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棉绒烫金复TC布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957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棉绒烫金复TC面料,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仿棉绒层和涤棉面料层,仿棉绒层包括仿棉绒基布层、抗静电面料层和烫金层,涤棉面料层包括棉柔贴身层、排湿面料层和涤棉基布层,涤棉基布层和仿棉绒基布层之间设置有联结复合层,仿棉绒基布层为经纱超细旦涤纶弹丝与纬纱锦纶全拉伸丝织造制成,抗静电面料层由涤纶纤维和抗静电纤维织造制成,棉柔贴身层采用加捻纯棉纤维织造制成,排湿面料层由经纱吸汗纤维和纬纱纯棉纤维织造制成,涤棉基布层由涤纶纤维与棉纺纱线织造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面料柔软厚实,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能和透气排湿性能,面料整体连接稳定牢固且弹力性能好,满足使用的需要。足使用的需要。足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棉绒烫金复TC布面料


[0001]本技术属于纺织面料
,尤其涉及一种仿棉绒烫金复TC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衣食住行作为人们生活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越来越崇尚对美的追求,尤其体现在穿衣打扮上,用于制作服装的面料也是花样繁多,面料的种类以及性能各不相同,面料作为服装的三要素之一,在服装行业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同的面料,其扮演的角色以及所起到的功能也各不相同。在仿棉绒面料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为了满足后道服装加工制作的需要,需要在仿棉绒面料上复合涤棉面料,使得复合加工后的面料能够被便捷高效的制作加工。现有的仿棉绒和涤棉面料的复合面料结构简单且功能单一,复合面料较为单薄,仿棉绒面料和涤棉面料的连接牢固度低,导致面料整体较为松散,抗静电性能和弹力性能也难以得到保证,由于涤棉面料是化纤织物,因此复合面料的吸湿排汗性较差,并且由于涤棉面料摸上去有刺拉的感觉,使得复合面料的整体触感不够柔软,难以满足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面料柔软厚实,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能和透气排湿性能,面料整体连接稳定牢固且弹力性能好,满足使用需要的仿棉绒烫金复TC面料。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仿棉绒烫金复TC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仿棉绒烫金复TC面料包括仿棉绒层和涤棉面料层,所述仿棉绒层包括依次贴合设置的仿棉绒基布层、抗静电面料层和烫金层,所述涤棉面料层包括依次贴合设置的棉柔贴身层、排湿面料层和涤棉基布层,所述涤棉基布层和仿棉绒基布层之间设置有联结复合层,所述仿棉绒基布层为经纱超细旦涤纶弹丝与纬纱锦纶全拉伸丝织造制成,所述抗静电面料层由涤纶纤维和抗静电纤维织造制成,所述仿棉绒基布层和抗静电面料层之间采用针织线圈结构连接,所述棉柔贴身层采用加捻纯棉纤维织造制成,所述排湿面料层由经纱吸汗纤维和纬纱纯棉纤维织造制成,所述涤棉基布层由涤纶纤维与棉纺纱线织造制成,所述棉柔贴身层和排湿面料层之间采用针织线圈结构连接,排湿面料层和涤棉基布层之间采用针织线圈结构连接,所述联结复合层由包芯纱线交织成双面平针组织结构制成,联结复合层上下两侧分别与涤棉基布层和仿棉绒基布层连接,所述包芯纱线采用聚氨酯弹性长纤维为芯纱,纯棉纤维和粘胶纤维加捻后缠绕设置于芯纱外侧。
[0005]进一步地,所述仿棉绒基布层的经纱超细旦涤纶弹丝和纬纱锦纶全拉伸丝均经过消光处理,经纱超细旦涤纶弹丝的经纱密度为42根/厘米,纬纱锦纶全拉伸丝的纬纱密度为42根/厘米。
[0006]进一步地,所述抗静电面料层的抗静电纤维由涤纶长丝在聚氨酯抗静电剂中浸渍加工制成。
[0007]进一步地,所述仿棉绒层的厚度为2.0毫米

2.2毫米,涤棉面料层的厚度为1.6毫米

1.8毫米。
[000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涤棉基布层和仿棉绒基布层之间设置有联结复合层,联结复合层由包芯纱线交织成双面平针组织结构制成,包芯纱线采用聚氨酯弹性长纤维为芯纱,纯棉纤维和粘胶纤维加捻后缠绕设置于芯纱外侧,使得本技术仿棉绒烫金复TC面料整体连接稳定牢固,通过仿棉绒层包括依次贴合设置的仿棉绒基布层、抗静电面料层和烫金层,利用仿棉绒基布层为经纱超细旦涤纶弹丝与纬纱锦纶全拉伸丝织造制成,使得仿棉绒基布层具有较好的弹力性能,利用仿棉绒基布层的经纱超细旦涤纶弹丝和纬纱锦纶全拉伸丝均经过消光处理,使得仿棉绒基布层光泽柔和,利用经纱超细旦涤纶弹丝的经纱密度和纬纱锦纶全拉伸丝的纬纱密度较高,使得仿棉绒基布层紧密厚实,利用抗静电面料层由涤纶纤维和抗静电纤维织造制成,使得仿棉绒层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能,利用仿棉绒基布层和抗静电面料层之间采用针织线圈结构连接,使能确保仿棉绒基布层和抗静电面料层的连接牢固性,利用烫金层使能有效提高本技术仿棉绒烫金复TC面料的美观程度,通过涤棉面料层包括依次贴合设置的棉柔贴身层、排湿面料层和涤棉基布层,利用棉柔贴身层采用加捻纯棉纤维织造制成,使得棉柔贴身层触感柔软,制成服装后贴身穿着舒适,利用排湿面料层由经纱吸汗纤维和纬纱纯棉纤维织造制成,使得涤棉面料层具有较好的透气排湿性能,利用涤棉基布层由涤纶纤维与棉纺纱线织造制成,使得涤棉基布层结构稳定性强且弹力性能好,利用棉柔贴身层和排湿面料层之间采用针织线圈结构连接,排湿面料层和涤棉基布层之间采用针织线圈结构连接,确保涤棉面料层的连接牢固性,通过这样的结构,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面料柔软厚实,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能和透气排湿性能,面料整体连接稳定牢固且弹力性能好,满足使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一种仿棉绒烫金复TC面料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 仿棉绒层,2. 涤棉面料层,3. 仿棉绒基布层,4. 抗静电面料层,5. 烫金层,6. 棉柔贴身层,7. 排湿面料层,8. 涤棉基布层,9. 联结复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一种仿棉绒烫金复TC面料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2]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仿棉绒烫金复TC面料,包括仿棉绒层1和涤棉面料层2,仿棉绒层1包括依次贴合设置的仿棉绒基布层3、抗静电面料层4和烫金层5,涤棉面料层2包括依次贴合设置的棉柔贴身层6、排湿面料层7和涤棉基布层8,涤棉基布层8和仿棉绒基布层3之间设置有联结复合层9,仿棉绒基布层3为经纱超细旦涤纶弹丝与纬纱锦纶全拉伸丝织造制成,抗静电面料层4由涤纶纤维和抗静电纤维织造制成,仿棉绒基布层3和抗静电面料层4之间采用针织线圈结构连接,棉柔贴身层6采用加捻纯棉纤维织造制成,排湿面料层7由经纱吸汗纤维和纬纱纯棉纤维织造制成,涤棉基布层8由涤纶纤维与棉纺纱线织造制
成,棉柔贴身层6和排湿面料层7之间采用针织线圈结构连接,排湿面料层7和涤棉基布层8之间采用针织线圈结构连接,联结复合层9由包芯纱线交织成双面平针组织结构制成,联结复合层9上下两侧分别与涤棉基布层8和仿棉绒基布层3连接,包芯纱线采用聚氨酯弹性长纤维为芯纱,纯棉纤维和粘胶纤维加捻后缠绕设置于芯纱外侧。
[0013]本技术的仿棉绒基布层3的经纱超细旦涤纶弹丝和纬纱锦纶全拉伸丝均经过消光处理,使得仿棉绒基布层3光泽柔和,利用经纱超细旦涤纶弹丝的经纱密度为42根/厘米,纬纱锦纶全拉伸丝的纬纱密度为42根/厘米,使得仿棉绒基布层3紧密厚实。本技术的抗静电面料层4的抗静电纤维由涤纶长丝在聚氨酯抗静电剂中浸渍加工制成,确保抗静电纤维织造制成抗静电面料层4的抗静电性能。本技术的仿棉绒层1的厚度为2.0毫米

2.2毫米,涤棉面料层2的厚度为1.6毫米

1.8毫米,使得本技术仿棉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棉绒烫金复TC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仿棉绒烫金复TC面料包括仿棉绒层和涤棉面料层,所述仿棉绒层包括依次贴合设置的仿棉绒基布层、抗静电面料层和烫金层,所述涤棉面料层包括依次贴合设置的棉柔贴身层、排湿面料层和涤棉基布层,所述涤棉基布层和仿棉绒基布层之间设置有联结复合层,所述仿棉绒基布层为经纱超细旦涤纶弹丝与纬纱锦纶全拉伸丝织造制成,所述抗静电面料层由涤纶纤维和抗静电纤维织造制成,所述仿棉绒基布层和抗静电面料层之间采用针织线圈结构连接,所述棉柔贴身层采用加捻纯棉纤维织造制成,所述排湿面料层由经纱吸汗纤维和纬纱纯棉纤维织造制成,所述涤棉基布层由涤纶纤维与棉纺纱线织造制成,所述棉柔贴身层和排湿面料层之间采用针织线圈结构连接,排湿面料层和涤棉基布层之间采用针织线圈结构连接,所述联结复合层由包芯纱线交织成双面平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光张丽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沃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