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肤防漏隔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953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肤防漏隔边结构,包括防漏隔边,该防漏隔边包括在使用状态下接触穿戴者皮肤的伸缩部,所述伸缩部设有用以容纳弹性橡筋,并沿防漏隔边长度纵向方向延伸的弹性体腔体,所述弹性橡筋通过热熔胶层连接弹性体腔体,并使得防漏隔边在纵向方向上具有弹性伸缩性,在所述弹性体腔体与弹性橡筋之间还连接有柔性支撑体,所述柔性支撑体的横截面具有弧形状的弧形顶部,所述弧形顶部支撑连接弹性体腔体,从而在所述伸缩部的顶部形成护肤的弧形接触面。该柔性支撑体优选厚度为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肤防漏隔边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卫生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护肤防漏隔边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的一次性吸收制品,例如卫生巾、一次性尿布、一次性纸尿裤、训练用纸尿裤等。这一类一次性吸收物品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并容纳身体排泄物,这类用品还用于防止身体排泄物弄脏、弄湿或以其他方式污染衣物或与穿用者接触的其他物品。
[0003]为了防止身体排泄物从一次性吸收物品的横向两侧泄露,通常在吸收物品的横向两侧设置有防漏隔边。目前一次性吸收制品的防漏隔边的弹性伸缩材料都采用细度为几百丹尼尔的氨纶丝。在使用时随着使用者移动的加剧,该类材料与皮肤接触面积小会产生摩擦,引起使用者的不舒适感。
[0004]为此,公告号为CN 201906095 U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具有透液性面层、不透液性底层以及位于透液性面层和不透液性底层之间的吸收芯,在吸收物品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沿纵向方向延伸的防漏隔边,所述的防漏隔边具有基端部、从基端部立起的侧壁部和与肌肤接触的面状接触部;面状接触部具有一定的宽度,其特征是所述防漏隔边的面状接触部和侧壁部设置有一沿吸收物品纵向方向弹性伸缩的宽幅弹性伸缩构件,位于面状接触部中的所述宽幅弹性伸缩构件的宽度略小于面状接触部宽度。在使用一次性吸收物品时,防漏隔边的弹性材料与皮肤的接触宽度较大,能与穿戴者的皮肤自然、舒适地面状接触,减少防漏隔边对使用者皮肤的压痕刺激。
[0005]然而,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既能与皮肤的接触面积较大,又能与穿戴者的皮肤顺滑且自然地面状接触的防漏隔边,减少防漏隔边对使用者皮肤的压痕刺激,增加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针对现有防漏隔边在穿戴者活动过程中,防漏隔边的伸缩部与穿戴者腿部接触面积小,容易摩擦甚至磨破穿戴者皮肤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护肤功能的防漏隔边。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护肤防漏隔边结构,包括防漏隔边,所述防漏隔边包括在使用状态下接触穿戴者皮肤的伸缩部,所述伸缩部设有用以容纳弹性橡筋,并沿防漏隔边长度纵向方向延伸的弹性体腔体,所述弹性橡筋通过热熔胶层连接弹性体腔体,并使得防漏隔边在纵向方向上具有弹性伸缩性,其结构特征在于:
[0008]在所述弹性体腔体与弹性橡筋之间还连接有柔性支撑体,所述柔性支撑体的横截面具有弧形状的弧形顶部,所述弧形顶部支撑连接弹性体腔体,从而在所述伸缩部的顶部形成护肤的弧形接触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支撑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顶部弧形。
[0010]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支撑体为海绵体。所述海绵体的厚度为0.5

1.5mm,开孔率为
60%

95%。
[0011]进一步地,在所述伸缩部的表层周向涂设,并沿伸缩部的长度方向延伸至伸缩部两端的护肤涂层。
[0012]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护肤防漏隔边结构,在防漏隔边的氨纶丝与纺粘非织造布构成的弹性体腔体内设置横截面为圆形或顶部弧形的海绵体,从而在伸缩部的顶部形成护肤的弧形接触面,该弧形接触面增加了防漏隔边与腿部的接触面积,降低防漏隔边对腿部的作用力,避免防漏隔边伸缩部周向勒住或磨破穿戴者腿部皮肤的问题。同时,在海绵体的开孔孔隙内结合有抑味除臭颗粒,通过连通孔隙与海绵体的开孔孔隙连通,使得抑味除臭颗粒发挥抑味除氨臭味的作用。此外,在伸缩部的表层涂设对皮肤无任何毒副作用的茶多酚提取物涂层或山茶油涂层,保护或滋养婴幼儿稚嫩的皮肤。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现有吸收制品设置的防漏隔边横截面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防漏隔边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5]图3是防漏隔边的护肤层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连通孔隙的分布位置及其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技术设有防漏隔边的吸收制品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请参阅附图1

5。现有吸收制品100包括防漏隔边,如左防漏隔边11、右防漏隔边12,左防漏隔边11、右防漏隔边12均包括连接吸收制品纵向两侧的基部(图中未示出)、位于基部之上的自由部(图中未示出)以及位于自由部上端的伸缩部,该伸缩部在使用状态下接触穿戴者皮肤。具体为左防漏隔边11的伸缩部13,右防漏隔边12的伸缩部14。在伸缩部13和伸缩部14上均设有用以容纳弹性橡筋113,并沿防漏隔边长度纵向方向延伸的弹性体腔体,在现有防漏隔边中,所述弹性橡筋113通过热熔胶层连接弹性体腔体,并使得防漏隔边在纵向方向上具有弹性伸缩性。
[0020]然而,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现有防漏隔边均以单根或两根的氨纶丝作为弹性橡筋113。具体地,将氨纶丝以一定拉伸比且经螺旋喷胶后复合在不透液性的纺粘非织造布片上111,然后将纺粘非织造布片111沿氨纶丝进行向内(复合吸收芯体方向)折叠,并包覆所述氨纶丝后通过粘结层即热熔胶层114进行连接,进而形成左防漏隔边11、右防漏隔边1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形成具有双层结构的防漏隔边,如右防漏隔边12以纺粘非织造布片上111形成由外侧纺粘非织造布12A、内侧纺粘非织造布12B(靠近复合芯体一侧)构成的具有双层结构的防漏隔边。
[0021]但由于氨纶丝为细长的弹性体,因此,伸缩部13、伸缩部14以线状形式与穿戴者腿部皮肤相接触,由于接触面积小,因此其与穿戴者腿部皮肤之间产生较为严重的摩擦作用,特别在穿戴者运动的运动、翻身的过程中这种摩擦作用更为严重,从而在穿戴者的腿部形
成周向的勒痕,甚至是发红、破皮的勒痕。
[0022]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防漏隔边的摩擦给穿戴者造成不适或伤害的问题,提供一种护肤防漏隔边结构,其结构特点如下:
[0023]在纺粘非织造布片上折叠所形成的弹性体腔体内设置柔性支撑体,具体为在弹性体腔体与弹性橡筋113之间还连接有柔性支撑体,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柔性支撑体为海绵体112。海绵体112的横截面具有弧形状的弧形顶部,如圆形或顶部弧形,该弧形顶部支撑连接弹性体腔体,从而在伸缩部13或伸缩部14的顶部形成护肤的弧形接触面118。
[0024]本技术的海绵体112具有如下特征,其厚度为0.5

1.5mm,开孔率为60%

95%。
[0025]本技术在上述护肤防漏隔边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抑味护肤的防漏隔边的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0026]抑味护肤的防漏隔边包括如前所述的左防漏隔边11、右防漏隔边12,并具有如前所述的护肤防漏隔边结构,具体为:在弹性体腔体与弹性橡筋113之间连接有海绵112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肤防漏隔边结构,包括防漏隔边,所述防漏隔边包括在使用状态下接触穿戴者皮肤的伸缩部,所述伸缩部设有用以容纳弹性橡筋,并沿防漏隔边长度纵向方向延伸的弹性体腔体,所述弹性橡筋通过热熔胶层连接弹性体腔体,并使得防漏隔边在纵向方向上具有弹性伸缩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体腔体与弹性橡筋之间还连接有柔性支撑体,所述柔性支撑体的横截面具有弧形状的弧形顶部,所述弧形顶部支撑连接弹性体腔体,从而在所述伸缩部的顶部形成护肤的弧形接触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肤防漏隔边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雨谢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贝禧护理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