺设有由透水砖组成的道路层(3),所述道路地基(1)上且位于道路层(3)的一侧还设有水渠(4),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层(3)的底面设有引流板(9),所述引流板(9)沿竖直方向开有引流槽(10);所述引流槽(10)的槽口覆盖有第一过滤板(8),所述第一过滤板(8)与引流槽(10)的内壁之间设有多个支撑件(11),所述引流板(9)上开设有若干个贯通水渠(4)和引流槽(10)的引流孔(12);所述道路地基(1)向下凹陷形成有集水槽(5),所述集水槽(5)的槽口覆盖有混凝土板(6),所述水渠(4)通过第一水管(13)与集水槽(5)连通,所述第一水管(13)内还设有第二过滤板(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地基(1)上还设有绿化带(2),所述绿化带(2)上分布有多个灌溉喷头(15),每一所述灌溉喷头(15)均通过第二水管(16)与集水槽(5)连通,每一所述第二水管(16)与集水槽(5)之间均通过水泵(19)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道路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5)的底壁上设有竖直的溢流板(20),所述第一水管(13)和第二水管(16)分别位于溢流板(20)的两侧;所述混凝土板(6)的底面且位于溢流板(20)靠近第一水管(13)的一侧设有竖直的挡流板(21),所述挡流板(21)平行于溢流板(20),所述挡流板(21)与溢流板(20)的高度均小于集水槽(5)的深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市政道路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板(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晓均周杰俊狄国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