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式扩展的双绞线解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9737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视频视频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模式扩展的双绞线解码器,包括壳体与主板,主板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壳体上安装有防尘网,在壳体下端设有一组散热装置,在壳体上安装有散热孔,散热孔与散热装置对应设置,在壳体下端安装有一组减震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该通过散热装置使用水冷对壳体内的热量进行散热,在进行散热时涡轮状散热管带走了积热最严重的的中心处的热量,有效防止由于温度过高造成的解码器损坏,增加解码器的使用寿命;通过减震装置减小由于冷却风扇转动产生的震动,降低了震动产生的噪音;通过安装架安装有DVI转AVG转接器与DVI转DHM I转接器,使得解码器能够适应更多的不同接口的监视器。码器能够适应更多的不同接口的监视器。码器能够适应更多的不同接口的监视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模式扩展的双绞线解码器


[0001]本技术涉及视频视频器
,尤其涉及一种多模式扩展的双绞线解码器。

技术介绍

[0002]解码器(decoder),是一种能将数字视音频数据流解码还原成模拟视音频信号的硬件/软件设备。像视频的mpeg4,音频的mp3,ac3,dts等这些编码器可以将原始数据压缩存放,但这也还都是常用的编码格式,还有些专业的编码格式,一般家庭基本不会用到。为了在家用设备或者电脑上重放这些视频和音频则需要用到解码软件,一般称为插件。比如mpeg4解码插件ffdshow,ac3解码插件ac3f l iter等。只有装了各种解码插件你的电脑才能播放这些图像和声音。在多媒体方面,编码器主要把模拟视音频信号压缩数据编码文件,而解码器把数据编码文件转为模拟视音频信号的过程。
[0003]但是现在的解码器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主板由于解码过程中大量热量的积累造成温过高的情况,造成解码器的损坏,减少了解码器的使用寿命,且由于温度的过高,大量的温度需要风扇进行风冷散热,使得风扇的转速过高,进而产生更大的噪音,且由于各监视器的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模式扩展的双绞线解码器,包括壳体(1)与主板(2),主板(2)固定设置在壳体(1)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安装有防尘网(7),在壳体(1)下端设有一组散热装置(3),在壳体(1)上安装有散热孔(4),散热孔(4)与散热装置(3)对应设置,在壳体(1)下端安装有一组减震装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扩展的双绞线解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盖板(11)与底板(12),底板(12)的面积大于盖板(11)的面积,盖板(11)与底板(12)平行设置,盖板(11)与底板(12)之间固定安装有前面板(13)、接口面板(14)与两个防尘网(7),两个防尘网(7)对应设置,在前面板(13)上设有一组指示灯,在每个防尘网(7)上均安装有一组冷却风扇(6),一组冷却风扇(6)的风向由内向外,一组冷却风扇(6)的风向由外向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模式扩展的双绞线解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3)包括涡轮状散热管(31),在涡轮状散热管(3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连接管(32)与第二连接管(33),涡轮状散热管(31)的横截面为方形,涡轮状散热管(31)设置在壳体(1)内部,在涡轮状散热管(31)与主板(2)之间设有一组硅胶散热垫(34),第一连接管(32)与第二连接管(33)穿过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下方,在壳体(1)下端设有安装槽(35),在第一连接管(32)上安装有水泵(36),水泵(36)设置在安装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有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丰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