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脑数据同步变化的检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946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3:0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眼脑数据同步变化的检测方法及系统,属于医疗保健信息学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眼调节反应过程中的眼脑数据同步检测的技术问题。方法包括:计算机设备响应于眼数据采集设备发送的开始测试信号,发送开始标记信号给脑数据采集设备,同时发送开始启动信号给视标移动装置;视标移动装置基于开始启动信号执行预设操作;在视标移动装置执行预设操作过程中,脑数据采集设备响应于开始标记信号,对采集到的预设操作中的若干测试单元对应的脑数据进行打标;计算机设备接收眼数据采集设备采集的眼数据,以及接收脑数据采集设备打标后的脑数据,并确定眼数据与打标后的脑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数据与打标后的脑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数据与打标后的脑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脑数据同步变化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保健信息学
,尤其涉及一种眼脑数据同步变化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人们用眼程度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近视患者开始出现。现有研究表明,正常人眼的调节反应过程会导致大脑皮层发生反应。因此,通过研究大脑皮层对人眼调节反应的反应程度,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近视情况。
[0003]但现有技术中,研究眼数据的开放式屈光检测过程不能同步检测脑功能变化,同时研究脑数据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设备也尚未在眼科领域进行应用。这就使得无法实现眼调节反应过程中的眼脑数据同步检测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眼脑数据同步变化的检测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眼调节反应过程中的眼脑数据同步检测的技术问题。
[0005]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眼脑数据同步变化的检测方法,包括:计算机设备响应于眼数据采集设备发送的开始测试信号,发送开始标记信号给脑数据采集设备,同时发送开始启动信号给视标移动装置;所述视标移动装置基于所述开始启动信号执行预设操作;其中,所述预设操作与所述视标移动装置内视标的运动有关;在所述视标移动装置执行所述预设操作过程中,所述脑数据采集设备响应于所述开始标记信号,对采集到的所述预设操作中的若干测试单元对应的脑数据进行打标;计算机设备接收所述眼数据采集设备采集的眼数据,以及接收所述脑数据采集设备打标后的所述脑数据;所述计算机设备对所述眼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眼指标参数;其中,所述眼指标参数包括眼调节反应过程中的调节微波动值以及调节滞后量;以及,对打标后的所述脑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脑指标参数;其中,所述脑指标参数包括特征β数组,所述特征β数组用于指示眼调节反应过程中脑的含氧血红蛋白情况;所述计算机设备确定所述调节微波动值、调节滞后量与所述特征β数组之间的映射关系。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眼脑数据同步变化的检测方法,在视标移动装置进行预设操作过程中,眼数据采集设备在采集眼数据的同时,脑数据采集设备也同时进行脑数据的采集,并且,采集到的脑数据还是带有标记的,以此保证采集到的脑数据与眼数据保持同步。计算机设备根据采集的眼数据与脑数据确定二者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实现眼脑数据的同步变化检测。除此之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还可以对假性近视或调节功能异常的真性近视进行眼、脑功能参数的预警,以及中医针灸干预的疗效评价,特别是对于假性近视的儿童青少年,筛查及及早进行中医药干预并提供个体化干预策略,有利于从人群整体水平降低假性近视及近视的发病率。
[0007]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机设备对所述眼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眼
指标参数,具体包括:所述计算机设备在所述眼数据中提取一个所述测试单元对应的眼数据,并计算所述测试单元对应的眼数据的均值;根据所述均值计算所述测试单元对应的眼数据的标准差,并计算所述测试单元对应的眼数据与所述均值之间的差值;将所述差值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倍数标准差的所述测试单元对应的眼数据确定为有效眼数据;重新计算所述有效眼数据对应的均值以及标准差,并将所述有效眼数据对应的标准差确定为所述调节微波动值。
[0008]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机设备对所述眼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眼指标参数,还包括:所述计算机设备确定所述测试单元内的所述第一视标或者所述第二视标对应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与所述有效眼数据对应的均值,确定所述第一视标或者所述第二视标对应的单点调节滞后量;计算所述单点调节滞后量的均值,并将所述均值确定为所述调节滞后量。
[0009]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机设备对打标后的所述脑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脑指标参数,具体包括:所述计算机设备对打标后的所述脑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预处理至少包括数据转换处理、数据滤除处理中的任一项或者多项;对预处理后的所述脑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以得到初步特征β数组;对所述初步特征β数组进行t检验,并根据所述t检验的结果确定所述特征β数组。
[0010]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机设备确定所述调节微波动值、调节滞后量与所述特征β数组之间的映射关系,具体包括:所述计算机设备对所述调节微波动值、调节滞后量与所述特征β数组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线性回归建模,得到眼脑数据模型;通过预设曲线对所述眼脑数据模型进行检验;其中,所述预设曲线至少包括ROC曲线、KS曲线中的任一项或者多项。
[0011]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视标移动装置基于所述开始启动信号执行预设操作,具体包括:所述视标移动装置控制第一视标在第一预设位置处停留第一预设时间之后,继续控制所述第一视标在第二预设时间之内匀速移动到第二预设位置;所述视标移动装置控制所述第一视标在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停留第二预设时间;其中,所述第一视标包括以3x3矩阵形式排列的E字标;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在同一水平线上。
[0012]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视标移动装置基于所述开始启动信号执行预设操作,还包括:所述视标移动装置控制第二视标的第一子视标对应的小灯持续点亮第三预设时间之后,继续控制所述第二视标的第二子视标对应的小灯与第三子视标对应的小灯在第四预设时间之内交替亮灭;其中,所述交替亮灭过程中各小灯的点亮时间为第一预设子时间,熄灭时间为第二预设子时间;所述第一预设子时间与所述第二预设子时间构成半个亮灭周期;所述第一子视标与所述第二子视标之间距离第一预设长度,所述第二子视标与所述第三子视标之间距离第二预设长度,且所述第一子视标、所述第二子视标以及所述第三子视标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子视标、所述第二子视标以及所述第三子视标完全相同,均包括一个E字标。
[0013]在本申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计算机设备发送开始标记信号给脑数据采集设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计算机设备基于预设占空比生成方波标记信号,并将所述方波标记信号发送给所述脑数据采集设备,同时发送给所述眼数据采集设备;所述脑数据采集设备将所述方波标记信号与采集到的打标脑数据进行相乘处理,以及所述眼数据采集
设备将所述方波信号与采集到的眼数据进行相乘处理;所述计算机设备接收所述脑数据采集设备发送的相乘处理后的所述打标脑数据以及原始脑数据,同时接收所述眼数据采集设备发送的相乘处理后的所述眼数据以及原始眼数据;并基于所述方波标记信号,将所述相乘处理后的打标脑数据与所述相乘处理后的眼数据统一到第一预设时间轴上,进而将所述原始眼数据与所述原始脑数据统一到第二预设时间轴上。
[0014]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眼脑数据同步变化的检测系统,包括:计算机设备,用于响应于眼数据采集设备发送的开始测试信号,发送开始标记信号给脑数据采集设备,同时发送开始启动信号给视标移动装置;所述视标移动装置,用于基于所述开始启动信号执行预设操作;所述脑数据采集设备,用于在所述视标移动装置执行所述预设操作过程中,响应于所述开始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脑数据同步变化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计算机设备响应于眼数据采集设备发送的开始测试信号,发送开始标记信号给脑数据采集设备,同时发送开始启动信号给视标移动装置;所述视标移动装置基于所述开始启动信号执行预设操作;其中,所述预设操作与所述视标移动装置内视标的运动有关;在所述视标移动装置执行所述预设操作过程中,所述脑数据采集设备响应于所述开始标记信号,对采集到的所述预设操作中的若干测试单元对应的脑数据进行打标;计算机设备接收所述眼数据采集设备采集的眼数据,以及接收所述脑数据采集设备打标后的所述脑数据;所述计算机设备对所述眼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眼指标参数;其中,所述眼指标参数包括眼调节反应过程中的调节微波动值以及调节滞后量;以及,对打标后的所述脑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脑指标参数;其中,所述脑指标参数包括特征β数组,所述特征β数组用于指示眼调节反应过程中脑的含氧血红蛋白情况;所述计算机设备确定所述调节微波动值、调节滞后量与所述特征β数组之间的映射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脑数据同步变化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对所述眼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眼指标参数,具体包括:所述计算机设备在所述眼数据中提取一个所述测试单元对应的眼数据,并计算所述测试单元对应的眼数据的均值;根据所述均值计算所述测试单元对应的眼数据的标准差,并计算所述测试单元对应的眼数据与所述均值之间的差值;将所述差值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倍数标准差的所述测试单元对应的眼数据确定为有效眼数据;重新计算所述有效眼数据对应的均值以及标准差,并将所述有效眼数据对应的标准差确定为所述调节微波动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眼脑数据同步变化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对所述眼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眼指标参数,还包括:所述计算机设备确定所述测试单元内的第一视标或者第二视标对应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与所述有效眼数据对应的均值,确定所述第一视标或者所述第二视标对应的单点调节滞后量;计算所述单点调节滞后量的均值,并将所述均值确定为所述调节滞后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脑数据同步变化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对打标后的所述脑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脑指标参数,具体包括:所述计算机设备对打标后的所述脑数据进行预处理;其中,所述预处理至少包括数据转换处理、数据滤除处理中的任一项或者多项;对预处理后的所述脑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以得到初步特征β数组;对所述初步特征β数组进行t检验,并根据所述t检验的结果确定所述特征β数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脑数据同步变化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确定所述调节微波动值、调节滞后量与所述特征β数组之间的映射关系,具体包括:
所述计算机设备对所述调节微波动值、调节滞后量与所述特征β数组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线性回归建模,得到眼脑数据模型;通过预设曲线对所述眼脑数据模型进行检验;其中,所述预设曲线至少包括ROC曲线、KS曲线中的任一项或者多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脑数据同步变化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标移动装置基于所述开始启动信号执行预设操作,具体包括:所述视标移动装置控制第一视标在第一预设位置处停留第一预设时间之后,继续控制所述第一视标在第二预设时间之内匀速移动到第二预设位置;所述视标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宏生毕爱玲毛力吕太亮吴建峰郭俊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