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鳍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972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鳍片。热交换器包含多个热交换器鳍片与基板。热交换器鳍片各包含其内具有通道的交换增强部与辅助增强部。通道由第一金属板材与第二金属板材所形成。通道为真空且具有工作流体流通其中。通道能透过充满真空空间的工作流体的蒸发来增加与环境之间的热对流传导效率。蒸气流最终在较冷的表面处冷凝,以将热从热源分配至更大的冷凝表面。至少一个辅助增强部能增加热交换器热接触热源的表面积,因而能在不增加分配给热交换器的方形区域的同时进一步地提升对流换热的效率。的效率。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交换器鳍片


[0001]示例实施例总体上涉及热传领域,更具体地是涉及热交换器鳍片及制造其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气/电子元件、设备和系统运转时所产生的热需要快速且有效地排除,以维持运转温度于制造商所建议的范围内,但这有时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随着这些元件、装置与系统在功能与应用等方面的增加,其功率也随之增加,从而增加了散热的需求。
[0003]为此,已开发了许多可排除电气/电子元件、装置及系统的热的手段。其中一种方法是气冷系统,其利用热交换器热接触这些元件、装置与系统,从而将热带走并利用气流流过热交换器的方式将热从热交换器带走。其中一种热交换器由多个自底板延伸的鳍片所构成。热能从热源传递给底板后再从底板传递给鳍片及周围环境,而这些鳍片能增加热交换器的热接触区域以提高热传效率。
[0004]热对流可借助风扇或自然对流的方式来实现。就自然对流来说,高温空气的密度较周围温度低,因而会自然地从热交换器与鳍片往相反重力的方向向上,因此热交换器的贴合位置与其鳍片的方位会在不阻挡气流移动的方向。在运作时,若水平摆放则这些鳍片朝上,若垂直摆放则这些鳍片可使高温气流更轻易地上升。
[0005]热交换器的鳍片的散热效能仰赖于热传效率。因此,形状、厚度、材质及增强结构等都可对这些鳍片的散热效能有所贡献。其中一种热交换器鳍片的形状为长方形片状,而其尺寸受制于热交换器用于电气及/或电子元件、装置及系统的方形区域。因此,如何让热交换器经由这些鳍片增加与热源热接触的表面面积的方式来增加热交换器与环境之间的对流热传将会是一个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鳍片,以使所应用的热交换器能增加与热源的热接触表面积,从而增加对流热传的效率。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热交换器鳍片,包含一辅助增强部以及一交换增强部。辅助增强部具有相连通的至少一冷凝通道与至少一辅助通道。交换增强部具有相连通的至少一连接通道与至少一蒸发通道,蒸发通道经由连接通道连通于辅助通道。冷凝通道、辅助通道、连接通道以及蒸发通道为抽真空且具有一工作流体流通其中,且辅助增强部相对于交换增强部呈一角度弯折。
[0008]根据本技术前述实施例所揭露的热交换器鳍片,通过辅助增强部相对于交换增强部呈一角度弯折且在真空下具有工作流体流通于冷凝通道、辅助通道、连接通道及蒸发通道的配置,本技术的热交换器鳍片相较于实心的热交换器鳍片具有更高的散热性与散热效能。并且,对于垂直摆放工作的电气及/或电子元件、装置及系统来说,辅助增强部能在不增加热交换器的方形面积的情况下增加热交换器热接触热源的表面积。因此,能在
进一步提高流热传效率的同时防止热源壁周围形成绝热层而限制热传。
[0009]以上的关于本技术揭露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技术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0010]图1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0011]图1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热交换器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12]图2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A与图1B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器鳍片的立体图;
[0013]图2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A的热交换器鳍片的立体图;
[0014]图2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A的热交换器鳍片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15]图2D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A的热交换器鳍片于又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16]图3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A与图1B的热交换器鳍片的第一金属板材的立体图;
[0017]图3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A与图1B的热交换器鳍片的第二金属板材的立体图;
[0018]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A与图1B的热交换器鳍片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019]图5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A与图1B的热交换器鳍片依循图4的制造方法的步骤440的立体图;
[0020]图5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5A的热交换器鳍片依循图4的制造方法的步骤460的立体图;
[0021]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0022]【符号说明】
[0023]热交换器鳍片100、600
[0024]鳍片尖端部111
[0025]鳍片中间部112
[0026]辅助增强部113、113a、113b、613
[0027]交换增强部115、115a、115b
[0028]鳍片基部119
[0029]冷凝通道137、137a、137b、637
[0030]辅助通道147、147a、147b、647
[0031]连接通道127、127a、127b
[0032]蒸发通道153、153a、153b
[0033]第一热源182
[0034]第一金属板材183
[0035]第二金属板材187
[0036]第二热源188
[0037]基板190
[0038]组装面191
[0039]组装槽192
[0040]接触面199
[0041]制造方法、方法400
[0042]提供步骤、步骤410
[0043]图案印刷步骤、步骤415
[0044]滚压接合步骤、步骤420
[0045]形成步骤、步骤425
[0046]充气步骤、步骤440
[0047]注入并抽真空步骤、步骤450
[0048]密封并切断步骤、步骤460
[0049]热交换器500
[0050]工作区段521
[0051]辅助通孔657
[0052]工作管917
[0053]热交换器鳍片组1000
具体实施方式
[0054]以下将以实施方式详细叙述本技术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悉相关技艺者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技术的范畴。
[0055]以下将通过参阅热交换系统与方法的示例来描述关于热交换器系统与方法的各种原理,包含特殊的配置及能实现此概念的金属板材与通道的示例。更具体但非绝对地,本技术的概念将通过所选的热交换器系统与方法的示例来进行说明,但为了简洁与清楚描述的目的,一些公知的功能与结构并未详细描述。尽管如此,为了实现各种特性及/或特性等需求,本文所揭示的一或多个原理可应用于其他不同实施例的热交换系统与方法。
[0056]因此,与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热交换器系统与方法不同的其他实施例也可用于实现本文所述的概念,且也可用于未于本文详述的应用中。也就是说,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阅读本文所揭露内容后,自可理解到,即使未于本文详述的热交换器系统与方法的其他实施例也应落于本技术的范畴。
[0057]于本文所揭示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器鳍片,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辅助增强部,具有相连通的至少一冷凝通道与至少一辅助通道;以及一交换增强部,具有相连通的至少一连接通道与至少一蒸发通道,该至少一蒸发通道经由该至少一连接通道连通于该至少一辅助通道;其中该至少一冷凝通道、至少一辅助通道、该至少一连接通道以及该至少一蒸发通道为抽真空且具有一工作流体流通其中,且该辅助增强部相对于该交换增强部呈一角度弯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鳍片,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辅助通道与该至少一冷凝通道呈一角度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鳍片,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连接通道与该至少一蒸发通道呈一角度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鳍片,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冷凝通道沿着并邻近于该辅助增强部的一外缘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鳍片,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蒸发通道沿着并邻近于该交换增强部的一外缘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家羽郑善尹
申请(专利权)人: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