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框架核酸材料构建3D肝芽类器官的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基于框架核酸材料构建3D肝芽类器官的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肝病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全球每年有超过200万人死于肝病,其中肝硬化并发症和病毒性肝炎肝细胞癌是主要致死因素,慢性肝病由于病期长、发病率高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负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方式的改变,酒精性肝病(ALD)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病原因素会刺激肝内纤维组织增生,长期的纤维组织增长、胶原蛋白的积累会导致肝小叶结构被破坏形成假小叶等,如进一步发展会恶化为不可逆转的肝硬化甚至肝癌。慢性肝病的病理发展通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在发展为肝硬化之前都是可逆转的,这一时期理论上是治疗慢性肝病的最佳时期,抑制肝纤维化的发展可以有效地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降低慢性肝病的致死率。但是目前仍未研发出能够有效抑制肝纤维化的临床药物,至今仍有超过50%
–
80%的慢性肝病患者转化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因此揭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框架核酸材料(FNAs)构建3D肝芽类器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基于框架核酸材料设计的细胞连接器(FNA
‑
Linker)将肝实质细胞和肝内非实质细胞按比例在体外培养液悬滴中快速组装形成3D肝芽类器官,包括以下步骤:(1)FNA
‑
Linker分别与肝实质细胞和肝内非实质细胞混合后进行孵育,使FNA
‑
Linker固定于细胞膜表面;(2)步骤(1)中细胞膜表面固定有FNA
‑
Linker的肝实质细胞和肝内非实质细胞按比例混合均匀,移液至培养板盖上制作20
–
35μl的液滴,培养板孔内加入PBS溶液,将制作好的培养板盖翻扣到培养板上,得到悬滴;(3)步骤(2)中倒置有悬滴的培养板于37℃培养12
–
24小时,在悬滴下表面弧度和重力的作用下,FNA
‑
Linker中DNA互补配对连接形成3D肝芽类器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框架核酸材料构建3D肝芽类器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肝芽类器官为球体或类球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框架核酸材料构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光启,马丹辉,韦佳翌,朱长锋,沈锡中,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