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磁共振头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7166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磁共振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板,立板的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侧板,立板的一侧螺纹连接有丝杆,丝杆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夹板,夹板的一侧设置有柔性垫层,侧板的一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固定板,侧板一侧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反向螺杆,反向螺杆的表面设置有滑块。该核磁共振头部固定装置,通过固定板、反向螺杆、滑块、推杆、活动块、活动槽和气囊条的设置,转动反向螺杆使得滑块向内收缩,进而推动推杆使得活动块向下移动,活动块在活动槽内推动固定板,使得固定板向下进而对患者额头进行固定,使得固定方式进一步完善,从而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检查效率。从而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检查效率。从而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检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磁共振头部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为一种核磁共振头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核磁共振检查已经成为常规检查之一,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在做头部核磁共振检查时,必须保持一段时间的头部姿势不变,若有变动的话,核磁共振仪扫描出来的图像就会出现伪影,造成检测不准确,导致医生的判断出错,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因此对患者头部位置的固定,是避免扫描出来的图像出现伪影的有效措施。
[0003]一般的核磁共振的头部固定装置不便根据患者头部大小的不同进行调整,而且一般的头部固定装置仅仅在两侧进行固定,导致患者可以向上移动,容易造成检测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核磁共振头部固定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核磁共振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的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侧板,所述立板的一侧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一侧设置有柔性垫层,所述侧板的一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侧板一侧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反向螺杆,所述反向螺杆的表面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通过U形座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通过U形座活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活动块相适配的活动槽,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条。
[0008]可选的,所述安装座上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数量为四个。
[0009]可选的,所述丝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立板的中部开设有与丝杆相适配的螺纹槽。
[0010]可选的,所述侧板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侧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卡扣,另一个所述侧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卡块。
[0011]可选的,所述安装座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柔性枕头,所述柔性枕头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棉。
[0012]可选的,所述气囊条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气囊条等间距设置在固定板的下表面。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核磁共振头部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核磁共振头部固定装置,通过安装座、柔性枕头、立板、侧板、丝杆、夹板和柔性垫层的设置,安装座配合柔性枕头便于收纳患者头部,转动丝杆进而推动夹板向内收缩,两个夹板相互配合对患者头部两侧进行夹持,柔性垫层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避免夹板对头部造成损伤。
[0016]2、该核磁共振头部固定装置,通过固定板、反向螺杆、滑块、推杆、活动块、活动槽和气囊条的设置,转动反向螺杆使得滑块向内收缩,进而推动推杆使得活动块向下移动,活动块在活动槽内推动固定板,使得固定板向下进而对患者额头进行固定,使得固定方式进一步完善,提高固定效率,从而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检查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剖面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图。
[0020]图中:1、安装座;2、立板;3、侧板;4、丝杆;5、夹板;6、柔性垫层;7、固定板;8、反向螺杆;9、滑块;10、推杆;11、活动块;12、活动槽;13、气囊条;14、固定螺栓;15、转盘;16、柔性枕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核磁共振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上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4,固定螺栓14的数量为四个,安装座1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板2,立板2的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侧板3,侧板3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侧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卡扣,另一个侧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卡块,立板2的一侧螺纹连接有丝杆4,丝杆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5,立板2的中部开设有与丝杆14相适配的螺纹槽,所述丝杆4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夹板5,夹板5的一侧设置有柔性垫层6,通过安装座1、柔性枕头16、立板2、侧板3、丝杆4、夹板5和柔性垫层6的设置,安装座1配合柔性枕头16便于收纳患者头部,转动丝杆4进而推动夹板5向内收缩,两个夹板5相互配合对患者头部两侧进行夹持,柔性垫层6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避免夹板5对头部造成损伤,侧板3的一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固定板7,侧板3一侧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反向螺杆8,反向螺杆8的表面设置有滑块9,滑块9的一端通过U形座活动连接有推杆10,推杆10的一端通过U形座活动连接有活动块11,固定板7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活动块11相适配的活动槽12,固定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条13,通过固定板7、反向螺杆8、滑块9、推杆10、活动块11、活动槽12和气囊条13的设置,转动反向螺杆8使得滑块9向内收缩,进而推动推杆10使得活动块11向下移动,活动块11在活动槽12内推动固定板7,使得固定板7向下进而对患者额头进行固定,使得固定方式进一步完善,提高固定效率,从而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检查效率,气囊条13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气囊条13等间距设置在固定板7的下表面,安装座1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柔性枕头16,柔性枕头16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棉。
[0023]本技术中,该核磁共振头部固定装置,工作步骤如下:
[0024]1、通过安装座1、柔性枕头16、立板2、侧板3、丝杆4、夹板5和柔性垫层6的设置,安装座1配合柔性枕头16便于收纳患者头部,转动丝杆4进而推动夹板5向内收缩,两个夹板5相互配合对患者头部两侧进行夹持,柔性垫层6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避免夹板5对头部造成损伤。
[0025]2、通过固定板7、反向螺杆8、滑块9、推杆10、活动块11、活动槽12和气囊条13的设置,转动反向螺杆8使得滑块9向内收缩,进而推动推杆10使得活动块11向下移动,活动块11在活动槽12内推动固定板7,使得固定板7向下进而对患者额头进行固定,使得固定方式进一步完善,提高固定效率,从而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检查效率。
[0026]其中所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且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磁共振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板(2),所述立板(2)的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侧板(3),所述立板(2)的一侧螺纹连接有丝杆(4),所述丝杆(4)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夹板(5),所述夹板(5)的一侧设置有柔性垫层(6),所述侧板(3)的一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固定板(7),所述侧板(3)一侧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反向螺杆(8),所述反向螺杆(8)的表面设置有滑块(9),所述滑块(9)的一端通过U形座活动连接有推杆(10),所述推杆(10)的一端通过U形座活动连接有活动块(11),所述固定板(7)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活动块(11)相适配的活动槽(12),所述固定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条(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王志军庄一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