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酰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903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N

酰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
,具体涉及N

酰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N

酰基苯并咪唑是一种温和的酰化试剂,在外消旋体的动力学拆分中具有重要且广泛用途。另外,N

酰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为CB2大麻素的有效受体,有望用于治疗痴呆、多发性硬化症和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炎症性疾病,在合成化学及药物化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0003]然而,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仍很有限,而且这些文献方法主要是在预先制备好的苯并咪唑结构单元上进行N

酰基结构修饰,尚存在原料不易得到、反应条件苛刻、官能团耐受性差等问题。
[0004]因此,研究并开发从价廉易得的原料出发、在相对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合成N

酰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N

酰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新的合成方法,通过N

芳基脒类化合物和二噁唑酮之间的一锅串联反应,高效合成N

酰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该合成方法具有原料简单易得、操作简便、底物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0006]本专利技术所合成的N

酰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其结构通式为:
[0007][0008]其中,R1为氢、C1‑6烷基、C1‑4烷氧基、苯基、取代苯基、硝基或卤素,R2为苯基、取代苯基、噻吩基、呋喃基、萘基、C1‑8烷基、苯基取代C1‑3烷基或取代苯基取代C1‑3烷基,以上所述取代苯基苯环上的取代基为C1‑4烷基、C1‑4烷氧基、甲叉二氧基、三氟甲基、苯基或卤素。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N

酰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10]N

酰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操作:将N

芳基脒类化合物1、铑或钴催化剂、添加剂、二噁唑酮类化合物2和有机溶剂混合,升温反应得到N

酰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3。
[0011]反应方程式为:
[0012][0013]其中,R1为氢、C1‑6烷基、C1‑4烷氧基、苯基、取代苯基、硝基或卤素,R2为苯基、取代苯
基、噻吩基、呋喃基、萘基、C1‑8烷基、苯基取代C1‑3烷基或取代苯基取代C1‑3烷基,以上所述取代苯基苯环上的取代基为C1‑4烷基、C1‑4烷氧基、甲叉二氧基、三氟甲基、苯基或卤素。
[0014]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有机溶剂为起到溶解原料的作用,优选1,2
‑ꢀ
二氯乙烷、乙酸乙酯、1,4

二氧六环、四氢呋喃或甲苯。
[0015]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铑催化剂为二氯(五甲基环戊二烯基)合铑(III) 二聚体([RhCp*Cl2]2),钴催化剂为五甲基环戊二烯基羰基二碘化钴(CoCp*(CO)I2)。
[0016]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添加剂采用银盐添加剂与醋酸盐添加剂中的一种或两种。该两种添加剂可单独用于反应,也可组合在一起用于反应。优选反应条件下,采用银盐添加剂和醋酸盐添加剂组成的混合添加剂。
[0017]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银盐添加剂为六氟锑酸银、三氟甲烷磺酸银、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银或三氟乙酸银。
[0018]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醋酸盐添加剂为醋酸钠、醋酸铜、醋酸铯或醋酸锌。
[0019]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N

芳基脒类化合物1、二噁唑酮2、铑或钴催化剂、银盐添加剂与醋酸盐添加剂摩尔比为1

1.2:1

1.2:0.02

0.05:0.05

0.2:0.1

0.5。
[0020]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应温度为80

120℃。
[0021]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应在空气氛围下进行。
[0022]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N

芳基脒类化合物和二噁唑酮的一锅串联反应,即可在构建咪唑环的同时引入N

酰基,直接合成出N

酰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合成过程简单、高效;2)原料价廉易得,无需氧化剂,操作简便,底物的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24][0025]图1为实施例3中化合物3o的X

射线单晶衍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该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0029]向15mL反应管中,依次加入化合物1a、有机溶剂、催化剂、添加剂及化合物2a,在空气条件下将反应管密封,将其置于加热模块中升温搅拌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加水淬灭反应,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干燥后,抽滤,旋干,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10/1)得白色固体产物3a。
[0030]通过改变反应的溶剂、催化剂、银盐添加剂、醋酸盐添加剂、反应温度以及物料比等反应条件,结果见表1。
[0031]表1不同条件下3a的合成
a
[0032][0033][0034]实施例2
[0035][0036]向15mL耐压管中,依次加入1a(63.5mg,0.36mmol)、[RhCp*Cl2]2(4.6mg,0.0075 mmol)、AgSbF6(10.3mg,0.03mmol)、Zn(OAc)2(16.5mg,0.09mmol)、乙酸乙酯(1.5 mL)和2a(48.9mg,0.3mmol),将反应管密封并置于110℃反应模块中搅拌反应10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加水淬灭反应,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干燥后,抽滤,旋干,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乙酸乙酯=10/1)得白色固体产物3a(69.3mg,83%)。1H NMR(400MHz,DMSO

d6):1H NMR(CDCl3,400MHz):δ7.82(dd,J1=8.4Hz,J2= 1.2Hz,2H),7.77(d,J=8.0Hz,1H),7.73

156.5,136.0,134.9,132.9,130.9,129.3,120.0,111.3,97.0,55.6,35.4,29.8.HRMS(ESI)m/z:[M+H]+
CalcdforC
19
H
21
N2O2309.1598;Found30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

酰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其结构通式为:其中,R1为氢、C1‑6烷基、C1‑4烷氧基、苯基、取代苯基、硝基或卤素,R2为苯基、取代苯基、噻吩基、呋喃基、萘基、C1‑8烷基、苯基取代C1‑3烷基或取代苯基取代C1‑3烷基,以上所述取代苯基苯环上的取代基为C1‑4烷基、C1‑4烷氧基、甲叉二氧基、三氟甲基、苯基或卤素。2.如权利要求1所述N

酰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将N

芳基脒类化合物1、铑或钴催化剂、添加剂、二噁唑酮类化合物2和有机溶剂混合,升温反应得到N

酰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N

酰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选自1,2

二氯乙烷、乙酸乙酯、1,4

二氧六环、四氢呋喃或甲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N

酰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铑催化剂为[RhCp*Cl2]2;钴催化剂为CoCp*(CO)I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N

酰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学森宋霞蔡炘原张新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