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处理高氮磷含量生活污水的一体化撬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933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高氮磷含量生活污水的一体化撬装装置,其包括依次水力连接的厌氧区、缺氧区、好氧一区、好氧二区、沉淀区和清水区;所述好氧二区的末端配置有硝化液回流泵,硝化液回流泵通过除氧装置与缺氧区连通,所述沉淀区的集泥斗配置有污泥回流泵,污泥回流泵通过上述除氧装置与缺氧区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体化撬装装置,其结构合理,解决了水质水量波动大、氮磷污染物浓度高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在回流管路设置隔渣过滤装置及海绵铁脱氧装置,极大提高了脱氮除磷效果。极大提高了脱氮除磷效果。极大提高了脱氮除磷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处理高氮磷含量生活污水的一体化撬装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涉及一种用于处理高氮磷含量生活污水的一体化撬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农村生活污水分布较分散、涉及范围广、排放粗放且随机性强,治理十分困难。管网收集系统不健全,同时旱厕较多,排放水质差,导致水质水量波动大,排放污水氮磷污染物浓度高。
[0003]目前污水处理系统中,城市污水的处理技术成熟,处理集中度高,处理效果及稳定性好,但对于氮磷污染物浓度较高且排放波动较大的农村生活污水则处理率低,没有一个成熟的处理模式。
[0004]传统厌氧

缺氧

好氧的A2O工艺对除磷脱氮的处理效果较为显著,耐有机负荷及水量冲击能力较强。但是对于进水氮磷污染物浓度高的农村生活污水,传统的A2O工艺处理技术存在缺陷。
[0005]传统厌氧

缺氧

好氧的A2O工艺属于单泥系统,硝化菌、反硝化菌、聚磷菌等功能微生物混合于一个系统中。硝化菌世代周期较长,聚磷菌世代周期较短,二者在不同区域均需成长为优势菌群,但介质流体是连续的,进入新的功能区域,前一区域的优势菌种会延续其影响,转换的过程会导致额外容积的增加。
[0006]传统厌氧

缺氧

好氧的A2O工艺碳源主要用于释磷、反硝化、异养菌正常代谢。满足反硝化对碳源要求,则会影响除磷效果。反之,满足释磷对碳源要求,则会造成反硝化碳源不足。
[0007]专利CN212669499U涉及一种提高氮磷去除率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消毒池,所述厌氧池中设置有生物膜床组件,所述生物膜床组件包括与所述厌氧池内壁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若干转动叶片,所述转动叶片上均可拆卸设置有生物附着板。
[0008]传统厌氧

缺氧

好氧的A2O工艺的污泥回流及混合液回流将残余的溶解氧带入到厌氧和缺氧区,干扰了释磷和脱氮的正常进行。同时污泥的外回流,也会造成硝酸盐回流至厌氧区,反硝化菌优先利用水中有机物对硝酸盐进行脱氮,干扰厌氧释磷的正常进行,进而影响了磷的去除。传统厌氧

缺氧

好氧的A2O工艺污水推流式由前端推进到后端,存在前端负荷高,后端负荷低特点。
[0009]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用于处理高氮磷含量生活污水的一体化撬装装置,解决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用于处理高氮磷含量生活污水的一体化撬装装置,其结构合理,解决了水质水量波动大、氮磷污染物浓度高的农村生活污水
处理问题,在回流管路设置隔渣过滤装置及海绵铁脱氧装置,极大提高了脱氮除磷效果。
[00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处理高氮磷含量生活污水的一体化撬装装置,包括依次水力连接的厌氧区、缺氧区、好氧一区、好氧二区、沉淀区和清水区;所述好氧二区的末端配置有硝化液回流泵,硝化液回流泵通过除氧装置与缺氧区连通,所述沉淀区的集泥斗配置有污泥回流泵,污泥回流泵通过上述除氧装置与缺氧区连通。
[0012]作为优选实施例,还包括分水器,所述分水器设置一个进水口和三个出水口,进水口与调节池连接,第一出水口接厌氧区,第二出水口接缺氧区,第三出水口与好氧一区和好氧二区公用的喷淋环管连接。
[0013]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喷淋环管设置在好氧一区及好氧二区的上部,沿好氧一区及好氧二区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呈矩形框形状设置。
[0014]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三出水口与喷淋环管之间设置管道泵和第一阀门,所述清水区设置清水泵,清水泵通过第二阀门与喷淋环管连通,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互锁。
[0015]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好氧一区及好氧二区沿长度方向配置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沿好氧一区及好氧二区的宽度方向交错设置。
[0016]作为优选实施例,硝化液回流泵与除氧装置之间设置第一隔渣过滤装置,硝化液回流泵与所述第一隔渣过滤装置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隔渣过滤装置的排渣口与缺氧区连通,所述第一隔渣过滤装置的出液口与除氧装置连接。
[0017]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污泥回流泵与除氧装置之间设置第二隔渣过滤装置,污泥回流泵与所述第二隔渣过滤装置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隔渣过滤装置的排渣口与厌氧区连通,所述第二隔渣过滤装置的出液口与除氧装置连接。
[0018]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除氧装置为海绵铁除氧器。
[0019]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好氧二区配置有组合纤维填料,所述组合纤维填料悬挂设置于所述好氧二区内。
[0020]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好氧一区的底部配置有曝气盘,所述曝气盘的数量为多个并且与风机连接。
[0021]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清水区还设置反洗泵,反洗泵与所述除氧装置连通。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22]第一、分水器进行多点布水,进水流量、原水补充碳源、消泡等更精确可控且进水负荷高时可对负荷进行合理分配,减轻前端负荷压力。
[0023]第二、好氧一区及好氧二区的上部配置有喷淋环管,喷淋环管的进水设置两路,消泡时接沉淀后的清水,当需要分配负荷时接进水口,且其设置为环形,以便覆盖更大的面积,便于提升消泡效率。
[0024]第三、在海绵铁除氧器之前加入第一隔渣过滤装置,第一隔渣过滤装置排出的固体污泥直接进入缺氧区一方面补充活性污泥,而且防止了回流硝化液中的污泥悬浮固体堵塞海绵铁除氧器;在海绵铁除氧器之前加入第二隔渣过滤装置,沉淀区的回流污泥经第二隔渣过滤装置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后的固体污泥进入厌氧区补充活性污泥,分离后的液体接入硝化液回流管路上的海绵铁除氧器进行脱氧后进入缺氧区,这样避免了进入厌氧区的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及溶解氧对厌氧区的不利影响,同时也避免回流污泥中的污泥悬浮固体堵塞海绵铁除氧器,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厌氧释磷不再受溶解氧和硝酸盐干扰,反硝化不再受
溶解氧干扰,加强了除磷脱氮的效果。
[0025]第四、好氧一区及好氧二区沿长度方向配置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沿好氧一区及好氧二区的宽度方向交错设置,折流板的上端高过水面,水从折流板间通过,从而使水流速达到0.2

0.3m/s,防止污泥沉积且省去了推流器的设置,溶解氧浓度在好氧一区、好氧二区梯次降低,不仅满足好氧一区、好氧二区不同形式微生物生长需求且减轻了后续除氧装置的负荷。
[0026]第五、好氧二区设置有组合纤维填料,其中自养硝化菌也附着组合纤维填料生长,栖息于组合纤维填料的表面且不参与混合液及污泥回流,这有利于满足自养硝化菌泥龄较长的要求,减小其硝化速率受排泥致泥龄减短的影响,并且微生物附着在组合纤维填料上形成外部好氧内部缺氧的形态,可起到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加强脱氮效果。
附图说明
[0027]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处理高氮磷含量生活污水的一体化撬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水力连接的厌氧区、缺氧区、好氧一区、好氧二区、沉淀区和清水区;所述好氧二区的末端配置有硝化液回流泵,硝化液回流泵通过除氧装置与缺氧区连通,所述沉淀区的集泥斗配置有污泥回流泵,污泥回流泵通过上述除氧装置与缺氧区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化撬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水器,所述分水器设置一个进水口和三个出水口,进水口与调节池连接,第一出水口接厌氧区,第二出水口接缺氧区,第三出水口与好氧一区和好氧二区公用的喷淋环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体化撬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环管设置在好氧一区及好氧二区的上部,沿好氧一区及好氧二区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呈矩形框形状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体化撬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出水口与喷淋环管之间设置管道泵和第一阀门,所述清水区设置清水泵,清水泵通过第二阀门与喷淋环管连通,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互锁。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一体化撬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一区及好氧二区沿长度方向配置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沿好氧一区及好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博文侯盾李佳璐曲丹南亚坤项瑞鑫房伟
申请(专利权)人:宝航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