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味觉刺激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为主的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9149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放射性涎腺损伤评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短暂味觉刺激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为主的评价方法,针对现有的评价方法准确率较低,味觉刺激后动态D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短暂味觉刺激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为主的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放射性涎腺损伤评价
,尤其涉及短暂味觉刺激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为主的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民健康,而作为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放射治疗在减少局部复发、控制远处转移和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已经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另一方面,鼻咽原发肿瘤及其淋巴引流与大涎腺紧密相邻,整个或部分涎腺组织经常包括在照射野内。因此,80%以上的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涎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损伤,而出现一系列的急慢性症状,严重影响了口腔健康及营养的供给,降低了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这其中,口干症是最严重的症状之一。因此,如何早期发现和准确评估放射性涎腺损伤的情况,以指导临床及时干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DW

MRI可以利用ADC值测定的方法通过评价组织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水反映涎腺的功能状况,较单纯通过形态评价的传统影像方法更具客观性。味觉刺激后DW

MRI可以同时评价涎腺的基础与储备功能,是评价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涎腺状况的一种有潜力的新方法。在2011年日本岐阜大学医学院的Kato教授率先将味觉刺激后动态DW

MRI评价涎腺功能应用于临床以来,国内外多位学者采用类似技术对头颈部放疗后涎腺功能评价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积极的结果,但目前仍存在对放射性涎腺损伤(口干症)仍缺乏较为统一和完整的标准评价方法,且现有的评价方法准确率较低,味觉刺激后动态DW

MRI方法不一致,且通常研究采用的维生素C片含服法易导致测量误差等问题。
[0003]因此,我们提出了短暂味觉刺激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为主的评价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现有的评价方法准确率较低,味觉刺激后动态DW

MRI方法不一致,且通常研究采用的维生素C片含服法易导致测量误差等问题,而提出的短暂味觉刺激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为主的评价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短暂味觉刺激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为主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味觉刺激DW

MRI检查前准备:选择受试者,并让所选择的受试者统一进行味觉刺激DW

MRI检查前准备;
[0008]S2:采用柠檬汁短暂味觉刺激法:向受试者口内注入柠檬汁,保持10s后吞咽干净;
[0009]S3:短暂味觉刺激后动态DW

MRI检查技术:采用MRI技术对所选取的实验对象进行短暂味觉刺激后的检查;
[0010]S4:DW

MRI后处理方法:通过软件对DW

MRI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并绘制数据变化曲线;
[0011]S5:唾液流率测定:通过计算获取唾液不同时间的流率及其他唾液数据;
[0012]S6:评价机制:采用唾液流率测定和多种口干症分级评分方法,对患者涎腺功能与口干症进行更全面、更个体化的评价;
[0013]S7:定期检测重复评价:在第一次短暂味觉刺激后间隔时间段重新进行刺激,并重新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进行对比;
[0014]优选的,所述S1中,选择不同性别、年龄段的且患有鼻咽癌的受试者在同一时间段采用相同技术进行放射治疗,并对放射治疗后的受试者统一进行味觉刺激DW

MRI检查前准备,其中所有检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段进行,且每次扫描前1小时禁食水;
[0015]优选的,所述S2中,向受试者口内注入摇晃混匀后的100%柠檬汁5ml,其中本专利技术所选用的柠檬汁为意大利宝蓝吉公司的LEMONDOR,并保持10s后吞咽干净,且受试者吞咽后在进行短暂味觉刺激后动态DW

MRI检查前禁食水;
[0016]优选的,所述S3中,采用16通道头颈联合相阵控线圈,所有患者均在IMRT前、后行腮腺、颌下腺及舌下腺DW

MRI检查,扫描时取仰卧位,扫描范围包括两侧腮腺、颌下腺与舌下腺,其中DW

MRI采用EPI序列,扫描参数为TR4000ms,TE55ms,FOV180mm,矩阵256
×
512,激励次数1次,层厚6mm,间隔1mm,扫描层数18层,b值取0和1000s/mm2,且放疗前后扫描参数需保持一致,每次检查先在静息状态(味觉刺激前)下进行1次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的DW

MRI扫描作为基准,进行味觉刺激后对三大涎腺行MRDWI重复扫描10次,其中动态扫描起始时间为刺激开始后30s,单次MRDWI扫描时间为1min30s,其中间隔为30s;
[0017]优选的,所述S4中,采用Philips公司的ExtendedMRWorkSpace软件对DW

MRI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其中采用ROI法在每幅图像上勾画双侧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的轮廓,包括全部腺体实质,并避开大血管及导管,测出每层图像上各涎腺的SI(信号强度)、每层腺体的SI取平均值,测得的SI代入公式得到静息及刺激后ADC值,所述公式为:ADC=[ln(SI1/SI2)]/(b2‑
b1),其中b1和b2为相应b值,SI1和SI2分别是取上述b值时的信号强度,刺激后最大ADC值增加率=(刺激后最大ADC值

刺激前ADC值)/刺激前ADC值,Tmax(ADC峰值时间)为从味觉刺激开始到达到刺激后最大ADC值的时间,计算单侧各腺体的ADC值、刺激后最大ADC值IR和Tmax,两侧取平均值,根据各涎腺在刺激前后各时间点的ADC值绘制ADC值

时间变化曲线,且峰值对应于Tmax及刺激后最大ADC值,并分别记录各腺体放疗前及放疗后的平均静息ADC值、刺激后最大ADC值、刺激后最大ADC值IR及Tmax,计算各腺体静息ADC值和刺激后最大ADC值在放疗前后的差率,其中各腺体静息ADC值和刺激后最大ADC值在放疗前后的差率的计算公式为:rADC
涎腺
(%)=(ADC
放疗后

ADC
放疗前
)/ADC
放疗前

[0018]优选的,所述S5中,通过计算获取唾液不同时间的流率及其他唾液数据,其中计算静息唾液流率采用棉卷法,所述棉卷法是将大小为1.0cm
×
1.2cm的棉卷预先称重,再置于口内各大涎腺开口处,收集5min后重新称重,分别测得静息时左右两侧腮腺唾液量与颌舌下腺混合唾液量,两者相加得出全腺体唾液量,计算刺激后唾液流率时采用柠檬汁刺激法,同时采用棉卷法进行计算,计算静息及刺激后唾液流率的单位为g/min,且唾液流率改变率(%)=(唾液流率刺激后

唾液流率静息)/唾液流率静息,并记录腮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短暂味觉刺激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为主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味觉刺激DW

MRI检查前准备:选择受试者,并让所选择的受试者统一进行味觉刺激DW

MRI检查前准备;S2:采用柠檬汁短暂味觉刺激法:向受试者口内注入柠檬汁,保持10s后吞咽干净;S3:短暂味觉刺激后动态DW

MRI检查技术:采用MRI技术对所选取的实验对象进行短暂味觉刺激后的检查;S4:DW

MRI后处理方法:通过软件对DW

MRI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并绘制数据变化曲线;S5:唾液流率测定:通过计算获取唾液不同时间的流率及其他唾液数据;S6:评价机制:采用唾液流率测定和口干症分级评分方法,对患者涎腺功能与口干症进行更全面、更个体化的评价;S7:定期检测重复评价:在第一次短暂味觉刺激后间隔时间段重新进行刺激,并重新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进行对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暂味觉刺激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为主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选择不同性别、年龄段的且患有鼻咽癌的受试者在同一时间段采用相同技术进行放射治疗,并对放射治疗后的受试者统一进行味觉刺激DW

MRI检查前准备,其中所有检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段进行,且每次扫描前1小时禁食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暂味觉刺激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为主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向受试者口内注入摇晃混匀后的100%柠檬汁5ml,并保持10s后吞咽干净,且受试者吞咽后在进行短暂味觉刺激后动态DW

MRI检查前禁食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暂味觉刺激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为主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采用16通道头颈联合相阵控线圈,所有患者均在IMRT前、后行腮腺、颌下腺及舌下腺DW

MRI检查,扫描时取仰卧位,扫描范围包括两侧腮腺、颌下腺与舌下腺,其中DW

MRI采用EPI序列,扫描参数为TR 4000ms,TE 55ms,FOV 180mm,矩阵256
×
512,激励次数1次,层厚6mm,间隔1mm,扫描层数18层,b值取0和1000s/mm2,且放疗前后扫描参数需保持一致,每次检查先在静息状态下进行1次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的DW

MRI扫描作为基准,进行味觉刺激后对三大涎腺行MR DWI重复扫描10次,其中动态扫描起始时间为刺激开始后30s,单次MR DWI扫描时间为1min 30s,其中间隔为30s。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暂味觉刺激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为主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采用Philips公司的Extended MR Work Space软件对DW

MRI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其中采用ROI法在每幅图像上勾画双侧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的轮廓,包括全部腺体实质,并测出每层图像上各涎腺的SI、每层腺体的SI取平均值,并将测得的SI代入公式得到静息及刺激后ADC值,所述公式为:ADC=[ln(SI1/SI2)]/(b2‑
b1),其中b1和b2为相应b值,SI1和SI2分别是取上述b值时的信号强度,刺激后最大ADC值增加率=(刺激后最大ADC值

刺激前ADC值)/刺激前ADC值,Tmax为从味觉刺激开始到达到刺激后最大ADC值的时间,计算单侧各腺体的ADC值、刺激后最大ADC值IR和Tmax,两侧取平均值,根据各涎腺在刺激前后各时间点的ADC值绘制ADC值

时间变化曲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亮范国华金丹陆宽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