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有路专利>正文

重力杠杆式动力机及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9387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动力装置的技术领域,是一种重力杠杆式动力机及发电系统,其包括底座、驱动器,在底座的上方固设有支架,支撑筒水平固设在支架上,中心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撑筒内,在中心转轴的右侧外伸端上沿轴线方向安装有至少一个的驱动器,每个驱动器包括若干悬臂、第一上直轨、第一下直轨、第二上直轨、第二下直轨、四个驱动电机,在支撑筒上安装有电路控制器以使驱动电机能周期性的依次工作和周期性的正反转。利用驱动器上设置的第一上直轨、第一下直轨、第二上直轨、第二下直轨和在对应直轨上滑动的驱动电机,可使驱动器的重心产生周期性的变化,从而可使驱动电机通过悬臂对中心转轴持续施加重力杠杆力效应,使中心转轴持续旋转。持续旋转。持续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力杠杆式动力机及发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动力装置的
,是一种重力杠杆式动力机及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快速发展的现在世界,常规的物质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耗极大,但是随着开发的加剧,这些物质能源的储量日渐减少,并且物质能源在燃烧的过程中大都会产生较大污染,所以开发清洁的新能源就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提上了日程,而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能等新能源技术,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传统能源,但是它们都有一个普遍的问题,那就是开发建设成本很高,而且受场地因素限制很大,比如想要获得风能,你就必须把风力发电站建设到陆地上空旷且常年有风的位置,或者是海里,这就导致其很难进入主流来替代常规的传统能源,从而体现新能源的应有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重力杠杆式动力机及发电系统,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的新能源技术开发建设难度大、成本高、难以大规模推广的问题。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重力杠杆式动力机包括底座、支架、中心转轴、支撑筒、电路开关、电源,在底座的上方固设有支架,支撑筒水平固设在支架上,中心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撑筒内,中心转轴的右侧外伸出支撑筒,在中心转轴的右侧外伸端上沿轴线方向安装有至少一个的驱动器,每个驱动器包括若干悬臂、第一上直轨、第一下直轨、第二上直轨、第二下直轨、四个驱动电机,每个驱动器的悬臂数量为大于二的偶数且它们均匀固设在中心转轴外侧壁的圆周方向,在每个驱动器悬臂右端面的上下两侧分别固设有第一上直轨、第一下直轨,第一上直轨横跨在一半数量的悬臂上,第一下直轨横跨在另一半数量的悬臂上,第一上直轨与第一下直轨相互平行且分布位置相互对应,在第一上直轨与第一下直轨上分别安装有一个可沿对应直轨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电机,在第一上直轨与第一下直轨的两个末端分别固设有一个止动块,在每个驱动器悬臂的左端面上同理设置有第二上直轨、第二下直轨,在第二上直轨、第二下直轨上也分别同理安装有驱动电机、止动块,驱动电机为可正反转的电机,每个驱动器上的第一上直轨、第一下直轨与第二上直轨、第二下直轨之间交叉设置,其整体形态呈“#”状,在支撑筒上安装有电路控制器以使驱动电机能周期性的依次工作和周期性的正反转,电路开关、驱动电机、电路控制器与电源电连接在一起。
[0005]下面是对上述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进一步的,电路控制器包括左电盘、右电盘,左电盘与右电盘都是绝缘盘,在左电盘与右电盘的中部设置有与中心转轴相对应的安装通孔,左电盘与右电盘通过安装通孔从左至右依次穿设在中心转轴上,在中心转轴外侧的左电盘与右电盘之间通过设置第一轴承组件可相对转动地安装在一起,左电盘的左侧与支撑筒固定连接在一起,右电盘与中心转轴固定连接在一起,沿右电盘左端面的半圆周方向均布有四个正转导电片,沿右电盘左端面的剩余半圆周方向均布有四个反转导电片,反转导电片的所在圆周位于正转导电片所在圆周的内侧,在右电盘的右端面上固
设有与每个正转导电片位置一一对应且电连接的正转分电柱,在右电盘的右端面上还固设有与每个反转导电片位置一一对应且电连接的反转分电柱,在左电盘与右电盘之间的左电盘上分别固设有正转导电柱、反转导电柱,正转导电柱位于正转导电片的所在圆周上且能紧贴在正转导电片上,反转导电柱位于反转导电片的所在圆周上且能紧贴在反转导电片上,正转导电片按顺时针方向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正导片、第二正导片、第三正导片、第四正导片,反转导电片按顺时针方向从下至上依次为第一反导片、第二反导片、第三反导片、第四反导片,驱动电机为设置有正转进线、反转进线和一个电机出线的单相电容电机,每个驱动器上第一上直轨、第一下直轨、第二下直轨、第二上直轨上的驱动电机分别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的正转进线通过正转分电柱分别与第一正导片、第二正导片、第三正导片、第四正导片电连接在一起,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的反转进线通过反转分电柱分别与第一反导片、第二反导片、第三反导片、第四单导片电连接在一起,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的出线与中心转轴电连接,电源的进线分别与正转导电柱、反转导电柱电连接,支撑筒、中心转轴分别为导电的金属筒、金属轴,电源的出线与支撑筒电连接,支撑筒与中心转轴之间通过设置导电的第二轴承组件电连接在一起。
[0006]进一步的,第一上直轨、第一下直轨、第二上直轨、第二下直轨结构相同,都是由前后两条间隔分布的齿条构成,驱动电机为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两个转轴上都安装有能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双轴电机的底部安装有卡座,卡座上设置有与两条齿条相对应的导向滑槽,双轴电机通过卡座与齿轮可滑动地活动安装在对应的齿条上。
[0007]进一步的,在贴近每个悬臂的外侧都倾斜设置有一个加强条,加强条的一侧与对应的悬臂固定连接,加强条的另一侧与中心转轴固定连接,加强条与对应悬臂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止动器,止动器包括止动飞轮、立杆,中心转轴的左侧外伸出支撑筒,在中心转轴左侧外伸端上安装有止动飞轮,在止动飞轮一旁的底座上固设有立柱,立柱上设置有与止动飞轮位置相对应的限位缺口,止动飞轮的一侧卡入到限位缺口内。
[0009]进一步的,在中心转轴的外侧壁上安装有至少一个的惯性飞轮。
[0010]一种包含上述重力杠杆式动力机的发电系统,还包括空气压缩机、储气罐、气驱风泵、发电机,电源为驱动蓄电池,中心转轴的左端与空气压缩机上的驱动转轴之间通过设置传动机构传动,空气压缩机的压缩气体输出端与储气罐的进气口之间管连通,储气罐的出气口与气驱风泵的气体输入端之间管连通,气驱风泵的动力输出转轴与发电机的驱动转轴之间通过设置连轴器相连接,驱动蓄电池、电路控制器、驱动电机、电路开关电连接在一起,发电机的电力输出端分别与电站、驱动蓄电池电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利用驱动器上设置的第一上直轨、第一下直轨、第二上直轨、第二下直轨和在对应直轨上滑动的驱动电机,可使驱动器的重心产生周期性的变化,从而可使驱动电机通过悬臂对中心转轴持续施加重力杠杆力效应,使中心转轴持续的顺时针旋转(当然也可以逆时针旋转,原理相同),再经过经过一些中间的动力传输设备(空气压缩机、储气罐、气驱风泵),就可以将中心转轴输出的不稳定机械能转化为稳定、持续的机械能,从而使发电机平稳、持续地产生电能,本发电系统可靠方便的运用重力高效连续产生转矩能发电,大幅度的降低了发电成本,是一种清洁、环保的发电方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2]本申请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附图1是重力杠杆式动力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省略惯性飞轮后的右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1中第一下直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附图1中电路控制器的主视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附图4的右视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附图2中止动器的剖视放大局部示意图;附图7是电路控制器的电路控制原理示意图;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力杠杆式动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架、中心转轴、支撑筒、电路开关、电源,在底座的上方固设有支架,支撑筒水平固设在支架上,中心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撑筒内,中心转轴的右侧外伸出支撑筒,在中心转轴的右侧外伸端上沿轴线方向安装有至少一个的驱动器,每个驱动器包括若干悬臂、第一上直轨、第一下直轨、第二上直轨、第二下直轨、四个驱动电机,每个驱动器的悬臂数量为大于二的偶数且它们均匀固设在中心转轴外侧壁的圆周方向,在每个驱动器悬臂右端面的上下两侧分别固设有第一上直轨、第一下直轨,第一上直轨横跨在一半数量的悬臂上,第一下直轨横跨在另一半数量的悬臂上,第一上直轨与第一下直轨相互平行且分布位置相互对应,在第一上直轨与第一下直轨上分别安装有一个可沿对应直轨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电机,在第一上直轨与第一下直轨的两个末端分别固设有一个止动块,在每个驱动器悬臂的左端面上同理设置有第二上直轨、第二下直轨,在第二上直轨、第二下直轨上也分别同理安装有驱动电机、止动块,驱动电机为可正反转的电机,每个驱动器上的第一上直轨、第一下直轨与第二上直轨、第二下直轨之间交叉设置,其整体形态呈“#”状,在支撑筒上安装有电路控制器以使驱动电机能周期性的依次工作和周期性的正反转,电路开关、驱动电机、电路控制器与电源电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杠杆式动力机,其特征在于电路控制器包括左电盘、右电盘,左电盘与右电盘都是绝缘盘,在左电盘与右电盘的中部设置有与中心转轴相对应的安装通孔,左电盘与右电盘通过安装通孔从左至右依次穿设在中心转轴上,在中心转轴外侧的左电盘与右电盘之间通过设置第一轴承组件可相对转动地安装在一起,左电盘的左侧与支撑筒固定连接在一起,右电盘与中心转轴固定连接在一起,沿右电盘左端面的半圆周方向均布有四个正转导电片,沿右电盘左端面的剩余半圆周方向均布有四个反转导电片,反转导电片的所在圆周位于正转导电片所在圆周的内侧,在右电盘的右端面上固设有与每个正转导电片位置一一对应且电连接的正转分电柱,在右电盘的右端面上还固设有与每个反转导电片位置一一对应且电连接的反转分电柱,在左电盘与右电盘之间的左电盘上分别固设有正转导电柱、反转导电柱,正转导电柱位于正转导电片的所在圆周上且能紧贴在正转导电片上,反转导电柱位于反转导电片的所在圆周上且能紧贴在反转导电片上,正转导电片按顺时针方向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正导片、第二正导片、第三正导片、第四正导片,反转导电片按顺时针方向从下至上依次为第一反导片、第二反导片、第三反导片、第四反导片,驱动电机为设置有正转进线、反转进线和一个电机出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有路刘玉萍
申请(专利权)人:王有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