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轮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916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太阳轮的制作方法,涉及一种齿轮,属于机械零件技术领域,其先锻打一个圆筒,对该圆筒进行正火和回火,再对坯料进行粗加工,接着对圆筒进行精车,精车结束后对圆筒进行去应力回火,紧接着对圆筒进行展成法成型齿轮,齿轮成型后进行渗碳处理,最后对工件进行精磨,抛丸、去毛刺和去磁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能够制作整体综合力学性能好,齿的强度、韧性以及硬度好的太阳轮的制作方法。韧性以及硬度好的太阳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轮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零件
,涉及一种齿轮,特指一种太阳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很多大型齿轮是能互相啮合的有齿的机械零件,用于传递动力。在行星齿轮传动中,与行星架同一轴线的外齿轮称为太阳轮,太阳轮输出动力,并传递啮合在其周围的行星轮。现有的太阳齿轮,作为标件使用,结构非常简单,致使功能也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太阳齿轮在工作的过程中传递的力较大,其稳定性不高、噪音大,散热效果不好,从而影响到设备的运行精度、传递效率和使用寿命机械设备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制作整体综合力学性能好,齿的强度、韧性以及硬度好的太阳轮的制作方法。
[0004]一种太阳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一,锻打一个尺寸外直径245mm、内直径105mm和厚度195mm的圆筒;
[0006]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圆筒放入炉温在860℃

900℃的炉中保温 1h

1.5h,保温结束后出炉空冷;
[0007]步骤三,将步骤二空冷结束后的圆筒放入炉温在570℃

590℃的炉中进行一次保温0.5h,一次保温结束后将炉温再次升高到620℃

640℃进行
[0008]二保温3h

4h,二次保温结束后出炉进行空冷;
[0009]步骤四,将步骤三空冷结束后的圆筒装夹到车床上进行车端面处理,总的厚度控制在大于190mm,车完端面后对圆筒进行车台阶处理,处理后,其外直径在235
±
0.5mm,长度在100
±
5mm,并且将端面进行倒角;
[0010]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处理后的圆筒反向装夹在车床上进行车台阶以及车内孔处理,车完台阶后的外直径在216.2
±
0.5mm,长度在58
±
0.5mm,车完内孔的内孔直径在122
±
0.5mm,且台阶处以及内孔处均进行倒角;
[0011]步骤六,将步骤五种处理后的圆筒先放入炉温在570℃

590℃的炉中进行一次保温1h,一次保温结束后将炉温再次升高到620℃

640℃进行二保温4h,随炉冷却450℃后,将炉门打开1cm

5cm,炉温降至小于350℃后出炉空冷;
[0012]步骤七,将步骤六空冷后的圆筒重新装夹在车床上进行车外圆处理,其外径在216.2
±
0.5mm的一段装夹在车床上进行精车外圆处理,车外圆处理后,其外直径在230.55mm

230.54mm之间;
[0013]步骤八,将步骤七处理后的圆筒反向装夹在车床上进行两次车台阶,台阶一的外直径在211.201
±
0.127mm,长度在58.266
±
0.127mm,台阶二的外直径在186.309
±
0.381mm,长度在13.355mm,并且在台阶二处进行车槽处理,槽宽为6.604
±
0.127mm,槽深为7.5mm;
[0014]步骤九,将步骤八处理后的圆筒进行展成法成型外齿轮,外齿轮成型在230.55mm

230.54mm段处,所述外齿轮的齿数为23,压力角为30
°
,基圆直径为183.97474,有效齿廓直径198.9328mm,全齿高我19.812mm,齿顶高在9.12368mm,齿根高在10.68832mm,外径在230.6828mm,且齿根圆直径在187.2488mm,最后再对齿轮处进行精磨,精磨量在0.2mm

0.3mm之间;
[0015]步骤十,将步骤九处理后的成型外齿轮后的圆筒进行渗碳处理,有效渗碳层深度需在1.5mm

1.9mm之间,并且硬度在hrc大于或等于58,其芯
[0016]部硬度在hrc28

38之间;
[0017]步骤十一,将步骤十渗碳处理后的圆筒进行抛丸处理,不锈钢丸抛丸 1h

1.5h,抛丸结束后对外齿轮进行去毛刺处理,去毛刺处理后对两个端面进行精磨,精磨后对成品进行去磁处理。
[0018]在上述的太阳轮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的炉温为870℃,保温时长为1.5h。
[0019]在上述的太阳轮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的炉温为870℃,保温时长为1h。
[0020]在上述的太阳轮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三中的一次保温的炉温为 580℃,二次保温的炉温为630℃,且二次保温的时长为3.5h。
[0021]在上述的太阳轮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六中的一次保温的炉温为 580℃。
[0022]在上述的太阳轮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六中的二次保温的炉温为 630℃。
[0023]在上述的太阳轮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十中的有效渗碳层深度为 1.7mm。
[0024]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25]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其齿的强度、韧性、硬度以及综合力学性能均比普通的齿轮好,相对而言本专利技术生产出来的齿轮使用寿命更长,并且先锻打一个尺寸外直径245mm、内直径105mm和厚度195mm的圆筒,放入炉温在860℃
ꢀ‑
900℃的炉中保温1h

1.5h,保温结束后出炉空冷,圆筒放入炉温在570℃

590℃的炉中进行一次保温0.5h,一次保温结束后将炉温再次升高到620℃

640℃进行二保温3h

4h,二次保温结束后出炉进行空冷,进行初步加工后,将圆筒先放入炉温在570℃

590℃的炉中进行一次保温1h,一次保温结束后将炉温再次升高到620℃

640℃进行二保温4h,随炉冷却450℃后,将炉门打开1cm

5cm,炉温降至小于350℃后出炉空冷,在进行精加工,以及精磨,结束后进行抛丸处理,不锈钢丸抛丸1h

1.5h,抛丸结束后对外齿轮进行去毛刺处理,去毛刺处理后对两个端面进行精磨,精磨后对成品进行去磁处理。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制作太阳轮的步骤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制作的太阳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太阳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30]步骤一,锻打一个尺寸外直径245mm、内直径105mm和厚度195mm的圆筒;具体的,步骤一为粗加工,将金属材料锻打成型,优选20cr;
[0031]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圆筒放入炉温在86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锻打一个尺寸外直径245mm、内直径105mm和厚度195mm的圆筒;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圆筒放入炉温在860℃

900℃的炉中保温1h

1.5h,保温结束后出炉空冷;步骤三,将步骤二空冷结束后的圆筒放入炉温在570℃

590℃的炉中进行一次保温0.5h,一次保温结束后将炉温再次升高到620℃

640℃进行二保温3h

4h,二次保温结束后出炉进行空冷;步骤四,将步骤三空冷结束后的圆筒装夹到车床上进行车端面处理,总的厚度控制在大于190mm,车完端面后对圆筒进行车台阶处理,处理后,其外直径在235
±
0.5mm,长度在100
±
5mm,并且将端面进行倒角;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处理后的圆筒反向装夹在车床上进行车台阶以及车内孔处理,车完台阶后的外直径在216.2
±
0.5mm,长度在58
±
0.5mm,车完内孔的内孔直径在122
±
0.5mm,且台阶处以及内孔处均进行倒角;步骤六,将步骤五种处理后的圆筒先放入炉温在570℃

590℃的炉中进行一次保温1h,一次保温结束后将炉温再次升高到620℃

640℃进行二保温4h,随炉冷却450℃后,将炉门打开1cm

5cm,炉温降至小于350℃后出炉空冷;步骤七,将步骤六空冷后的圆筒重新装夹在车床上进行车外圆处理,其外径在216.2
±
0.5mm的一段装夹在车床上进行精车外圆处理,车外圆处理后,其外直径在230.55mm

230.54mm之间;步骤八,将步骤七处理后的圆筒反向装夹在车床上进行两次车台阶,台阶一的外直径在211.201
±
0.127mm,长度在58.26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智超翁智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奥威特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