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小霞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清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970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河道清淤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清淤设备,其降低装置位置移动难度,提高清淤效率,降低清淤复杂性,提高使用适应性;包括安装座、吸淤泵、吸淤头、连接软管和启动开关,吸淤头和吸淤泵通过连接软管连通;还包括移动台、支撑架、滚动轮、第一支撑梁、锁紧螺钉、第二支撑梁、螺母、螺纹杆、锥形挡块和调节机构,吸淤泵通过安装座安装在移动台顶端,多个滚动轮分别安装在支撑架底端,第一支撑梁底部后端安装在后侧支撑架顶端,移动台上设置有滑动,第二支撑梁与第一支撑梁内孔配合滑动连接,螺母同轴固定在第二支撑梁通孔内部,螺纹杆与螺母配合螺装连接,调剂机构安装在移动台上,吸淤头安装在调节机构底端。节机构底端。节机构底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清淤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河道清淤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清淤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适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清淤设备是一种用于清理河道底端淤泥杂质的辅助装置,其在河道清淤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一种适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清淤设备包括安装座、吸淤泵、吸淤头、连接软管和启动开关,吸淤泵底端安装在安装座顶端,吸淤头和吸淤泵通过连接软管连通,启动开关与吸淤泵通过导线电性连通;现有的一种适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清淤设备使用时,首先将通过安装座将吸淤泵定位摆放,之后将吸淤头投放在河道底端,然后将吸淤泵进行通电连接,之后通过启动开关启动吸淤泵由吸淤头对河道底端淤积进行清理即可;现有的一种适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清淤设备使用中发现,河道作为输送的载体,流水过程中造成土壤迁移,导致土壤的沉积造成河道淤积,而河道中的淤泥影响到河道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和通航等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行,因此,每隔几年都需要对一些河道进行清淤作业,河道清淤,即治理河道底部沉积的淤泥,而河道的主要功能是排涝和通航,但现有的河道清淤设备使用中发现需要不断调节位置来进行河道清淤,导致清淤效率较差,清淤工序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降低装置位置移动难度,提高清淤效率,降低清淤复杂性,提高使用适应性的一种适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清淤设备。
[0004]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清淤设备,包括安装座、吸淤泵、吸淤头、连接软管和启动开关,吸淤泵底端安装在安装座顶端,吸淤头和吸淤泵通过连接软管连通,启动开关与吸淤泵通过导线电性连通;还包括移动台、支撑架、滚动轮、第一支撑梁、锁紧螺钉、第二支撑梁、螺母、螺纹杆、锥形挡块和调节机构,吸淤泵通过安装座安装在移动台顶端,多个滚动轮分别安装在支撑架底端,第一支撑梁底部后端安装在后侧支撑架顶端,移动台上设置有滑动,第一支撑梁分别与移动台滑孔配合滑动连接,移动台左端设置有螺纹孔通孔,锁紧螺钉与移动台螺纹通孔配合连接,第二支撑梁后端设置有开口,第二支撑梁底部前端安装在前侧支撑架顶端,第二支撑梁与第一支撑梁内孔配合滑动连接,螺母同轴固定在第二支撑梁通孔内部,螺纹杆与螺母配合螺装连接,锥形挡块前端同轴安装在螺纹杆后端,锥形挡块前端与第二支撑梁后端配合连接,调剂机构安装在移动台上,吸淤头安装在调节机构底端。
[0005]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清淤设备,调节机构包括限位滑轨、升降臂、直齿条、安装座、托架、齿轮和锁紧机构,移动台右端设置有安装通槽,限位滑轨配合固定在安装通槽内部,升降臂与限位滑轨配合滑动连接,直齿条右端固定在升降臂左端,吸淤头通过安装座安装在升降臂底端,齿轮通过托架安装在移动台顶端,齿轮与直齿条啮合
传动连接。
[0006]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清淤设备,夹紧机构包括活塞筒、定位销和弹簧,定位销底端安装在移动台顶端,定位销底端配合滑动安装在活塞筒空腔内部,弹簧底端与活塞筒工作腔底壁连接,弹簧顶端安装在定位销底端,定位销顶端与齿轮底端连接。
[0007]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清淤设备,还包括过滤网罩,过滤网罩左端安装在升降臂右端底部,吸淤头位于过滤网罩腔内部。
[0008]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清淤设备,还包括调节手轮,调节手轮后端同轴安装在螺纹杆前端。
[0009]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清淤设备,还包括推拉扶手,推拉扶手底端分别安装在支撑架顶端。
[0010]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清淤设备,还包括摇杆,摇杆后端同轴安装在齿轮前端。
[0011]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清淤设备,还包括加强筋,加强筋分别与支撑架和第一支撑梁与第二支撑梁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多个滚动轮配合分别使支撑架转动支撑,通过支撑架分别使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进行支撑,通过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配合使移动台进行稳定支撑,通过锁紧螺钉和移动台螺纹通孔配合使移动台与第一支撑梁配合位置进行固定,通过移动台使吸淤泵和调节机构进行稳定支撑,通过螺母和螺纹杆配合使锥形挡块位置进行调节,通过锥形挡块和第二支撑梁配合使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配合位置进行固定,通过调节机构使吸淤头工作高度进行调节,降低装置位置移动难度,提高清淤效率,降低清淤复杂性,提高使用适应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17]图5是本技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附图中标记:1、安装座;2、吸淤泵;3、吸淤头;4、连接软管;5、启动开关;6、移动台;7、支撑架;8、滚动轮;9、第一支撑梁;10、锁紧螺钉;11、第二支撑梁;12、螺母;13、螺纹杆;14、锥形挡块;15、限位滑轨;16、升降臂;17、直齿条;18、安装座;19、托架;20、齿轮;21、活塞筒;22、定位销;23、弹簧;24、过滤网罩;25、调节手轮;26、推拉扶手;27、摇杆;28、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0]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清淤设备,包括安装座1、吸淤泵2、吸淤头3、连接软管4和启动开关5,吸淤泵2底端安装在安装座1顶端,吸淤头3
和吸淤泵2通过连接软管4连通,启动开关5与吸淤泵2通过导线电性连通;还包括移动台6、支撑架7、滚动轮8、第一支撑梁9、锁紧螺钉10、第二支撑梁11、螺母12、螺纹杆13、锥形挡块14和调节机构,吸淤泵2通过安装座1安装在移动台6顶端,多个滚动轮8分别安装在支撑架7底端,第一支撑梁9底部后端安装在后侧支撑架7顶端,移动台6上设置有滑动,第一支撑梁9分别与移动台6滑孔配合滑动连接,移动台6左端设置有螺纹孔通孔,锁紧螺钉10与移动台6螺纹通孔配合连接,第二支撑梁11后端设置有开口,第二支撑梁11底部前端安装在前侧支撑架7顶端,第二支撑梁11与第一支撑梁9内孔配合滑动连接,螺母12同轴固定在第二支撑梁11通孔内部,螺纹杆13与螺母12配合螺装连接,锥形挡块14前端同轴安装在螺纹杆13后端,锥形挡块14前端与第二支撑梁11后端配合连接,调剂机构安装在移动台6上,吸淤头3安装在调节机构底端;通过多个滚动轮8配合分别使支撑架7转动支撑,通过支撑架7分别使第一支撑梁9和第二支撑梁11进行支撑,通过第一支撑梁9和第二支撑梁11配合使移动台6进行稳定支撑,通过锁紧螺钉10和移动台6螺纹通孔配合使移动台6与第一支撑梁9配合位置进行固定,通过移动台6使吸淤泵2和调节机构进行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清淤设备,包括安装座(1)、吸淤泵(2)、吸淤头(3)、连接软管(4)和启动开关(5),吸淤泵(2)底端安装在安装座(1)顶端,吸淤头(3)和吸淤泵(2)通过连接软管(4)连通,启动开关(5)与吸淤泵(2)通过导线电性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台(6)、支撑架(7)、滚动轮(8)、第一支撑梁(9)、锁紧螺钉(10)、第二支撑梁(11)、螺母(12)、螺纹杆(13)、锥形挡块(14)和调节机构,吸淤泵(2)通过安装座(1)安装在移动台(6)顶端,多个滚动轮(8)分别安装在支撑架(7)底端,第一支撑梁(9)底部后端安装在后侧支撑架(7)顶端,移动台(6)上设置有滑动,第一支撑梁(9)分别与移动台(6)滑孔配合滑动连接,移动台(6)左端设置有螺纹孔通孔,锁紧螺钉(10)与移动台(6)螺纹通孔配合连接,第二支撑梁(11)后端设置有开口,第二支撑梁(11)底部前端安装在前侧支撑架(7)顶端,第二支撑梁(11)与第一支撑梁(9)内孔配合滑动连接,螺母(12)同轴固定在第二支撑梁(11)通孔内部,螺纹杆(13)与螺母(12)配合螺装连接,锥形挡块(14)前端同轴安装在螺纹杆(13)后端,锥形挡块(14)前端与第二支撑梁(11)后端配合连接,调剂机构安装在移动台(6)上,吸淤头(3)安装在调节机构底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利工程的河道清淤设备,其特征在于,调节机构包括限位滑轨(15)、升降臂(16)、直齿条(17)、安装座(18)、托架(19)、齿轮(20)和锁紧机构,移动台(6)右端设置有安装通槽,限位滑轨(15)配合固定在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小霞
申请(专利权)人:赵小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