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晓丽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脚踝损伤用中药封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9744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骨科用中药封包,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脚踝损伤用中药封包,包括封包主体和内部的中药材,所述封包主体为方形的棉布缝制而成,所述封包主体的两侧分别缝制系带,所述封包主体分成隔套,分别用于盛装中药材,所述封包主体一侧为进料口,所述封包主体的中间呈一定内角的剪形口,所述剪形口相对的封包主体的另一端两边角回收呈边缝形。所述隔套为四至六个。所述剪形口的内角为60度。所述进料口处设置粘扣或拉链。所述封包主体长为33cm,宽为26cm,底边宽为20cm,隔套宽4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灵活多变,封包主体都能够紧贴脚踝部位,最大限度发挥中药封包的消肿止痛作用,减少浪费。作用,减少浪费。作用,减少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脚踝损伤用中药封包


[0001]本技术涉及骨科用中药封包,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脚踝损伤用中药封包。

技术介绍

[0002]一般骨科病人使用中药治疗时,都会选择外敷的方式对损伤部位如腿部等进行消肿止痛,使用的消肿止痛的药物一般为芒硝、冰片等装入方形的封包内,包裹在腿部进行治疗。脚踝在使用方形封包包裹时,中医一般使用外敷中药的方式消肿止痛时,因为有一部分难以贴合受伤部位,很难达到治疗的效果,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脚踝损伤用中药封包。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脚踝损伤用中药封包,包括封包主体和内部的中药材,所述封包主体为方形的棉布缝制而成,所述封包主体的两侧分别缝制系带,所述封包主体分成隔套,分别用于盛装中药材,所述封包主体一侧为进料口,所述封包主体的中间呈一定内角的剪形口,所述剪形口相对的封包主体的另一端两边角回收呈边缝形。
[0005]进一步地,所述隔套为四至六个。
[0006]进一步地,所述剪形口的内角为60度。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处设置粘扣或拉链。
[0008]进一步地,所述封包主体长为33cm,宽为26cm,底边宽为20cm,隔套宽4cm。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中药材为冰片和芒硝。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灵活多变,封包主体都能够紧贴脚踝部位,最大限度发挥中药封包的消肿止痛作用,减少浪费,脚踝部位可以前贴也可以后贴,增加损伤部位的疗效。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
[0013]图3为使用状态图之一,
[0014]图4为使用状态图之二;
[0015]图5为使用状态图之三;
[0016]在图中,1、封包主体;2、中药材;3、系带;4、隔套;5、进料口;6、剪形口;7、边缝形;8、粘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18]如图1

5所示,一种治疗脚踝损伤用中药封包,包括封包主体1和内部的中药材2,所述封包主体1为方形的棉布缝制而成,所述封包主体1的两侧分别缝制系带3,所述封包主体1分成隔套4,分别用于盛装中药材2,所述封包主体1一侧为进料口5,所述封包主体1的中间呈一定内角的剪形口6,所述剪形口6相对的封包主体1的另一端两边角回收呈边缝形7。所述隔套4为四至六个。所述剪形口6的内角为60度。所述进料口5处设置粘扣8或拉链。所述封包主体1长为33cm,宽为26cm,底边宽为20cm,隔套宽4cm。所述中药材2为冰片和芒硝。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脚踝损伤用中药封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封包主体(1)和内部的中药材(2),所述封包主体(1)为方形的棉布缝制而成,所述封包主体(1)的两侧分别缝制系带(3),所述封包主体(1)分成隔套(4),分别用于盛装中药材(2),所述封包主体一侧为进料口(5),所述封包主体(1)的中间呈一定内角的剪形口(6),所述剪形口(6)相对的封包主体(1)的另一端两边角回收呈边缝形(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脚踝损伤用中药封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晓丽宋嘉琳黄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梁晓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