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程序控制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892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控制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涉及生物检测领域,包括椅身和测脉机构,椅身上设置有靠手,测脉机构设置在靠手上,椅身上设置有控制器和充气泵,测脉机构包括壳体、脉枕、电路板、气囊板和测脉组件,脉枕设置在壳体内,壳体内开设有容纳腔,电路板和气囊板设置在容纳腔内,电路板设置有若干个接口,气囊板上开设有缺口,且缺口与接口一一对应,缺口内设置有气囊一,气囊一与充气泵相连,壳体上开设有圆弧滑道,带有电机的测脉组件设置于圆弧滑道上,与圆弧滑道滑动连接。该发明专利技术可检测病人的桡动脉处,并使得测脉组件移动至病人的桡动脉处,从而通过测脉组件来监测处病人的脉搏,已达到更加的精准的检测结构。已达到更加的精准的检测结构。已达到更加的精准的检测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程序控制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检测
,具体为一种计算机程序控制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脉搏、心率测量对于人们日常的健康检测、医学诊断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于脉搏、心率一般的检测方法往往是通过脉搏、心率测量仪、血压仪和心电图等专业医疗设备进行测量。但随在现代生活的变化,生活压力的不断上升,就导致很多人生病,同时由于我国医疗资源相对较为匮乏,导致在医院中人满为患,一个医生一天需要接待上百个病人,尤其是在中医中需要对病人进行望闻问切,其中诊脉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诊脉也相对较为浪费时间。因此在一些医院中也出现了很多诊脉的自助机器,但往往病人将将手放进机器后,由于手的位置不同,且机器不会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就大致了机器上的脉搏传感器没有很好的接触患者手腕处的桡动脉上,从而使得测量产生一定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控制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程序控制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包括椅身(1)和测脉机构,所述椅身(1)上设置有靠手(2),所述测脉机构设置在靠手(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身(1)上设置有控制器和充气泵,所述测脉机构包括壳体(6)、脉枕(7)、电路板(16)、气囊板(12)和测脉组件(15),所述壳体(6)为半圆弧状,所述脉枕(7)设置在壳体(6)内的底部,所述壳体(6)内沿壳体(6)顶部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容纳腔,所述电路板(16)和气囊板(12)从上至下沿着长度方向设置在容纳腔内,所述电路板(16)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接口(17),所述气囊板(12)上开设有缺口(13),且缺口(13)与接口(17)一一对应,所述缺口(13)内设置有气囊一(14),所述气囊一(14)与充气泵相连,所述气囊一(14)的顶部与接口(17)相对应,气囊一(14)的底部用于检测手腕桡动脉位置,所述壳体(6)上沿容纳腔长度方向开设有圆弧滑道(8),带有电机(9)的测脉组件(15)设置于圆弧滑道(8)上,与圆弧滑道(8)滑动连接,电机(9)用于驱动测脉组件(15)在圆弧滑道(8)内滑行,所述电机(9)、充气泵和电路板(16)与控制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程序控制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脉组件(15)包括滑动板(18)和测脉板一(21),所述滑动板(18)的两侧设置有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远离滑动板(18)的两端设置有滚轮(11),所述滚轮(11)位于圆弧滑道(8)内,并与圆弧滑道(8)滚动连接,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与其中一根转动杆(10)相连,所述测脉板一(21)位于滑动板(18)的下方,所述测脉板一(21)与滑动板(18)之间设置有弹簧一(19),所述滑动板(18)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卫东董祖琰范松生王慧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甘芝草中医诊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