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形监测观测标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972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形监测观测标志,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预埋件、观测件、及数码管显示器;预埋件的外端植入变形体内,预埋件未植入变形体的外周固定有膜片式回复反射器;观测件包括连接插头及观测头,连接插头的一侧与预埋件的内端可拆卸连接、另一侧与观测头的内端固定,使观测头的外端朝远离变形体所在位置设置,观测头包括水平位移监测安放棱镜部分及竖向位移监测安放水准尺装置;数码管显示器通过第一连接件安装在预埋件未植入变形体部位,数码管显示器上显示有变形监测点号且对膜片式回复反射器照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同时反应某一部位的竖向位移量和水平位移量,且可全时段监测。测。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形监测观测标志


[0001]本技术涉及观测标志领域,尤其是一种变形监测观测标志。

技术介绍

[0002]变形监测就是利用专用的仪器和方法对变形体的变形现象进行持续观测、对变形体变形形态进行分析和变形体变形的发展态势进行预测等的各项工作。
[0003]常规竖向位移及水平位移变形监测的方法,是利用专业测量仪器,如水准仪和棱镜分别对接入到变形体不同部位的竖向位移观测标和水平位移观测标进行定期观测,获取多期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掌握变形体的实际性状,但是这样不能同时反映某一部位的竖向位移量和水平位移量,而且只适用于白天观测,若监测时间在晚上,一般还需要通过手电筒找变形监测观测标志,这样不仅效率低,还容易找错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变形监测观测标志,可同时反应某一部位的竖向位移量和水平位移量,且可全时段监测。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形监测观测标志,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预埋件、观测件、及数码管显示器;所述预埋件的外端植入变形体内,所述预埋件未植入所述变形体的外周固定有膜片式回复反射器;所述观测件包括连接插头及观测头,所述连接插头的一侧与所述预埋件的内端可拆卸连接、另一侧与所述观测头的内端固定,使所述观测头的外端朝远离所述变形体所在位置设置,所述观测头包括用于安装被观测的棱镜的水平位移监测安放棱镜部分、及用于固定被观测水准尺的竖向位移监测安放水准尺装置,所述棱镜可绕所述水平位移监测安放棱镜部分的周向转动;所述数码管显示器通过第一连接件安装在所述预埋件未植入所述变形体部位,所述数码管显示器上显示有变形监测点号且对所述膜片式回复反射器、棱镜、及水准尺照明。
[0006]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预埋件被构造为圆柱体形,所述预埋件的外端外周两对侧开设有沿其轴向交错间隔设置的若干个凹槽。
[0007]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预埋件的内端面开设有安装口;所述连接插头包括第一连接插头单元及第二连接插头单元,所述第一连接插头单元的内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插头单元的内端固定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连接插头单元的外端或所述第二连接插头单元的外端可插接到所述预埋件的安装口内并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预埋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观测头与所述第二连接插头单元的内端固定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插头单元垂直,所述观测头与所述第二连接插头单元同轴向延伸。
[0008]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预埋件外周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口贯通且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孔,两个所述连接孔的外端分别形成有内螺纹、内端分别形成有收口,所述第二连接件有两个且一一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孔内,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钢球、弹簧、及与对应所述连接孔的内螺纹配合的固定螺母,所述钢球的顶部从对应所
述收口处漏出;所述第一连接插头单元的外端外周开设有与两个所述钢球分别配合的第一卡口,所述第二连接插头单元的外端外周开设有与两个所述钢球一一对应配合的第二卡口,当所述第一连接插头单元插接到所述安装口内时,各所述第一卡口分别配合对应的所述钢球卡接,当所述第二连接插头单元插接到所述安装口内时,各所述第二卡口分别配合对应的所述钢球卡接。
[0009]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观测头包括被构造为圆柱体形的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插头单元的内端固定的底座、及被构造为圆球形且固定在底座外端的圆顶,所述圆顶与所述底座的连接处形成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为所述水平位移监测安放棱镜部分,所述圆顶为所述竖向位移监测安放水准尺装置。
[0010]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特点为:该变形监测观测标志,预埋件的外端植入变形体内,预埋件未植入变形体的外周固定有膜片式回复反射器,数码管显示器安装在预埋件未植入变形体部位,数码管显示器上显示有变形监测点号且对膜片式回复反射器照明,方便晚上快速准确找到需要监测的变形体的位置,方便全时段对变形体进行变形监测;通过连接插头使观测头的外端朝远离变形体所在位置设置,水平位移监测安放棱镜部分用于安装被观测的棱镜,竖向位移监测安放水准尺装置用于固定被观测水准尺,棱镜可绕水平位移监测安放棱镜部分的周向转动,数码管显示器对棱镜及水准尺照明,方便测量仪器的架设,且可同时观测到反应某一变形部位的竖向位移量和水平位移量。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变形监测观测标志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A

A剖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B

B剖视图;
[001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C

C剖视图;
[001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局部D放大图;
[001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预埋件的正视图;
[001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图6中E

E剖视图;
[0018]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图8中局部F放大图;
[0020]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

预埋件(101

凹槽、102

安装口、103

连接孔(103a

内螺纹、103b

收口)、104

第二连接件(1041

固定螺母、1042

弹簧、1043

钢球)、1a

预埋件的内端、1b

预埋件的外端)、2

观测件(201

连接插头(2011

第一连接插头单元(20111

第一卡口、2011a

第一连接插头单元的内端、2011b

第一连接插头单元的外端)、2012

第二连接插头单元(20121

第二卡口、2012a

第二连接插头单元的内端、2012b

第二连接插头单元的外端))、202

观测头(2021

底座、2022

圆顶、2023

环形槽、202a

观测头的内端、202b

观测头的外端)、3

数码管显示器(301

第一连接件)、4

膜片式回复反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请参考图1至图1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变形监测观测标志,其包括预埋件1、观
测件2、及数码管显示器3;预埋件的外端1b植入变形体内,预埋件1未植入变形体的外周固定有膜片式回复反射器4;观测件2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形监测观测标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预埋件、观测件、及数码管显示器;所述预埋件的外端植入变形体内,所述预埋件未植入所述变形体的外周固定有膜片式回复反射器;所述观测件包括连接插头及观测头,所述连接插头的一侧与所述预埋件的内端可拆卸连接、另一侧与所述观测头的内端固定,使所述观测头的外端朝远离所述变形体所在位置设置,所述观测头包括用于安装被观测的棱镜的水平位移监测安放棱镜部分、及用于固定被观测水准尺的竖向位移监测安放水准尺装置,所述棱镜可绕所述水平位移监测安放棱镜部分的周向转动;所述数码管显示器通过第一连接件安装在所述预埋件未植入所述变形体部位,所述数码管显示器上显示有变形监测点号且对所述膜片式回复反射器、棱镜、及水准尺照明。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监测观测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被构造为圆柱体形,所述预埋件的外端外周两对侧开设有沿其轴向交错间隔设置的若干个凹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监测观测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的内端面开设有方形安装口;所述连接插头包括可分别与所述安装口配合的第一连接插头单元及第二连接插头单元,所述第一连接插头单元的内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插头单元的内端固定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连接插头单元的外端或所述第二连接插头单元的外端可插接到所述预埋件的安装口内并通过第二连接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相阁崔文涛张鹏韬赵亚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