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纺熔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883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46
本申请涉及无纺布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纺熔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多功能纺熔非织造布,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胀塑性流体、用于容纳胀塑性流体的PVC布料、纤维网层,PVC布料层上开设有用于供针刺机穿入的通孔,通孔与PVC布料内部未连通。其制备方法为:步骤一、制备胀塑性流体:步骤二,制备非织造布。本申请的多功能纺熔非织造布同时具有柔性以及硬性的双性能效果,提高了非织造布的适用范围,并且提高了非织造布的抗冲击以及抗穿刺能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纺熔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无纺布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功能纺熔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非织造布又被称为无纺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其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非织造布无需针织操作,因此其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原料来源广等的优点。
[0003]现有的非织造布由纤维制成,因此其具有柔性,其用途也是基于其柔性的前提下应用的,例如在医疗、装饰、服装、工业等方面的应用。
[0004]然而,在某些工况下,不仅要使用到非织造布的柔性性能,同时又需要额外增加其硬性性能,例如劳保鞋需要一定的抗冲击能力,服装需要一定的抗冲击以及抗穿刺能力以防车祸、事故等。
[0005]目前,市面上还没有能够同时提供柔性以及硬性双性能的纺织品。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亟需开发出一种多功能的纺熔非织造布。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赋予纺织品同时具有柔性以及硬性双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功能纺熔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功能纺熔非织造布,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纺熔非织造布,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胀塑性流体、用于容纳胀塑性流体的PVC布料、纤维网层,所述PVC布料层上开设有用于供针刺机穿入的通孔,所述通孔与PVC布料内部未连通。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胀塑性流体的表观黏度η会随着其剪切应力或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当胀塑性流体遇到撞击时,其内的水分无法填满粒子之间的间隙,使得胀塑性流体的粘性阻力骤然增加,直至胀塑性流体无法流动,即胀塑性流体遇到的撞击力越大,其抗冲击以及抗穿刺的能力也越高,将其置于非织造布内能够起到保护作用,达到其“硬”性。
[0009]而在常规使用过程中,由于胀塑性流体受到的剪切应力或剪切速率较小,因此胀塑性流体能够流动,发生变形,达到其“柔”性的性能。
[0010]PVC布料具有优秀的密封性,使得胀塑性流体能够负载在非织造布内。通孔则起到让位作用,使得PVC布料在非织造布的针刺过程中不会被刺穿,并且在非织造布的针刺过程中,非织造布两侧的纤维网层能够通过通孔缠绕连接在一起,保证纤维网层与PVC布料的复合率。
[0011]综上,由于采用了胀塑性流体,使非织造布同时获得了柔性以及硬性的双性能效
果,提高非织造布的适用范围,并且提高了非织造布的抗冲击以及抗穿刺能力。
[0012]优选的,所述PVC布料内侧套设有橡胶密封层。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密封层具有柔性、密封性以及隔热性能,使得胀塑性流体不容易涨破PVC布料,同时能够降低胀塑性流体蒸发的概率,保证胀塑性流体的稳定性。
[0014]优选的,所述胀塑性流体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2~3):1的淀粉与水。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淀粉与水的成本低,适于非织造布的工业化生产;另一方面,淀粉与水在此比例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且在收到撞击时,其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能力。
[0016]优选的,所述胀塑性流体的原料内还包括有润滑油,所述润滑油与水的重量比为1:(10~20)。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润滑油能够在PVC布料内侧形成油膜,一方面能够锁住容纳胀塑性流体内的水分,降低水分蒸发;另一方面,致密的油膜会渗透至PVC布料内壁裂缝处,保证PVC布料的密封性,进一步降低水分蒸发。
[0018]优选的,所述通孔的直径为2~4mm。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非织造布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针刺机的针刺,而针刺机内刺针的直径一般为1mm以内,通孔的直径较大,使得针刺过程中的容错率较大,避免针刺刺穿PVC布料的情况出现。一方面能够保证胀塑性流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能够避免针刺因刺到胀塑性流体而导致的断针问题。
[0020]优选的,所述胀塑性流体的原料内还包括有吸水珠,所述吸水珠与水的比例为1:(15~20)。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水珠具有良好的锁水能力,使得胀塑性流体内的水分不容易流失,保证胀塑性流体的性能稳定。
[0022]优选的,所述PVC布料层的外侧设置有隔热层。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层能够降低外部热量进入PVC布料层内侧,进一步降低胀塑性流体内的水分流失,保证胀塑性流体的性能稳定。
[002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功能纺熔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纺熔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胀塑性流体:将淀粉与水按照(2~3):1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胀塑性流体;将胀塑性流体注入具有腔室的PVC布料内,封闭注入口后,得到内部填充有胀塑性流体的PVC布料层;步骤二,制备非织造布:

、投入塑料粒子,熔融后通过喷丝装置挤出丝状物,冷却后得到纤维;

、开松,通过开松机对纤维开松;

、将开松后的纤维平铺呈网状至预定厚度,得到下层纤维网层;在下层纤维网层表面铺设带有胀塑性流体的PVC布料层,并在PVC布料层远离下层纤维网层的一侧再次铺设开松后的纤维网层,得到半成品;将

中得到半成品置于针刺机下进行针刺,使PVC布料层两侧的纤维通过PVC上的
通孔缠绕在一起,卷绕后收卷,得到多功能纺熔非织造布。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胀塑性流体能够与纤维网层复合在一起形成非织造布,克服了针刺机刺破PVC布料层的问题。
[0026]优选的,PVC布料层包括若干未连通的子层,相邻子层之间一体成型,所述胀塑性流体分别注入子层内。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子层之间不互通,当其中一个子层意外破裂时(如加工过程中或使用过程中被刺破),其他子层内的胀塑性流体能够继续作用,提高多功能纺熔非织造布制备过程中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容错率。
[0028]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申请采用胀塑性流体与非织造布的结合,且由于胀塑性流体在撞击下具有“硬”性,而胀塑性流体与非织造布在常规使用下具有“柔”性,因此使得同时获得了柔性以及硬性的双性效果,提高非织造布的适用范围,并且提高了非织造布的抗冲击以及抗穿刺能力。
[0029]2、本申请中优选采用橡胶密封层、润滑油以及吸水珠,由于三者均具有锁水功能,使得胀塑性流体内的水分不容易流失,延长了胀塑性流体的使用寿命。优选采用隔热层,使得热量不容易传导至胀塑性流体内,降低胀塑性流体内的水分流失,进一步延长了胀塑性流体的使用寿命。
[0030]3、本申请中优选将PVC布料层分为若干未连通的子层,当其中一个子层意外破裂时(如加工过程中或使用过程中被刺破),其他子层内的胀塑性流体能够继续作用,提高多功能纺熔非织造布制备过程中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容错率。
[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纺熔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胀塑性流体(1)、用于容纳胀塑性流体(1)的PVC布料(2)、纤维网层(3),所述PVC布料(2)上开设有用于供针刺机穿入的通孔,所述通孔与PVC布料(2)内部未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纺熔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PVC布料(2)内侧套设有橡胶密封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纺熔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塑性流体(1)的原料包括重量比为(2~3):1的淀粉与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纺熔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塑性流体(1)的原料内还包括有润滑油,所述润滑油与水的重量比为1:(10~2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纺熔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为2~4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纺熔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塑性流体(1)的原料内还包括有吸水珠,所述吸水珠与水的比例为1:(15~2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纺熔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PVC布料(2)的外侧设置有隔热层。8.权利要求1

7任一所述的多功能纺熔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玮伦
申请(专利权)人:子城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