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黏菌优化算法的心血管疾病的识别模型的建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9044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黏菌优化算法的心血管疾病的识别模型的建立方法,采集腕部压力脉搏波和指端容积脉搏波;建立指端微循环的容积脉搏血流模型;将腕部压力脉搏波和指端容积脉搏波分别作为容积脉搏血流模型的实际输入和期望输出,然后运用黏菌优化算法降低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估计得得到容积脉搏血流模型的最终参数,实现了微循环生理状态信息的提取;然后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心血管疾病的识别模型,以此判断心血管的健康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获得更高的准确率,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黏菌优化算法的心血管疾病的识别模型的建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血压预测方法
,具体为一种黏菌优化算法的心血管疾病的识别模型的建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心血管系统中,微循环为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提供了重要场所,是血液从动脉流入静脉的唯一途径。根据临床研究表明,指端微循环(或甲襞微循环)的血流变化能够反映心脏、动脉等心血管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状态,该微循环的状态也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较明显的联系。
[0003]微循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同人体的微循环状态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所建立的模型可能无法完全模拟微循环的结构,因此可能会在模型参数进行估计时出现多个局部最优解,而导致识别模型存在较大的识别误差。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黏菌优化算法的心血管疾病的识别模型的建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黏菌优化算法的心血管疾病的识别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0006]步骤1,采集腕部压力脉搏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黏菌优化算法的心血管疾病的识别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采集腕部压力脉搏波和指端容积脉搏波;步骤2,建立指端微循环的容积脉搏血流模型;步骤3,将腕部压力脉搏波和指端容积脉搏波分别作为容积脉搏血流模型的实际输入和期望输出,然后运用黏菌优化算法降低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估计得得到容积脉搏血流模型的最终参数,实现了微循环生理状态信息的提取;步骤4,然后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心血管疾病的识别模型,以此判断心血管的健康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菌优化算法的心血管疾病的识别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指端微循环的容积脉搏血流模型的方法是,建立心血管仿真的电网络模型,电感 L 表示血液在微循环中流动变化的难易程度,代表血液在微小动脉中的流动惯性;电容 C 表示微循环内血管总体积随血液压力 P 的变化率,代表了微循环的总体顺应性;电阻 R 表示血液在循环中流动时受到的全部阻力;根据该模型,可建立如下数学表达式:整理得模型方程为:为获得模型的参数值,应用黏菌优化算法在设定的参数范围内求解最佳 R、L、C 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黏菌优化算法的心血管疾病的识别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黏菌优化算法在设定的参数范围内求解最佳 R、L、C 值的方法是,其寻找 R、L、C 值位置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设定种群的初始值;步骤2,计算当前的适应度值,并进行排序;步骤3、对种群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睿颜建军朱光耀张春柯王忆勤燕海霞武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