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9445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已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022。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CGMCC No.20022对植物病原真菌、植物病原细菌、蜜蜂病原真菌和蜜蜂病原细菌具有抑菌作用。病原真菌和蜜蜂病原细菌具有抑菌作用。病原真菌和蜜蜂病原细菌具有抑菌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领域,涉及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芽孢杆菌属(Bacillus)细菌是一类好氧或兼性厌氧,能够产生抗逆性内生孢子的杆状细菌。由于芽孢杆菌可分泌产生多种活性蛋白酶及抑菌活性物质,其在医药及农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尤其在农业领域,芽孢杆菌属的细菌能够为动植物提供广泛的益处,其可分泌大量的抑菌活性物质,杀灭一些动植物中常见病原菌,包括保护动植物抵抗病原微生物、昆虫及线虫的危害。此外,芽孢杆菌可改善根际微生物菌群,诱导植物自身抗性,促进植物生长,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损害,在动植物病害防治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0003]常用的防治动植物病害的芽孢杆菌属细菌主要有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 licheniformis)、解淀粉芽孢杆菌(B. amyloliquefaciens)等,如枯草芽孢杆菌BS

2分泌的抗菌多肽,对植物炭疽病菌和番茄青枯病菌等多种植物病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名称为贝莱斯芽孢杆菌FB17,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FB17已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 200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FB17 CGMCC No. 20022对植物病原真菌、植物病原细菌、蜜蜂病原真菌、蜜蜂病原细菌和条件致病菌具有抑菌作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病原真菌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芸薹生链格孢 (Alternaria brassicicol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毁灭柱孢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 (Berk.&Mont.) Arx)、天门冬茎点霉菌(Pythium sp)、葡萄球座菌(Guignardia bidwellii (Ell.) Viala et Ravaz)、稻绿核菌(Ustilaginoidea oryzae (Patou.) Bref=U.virens (Cooke) Tak.)、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 Vander Hoeven)、禾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sativus (Ito & Kurib.) Drechsler)、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苹果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大斑突脐孢菌(Exserohilum turcicum)、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 Fr.)和玉蜀黍赤霉(Gibperella zeae (Schw.) Petch.)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蜜蜂病原真菌为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病原细菌为水稻白叶枯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棉角斑病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malvacearum (Smith) Dye)、青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所述蜜蜂病原细菌为幼虫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larvae)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条件致病菌为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5.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在抑制植物病原真菌、植物病原细菌、蜜蜂病原真菌、蜜蜂病原细菌和/或条件致病菌中的应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病原真菌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芸薹生链格孢 (Alternaria brassicicol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毁灭柱孢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 (Berk.&Mont.) Arx)、天门冬茎点霉菌(Pythium sp)、葡萄球座菌(Guignardia bidwellii (Ell.) Viala et Ravaz)、稻绿核菌(Ustilaginoidea oryzae (Patou.) Bref=U.virens (Co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刁青云梁利王强高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