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积液泄漏的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9595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积液泄漏的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包括用于插入到胸腹腔的引流管,引流管靠近人体外侧的位置上设有吸盘,吸盘包括用于吸附在人体上的吸盘片和固定在盘体顶部的吸盘柄,引流管从吸盘柄和吸盘片中穿过,引流管与吸盘柄密封固定连接,吸盘柄上连接有与吸盘片内的空间连通的抽真空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将引流管插入端插入到人体后,将吸盘粘贴在人体皮肤上,利用抽真空管将吸盘内的空气抽走,从而吸盘片就能固定在皮肤上,引流管在引流积液过程中,当积液沿引流管外周渗漏时,将抽真空管抽真空就能将吸盘和引流管之间的积液抽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防止积液泄漏到装置外部,不需要人工清理渗漏的积液,而且避免引起患者不适。免引起患者不适。免引起患者不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积液泄漏的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防积液泄漏的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是用于将胸腹腔内积液引流装置到外界的一种医疗器械,使用时引流管插入到胸腹腔内,利用引流管将积液导出,当胸腹腔积液较多、压力大时,胸腹腔积液易沿导管周围孔隙渗漏,容易造成感染,还给患者带来严重不适感。目前临床上只能通过医护人员人工不断的清理渗漏的积液,操作麻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积液泄漏的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防止积液泄漏到装置外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需要人工清理积液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积液泄漏的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包括用于插入到胸腹腔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靠近人体外侧的位置上设有吸盘,吸盘包括用于吸附在人体上的吸盘片和固定在盘体顶部的吸盘柄,所述引流管从吸盘柄和吸盘片中穿过,引流管与吸盘柄密封固定连接,吸盘柄上连接有与吸盘片内的空间连通的抽真空管。
[0005]所述引流管的端部连接有负压吸引器,所述抽真空管的端部与引流管连通。
[0006]所述引流管和抽真空管的端部分别连接有负压吸引器。
[0007]所述抽真空管与吸盘柄连接的一端固定在引流管的外壁上。
[0008]所述吸盘片为碗状结构。
[0009]所述吸盘由硅胶制成。
[0010]所述吸盘上方设有将引流管和抽真空管包围在内的移动夹,移动夹在引流管和抽真空管外滑动,移动夹的两侧设有连接耳,连接耳上开设有穿孔。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引流管插入端插入到人体后,将吸盘粘贴在人体皮肤上,利用抽真空管将吸盘内的空气抽走,从而吸盘片就能固定在皮肤上,引流管在引流积液过程中,当积液沿引流管外周渗漏时,将抽真空管接在负压吸引器上,利用负压吸引器将吸盘和引流管之间的积液抽走;当引流管连接有负压吸引器时,还可以直接将抽真空管连接在引流管上,负压吸引器同时将胸腹腔内的积液和渗漏的积液一起抽走。本技术通过在引流管外设置吸盘,将引流管处渗漏的积液包围在内,外接负压吸引器就能将渗漏的积液抽走,从而防止泄漏到装置外部,不需要人工清理渗漏的积液,而且避免引起患者不适。
[0012]优选的,抽真空管与吸盘柄连接的一端固定在引流管的外壁上,避免抽真空管杂乱无序。
[0013]优选的,吸盘片为碗状结构便于粘贴在人体上。
[0014]优选的,硅胶材质的吸盘降低人体的不适感。
[0015]优选的,在吸盘上方设置移动夹,可利用移动夹将引流管固定。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防积液泄漏的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防积液泄漏的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引流管,2

吸盘,21

吸盘片,22

吸盘柄,3

抽真空管,4

移动夹,41

连接耳,42

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0]实施例1:
[0021]本技术实施例1的防积液泄漏的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防积液泄漏的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包括用于插入到胸腹腔的引流管1,所述引流管靠近人体外侧的位置上设有吸盘2,吸盘2包括用于吸附在人体上的吸盘片21和固定在盘体顶部的吸盘柄22,所述引流管1从吸盘柄22和吸盘片21中穿过,引流管1与吸盘柄22密封固定连接,吸盘柄22上连接有与吸盘片21内的空间连通的抽真空管3。本实施例中,引流管和抽真空管的端部分别连接有负压吸引器(附图中未显示)。
[0022]所述抽真空管3与吸盘柄22连接的一端固定在引流管1的外壁上。所述吸盘2由硅胶制成,所述吸盘片21为碗状结构。
[0023]所述吸盘2上方设有将引流管1和抽真空管3包围在内的移动夹4,移动夹4在引流管1和抽真空管3外滑动,移动夹4的两侧设有连接耳41,连接耳41上开设有穿孔42。
[0024]本实施例的引流装置在使用时,将引流管插入端插入到人体后,将吸盘粘贴在人体皮肤上,利用抽真空管将吸盘内的空气抽走,从而吸盘片就能固定在皮肤上,引流管在引流积液过程中,当积液沿引流管外周渗漏时,将抽真空管接在负压吸引器上,利用负压吸引器将吸盘和引流管之间的积液抽走。本实施例在引流管和抽真空管上分别连接负压吸引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分别开启负压吸引器。
[0025]实施例2:
[0026]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引流管的端部连接有负压吸引器,抽真空管的端部与引流管连通,通过负压吸引器将胸腹腔内积液由引流管引出的同时,将引流管外侧的渗出液由抽真空管引出,然后积液又进入引流管一起被引出。
[0027]本技术通过在引流管外设置吸盘,将引流管处渗漏的积液包围在内,外接负压吸引器就能将渗漏的积液抽走,从而防止泄漏到外部,不需要人工清理渗漏的积液,而且避免引起患者不适。
[0028]在本技术其它的实施例中,只要能将抽真空管抽真空,就能将吸盘和引流管之间的积液抽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积液泄漏的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包括用于插入到胸腹腔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靠近人体外侧的位置上设有吸盘,吸盘包括用于吸附在人体上的吸盘片和固定在盘体顶部的吸盘柄,所述引流管从吸盘柄和吸盘片中穿过,引流管与吸盘柄密封固定连接,吸盘柄上连接有与吸盘片内的空间连通的抽真空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积液泄漏的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的端部连接有负压吸引器,所述抽真空管的端部与引流管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积液泄漏的胸腹腔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和抽真空管的端部分别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靓高雯王静张伟徐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