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及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涉及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及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日益提高以及环境要求日趋严格,废水回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煤化工废水的组分随加工工艺的不同而不同,主要有煤制气废水、煤制油废水、煤制焦废水和煤制甲醇、烯烃废水等几类。但均含有芳香族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废水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废水中酚、氰类有毒物质抑制微生物活性,废水可生化性差,不易生物降解。生化出的水污染物质以难降解大分子有机物为主,一般CODcr≥200mg/L,对污水回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目前回用工艺一般采用:生化出水—絮凝—沉淀—多介质过滤—高级氧化—过滤—超滤单元—反渗透单元—出水回用,工艺流程长,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高。
[0003]常规絮凝反应单元,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三氯化铁或阳离子聚电解质,其会与微小的胶体和颗粒结合,聚集成大尺度絮凝体,当这些絮凝剂投加过量时,可被过滤过程截留住,但应特别注意的是,如果超极限投加有可能在过滤元件内被截留而污染膜表面。此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沿进水方向依次连通有絮凝反应
‑
沉淀池、臭氧催化氧化装置、生物活性炭滤池、超滤单元和反渗透单元;所述絮凝反应
‑
沉淀池采用一体化结构,并与其连接的加药系统相耦合,所述臭氧催化氧化装置与生物活性炭滤池耦合;所述絮凝反应
‑
沉淀池配置有图像识别设备,所述图像识别设备对絮凝反应
‑
沉淀池内的絮体进行识别、对比并将结果反馈给加药系统,控制药剂投加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识别设备包括设置在絮凝反应
‑
沉淀池内的水下相机和与水下相机信号连接的远端服务器,所述水下相机实时拍摄絮凝反应
‑
沉淀池中絮体图像,将图像传输给服务器,服务器识别图像后与其内储存的大量絮体图片相对比,并将结果反馈给加药系统,控制药剂投加量;所述絮凝反应
‑
沉淀池内还设置有浊度计、电导率仪和COD在线监测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反应
‑
沉淀池设有回流管;所述絮凝反应
‑
沉淀池与臭氧催化氧化装置直接连接,中间不设置过滤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系统所投药剂为絮凝剂、除硬剂和吸附剂,所述吸附剂采用粉末活性炭、硅藻土或海泡石中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炭滤池中的生物活性炭粒径为0.5~2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单元采用采用管式膜、板式膜或卷式膜中的一种,并采用终端过滤或错流过滤。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二华,余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