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套袋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959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套袋垃圾桶,包括:桶身,设置通孔的底板,所述底板连接于所述桶身上;所述底板套设桶盖,所述桶盖内设置供垃圾袋放置的容纳腔,所述垃圾袋自容纳腔、通孔进入所述桶体;所述容纳腔与外界留有吸风缝,所述垃圾桶内设置风机叶轮,所述风机叶轮工作将外界的空气通过吸风缝、通孔进入所述桶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吸风缝,使得外界气流进入,结合风机叶轮,使容纳腔内形成负压,垃圾袋进入容纳腔内实现自动套袋。入容纳腔内实现自动套袋。入容纳腔内实现自动套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套袋垃圾桶


[0001]本技术涉及生活日用小家电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垃圾桶。

技术介绍

[0002]垃圾桶作为生活的必备品,布局于各个场所,工厂、商场、街道以及家庭等等,其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现有技术中,垃圾桶的结构也随着生活的智能化,开始实现智能化,比如现有的感应开盖的垃圾桶,利用感应物体靠近控制打开垃圾桶桶盖的方案。
[0003]然而现有对于垃圾袋的套袋,并没有涉及,需要人单独进行垃圾桶的套袋,无法实现自动套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自动套袋垃圾桶,其利用风机的作用,结合外界气流,实现了利用气流自动套袋的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予以实现。
[0006]一种自动套袋垃圾桶,包括:
[0007]桶身,所述桶身包括桶体;
[0008]设置通孔的底板,所述底板连接于所述桶身上;
[0009]所述底板套设桶盖,所述桶盖内设置供垃圾袋放置的容纳腔,所述垃圾袋自容纳腔、通孔进入所述桶体;
[0010]所述容纳腔与外界留有吸风缝,所述垃圾桶内设置风机叶轮,所述风机叶轮工作将外界的空气通过吸风缝、通孔进入所述桶体。
[0011]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桶盖设置容纳腔,使得多余的垃圾袋得以容纳,避免了垃圾袋的外露,实现了垃圾袋的很好利用。同时垃圾袋通过通孔进入桶体,使得垃圾袋的顶部可以置于底板与桶盖之间,为后面垃圾袋的固定提供了基础。
[0012]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吸风缝,结合风机叶轮,实现了真空状态的负压套袋,风机叶轮工作时,结合吸风缝,产生负压,使得垃圾袋被套袋至垃圾桶的桶体内。本技术方案中,利用物理原理,结合电动的风机,配合外界气流,使得垃圾袋在力的作用下自动进入垃圾桶的通体内。
[0013]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底板、桶盖、桶身,构成了一个可以经过真空实现自动套袋的新型垃圾桶,与现有技术中,人力套袋相比,实现了自动化。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桶盖包括桶盖本体,与所述桶盖本体连接的顶盖,所述吸风缝位于所述桶盖本体与所述顶盖之间。
[0015]本技术方案中,将吸风缝设置在桶盖和顶盖之间,此时垃圾袋顶部设置于顶盖上,进而吸风缝位于垃圾袋靠近顶部位置,在风机叶轮工作时,真空朝向产生吸力,将垃圾袋吸附套入垃圾桶内。
[0016]本技术方案工作时,桶盖盖住桶体,此时吸风缝引入气流,使其经过桶盖进入桶
体,进而实现了最终的套袋。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盖通过镂空的支撑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桶盖本体。
[0018]本技术方案中,顶盖可拆卸设置,则垃圾袋容易放入和拿取;而镂空结构,给予人手一定的工作范围,方便人手通过该镂空结构,进入或者拿出,以实现垃圾袋的放袋和拿出。
[0019]进一步地,镂空结构也能引入气流,进而加大桶内的气流量,提高风机叶轮的效率,加快了套袋。
[002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盖的投影面积覆盖所述吸风缝。
[0021]本技术方案中,顶盖的投影面积覆盖住吸风缝,进而从上方看,不易看到吸风缝,实现了吸风缝的遮挡,外观更加美观。
[002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风缝环绕设置于所述桶盖本体与所述顶盖之间。
[0023]本技术方案中,将吸风缝环绕设置,相当于在桶盖本体和顶盖之间,产生一圈的吸风缝,进而工作时,会产生一圈的真空作用,实现垃圾袋外周的全面套设。
[002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风缝处设置引导面,所述引导面用于将外界空气引入所述吸风缝。
[0025]通过增加引导面,提高了整个套袋的效率,尤其是引导面将外界空气引入吸风缝,加快了垃圾袋朝向下方的运动,使得自动套袋的时间更短。
[002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桶盖本体的顶面为弧面,所述顶盖的底面为平面,所述平面和所述弧面构成了引导面的区域。
[0027]本技术方案中,采用弧面结构,通过一定的角度,能够使得引导面尽快引导进去,巧妙的结构,实现了引导,加快了自动套袋时间。而顶盖的底面设置为平面,则使得通过弧面进入的外界空气进入到平面,实现引导。
[002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风缝的宽度小于5mm。
[0029]本技术方案中,如果吸风缝的宽度大于5mm,则宽度过宽,真空压力过大,使得空的垃圾袋容易整体被吹向下方,无法实现套袋,反而将垃圾袋整个吹进垃圾桶底部。
[003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桶盖本体内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所述桶身内形成第二容纳空间,套设垃圾袋时,所述风机叶轮工作,以使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大气压强小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大气压强,所述垃圾袋填充所述第二容纳空间。
[0031]本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容纳空间的压力过小,而第二容纳空间的压力过大,进而使得位于第一容纳空间的垃圾袋被真空压力以及吸力作用,进入第二容纳空间。
[003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机叶轮的中心与若干吸风缝的距离一致。
[0033]本技术方案中,风机叶轮的中心与吸风缝的距离一致时,通过吸风缝进入的空气,刚好进入风机叶轮的中心,提高空气的利用率,加快真空自动套袋。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套袋垃圾桶的使用状态图;
[0035]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套袋垃圾桶的剖视图;
[0036]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顶盖的剖视图;
[0038]图中:
[0039]100、桶身;101、桶体;102、第二容纳空间;200、底板;201、通孔;300、桶盖;301、容纳腔;302、桶盖本体;3021、第一容纳空间;303、顶盖;400、吸风缝;401、引导面;500、风机叶轮;600、支撑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1]实施例1
[0042]本实施例,以构成为核心进行介绍。
[004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自动套袋垃圾桶,包括:
[0044]桶身,
[0045]设置通孔的底板,所述底板连接于所述桶身上;
[0046]所述底板套设桶盖,所述桶盖内设置供垃圾袋放置的容纳腔,所述垃圾袋自容纳腔、通孔进入所述桶体;
[0047]所述容纳腔与外界留有吸风缝,所述垃圾桶内设置风机叶轮,所述风机叶轮工作将外界的空气通过吸风缝、通孔进入所述桶体。
[0048]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桶盖设置容纳腔,使得多余的垃圾袋得以容纳,避免了垃圾袋的外露,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套袋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身,所述桶身包括桶体;设置通孔的底板,所述底板连接于所述桶身上;所述底板套设桶盖,所述桶盖内设置供垃圾袋放置的容纳腔,所述垃圾袋自容纳腔、通孔进入所述桶体;所述容纳腔与外界留有吸风缝,所述垃圾桶内设置风机叶轮,所述风机叶轮工作将外界的空气通过吸风缝、通孔进入所述桶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套袋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包括桶盖本体,与所述桶盖本体连接的顶盖,所述吸风缝位于所述桶盖本体与所述顶盖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套袋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通过镂空的支撑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桶盖本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套袋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投影面积覆盖所述吸风缝。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套袋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缝环绕设置于所述桶盖本体与所述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佐之黄诚张泽彬孔超
申请(专利权)人:魔法物语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