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具有层片状结构的Al-Cu共晶合金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水性二次铝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08911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层片状结构的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层片状结构的Al

Cu共晶合金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水性二次铝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性二次铝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层片状结构的Al

Cu共晶合金电极的制备及在水性二次铝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得益于其较高的能量密度,在全球商用电池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受到了其资源的储量有限且价格高昂的限制,同时有机电解液的安全性问题始终难以被彻底解决。正因为此,人们对如铝离子电池、锌离子电池和镁离子电池这样的多价离子电池的兴趣不断增加。相对于锂离子而言,这些多价离子具有更高的电荷负载量,更小的离子半径和更低的沉积电位,而且这些多价电池可以使用更为安全且性能更好的水作为电解质。而在这些多价离子中,理论上具有最高能量密度的铝离子电池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0003]与商用锂离子电池相比,水系电池有着原料成本低廉,安全稳定,环境友好且组装环境要求低等优势。常用的铝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锰基氧化物、石墨以及普鲁士蓝类似物等,负极通常使用铝箔。对于铝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大批研究者已经进行了充分的探索,这些材料无论在离子液体还是水中作为铝离子电池正极均可以表现出稳定的性能。然而水性二次铝离子电池的负极仍需进一步研究。传统的铝离子电池使用的铝箔负极在水溶液中极易出现析氢和钝化使电池失效,这大大降低了制约了水性二次铝离子电池的发展。同时,在长期循环中,铝箔负极还会表现出枝晶生长和严重的自放电问题。
[0004]由于铝合金中的铜元素能够有效削弱表面钝化层,同时可以通过参与形成金属间化合物与纯铝形成电偶对以促进电极的剥离/电镀过程。共晶合金在结晶时,后析出相依附于领先相表面析出,可以形成具有两相共同生长界面的双相核心。而两相一起向前生长,最终能够组成二元相间的层片组织。这为解决铝箔在长期循环中极易出现的枝晶问题提供了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层片状结构的Al

Cu共晶合金电极,层片状结构的Al

Cu共晶合金电极是由一层铝层和一层Al2Cu金属间化合物层交互排列,堆叠而成,其中其铝层的厚度为0.18μm,Al2Cu金属间化合物层的厚度为0.24μm。
[0006]本专利技术中的具有层片状结构的Al

Cu共晶合金电极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07]1)按照共晶点确定Al

Cu比例(Al%为66.8wt%,Cu%为33.2wt%),分别称取纯铝锭和纯铜锭,并除去表面氧化层;
[0008]2)将铝锭和铜锭同时放入熔炼炉中,进行除氧处理;
[0009]3)通过升温将金属锭熔化为液态,保温1min以上.
[0010]4)在模具中利用循环水将液态金属冷却至室温,冷却速度为100~300K/s;
[0011]5)将完全冷却的金属块在金刚石线切割机上切成200

300μm厚的薄片,打磨去表面的氧化层,制备得到具有层片状结构的Al

Cu共晶合金电极,该电极可用作水性二次铝离子电池的负极。
[0012]优选的,步骤3)中通过电弧将金属锭熔化为液态时的加热温度为1700℃,保温2min。
[0013]步骤3)通过循环水冷却时的冷却速度为300K/s。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该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同时为水性二次铝离子电池提供了一种新型负极材料的思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层片状结构的Al

Cu共晶合金电极所具有的独特的表面钝化膜和层片状微电偶结构使其在具有更高的导电性的同时维持了金属表面剥离与沉积过程中的较高稳定性。相比于纯铝金属负极,使用层片状共晶合金电极制备的对称电池以及水性二次铝离子全电池具有更高的电化学活性及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具有层片状结构的Al

Cu共晶合金电极的激光共聚焦图片;
[0017]图2、具有层片状结构的Al

Cu共晶合金电极的场发射电镜(FESEM)图片;
[0018]图3、具有层片状结构的Al

Cu共晶合金电极的XRD图谱;。
[0019]图4、具有层片状结构的Al

Cu共晶合金电极的EDS图谱;。
[0020]图5、具有层片状结构的Al

Cu共晶合金电极的HR

TEM图片。
[0021]图6、具有层片状结构的Al

Cu共晶合金电极反应示意图。
[0022]图7、具有层片状结构的Al

Cu共晶合金电极组成标准的对称电池以0.5mA cm
‑2电流密度2000h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电压

时间曲线)
[0023]图8、具有层片状结构的Al

Cu共晶合金电极组成标准的对称电池电化学阻抗(EIS)。
[0024]图9、具有层片状结构的Al

Cu共晶合金电极与Al
0.14
MnO2纳米片组成标准的水性二次铝离子全电池进行在0.1mV s

1下循环伏安法(CV)测试;
[0025]图10、具有层片状结构的Al

Cu共晶合金电极与Al
0.14
MnO2纳米片组成标准的水性二次铝离子全电池进行电化学阻抗(EIS)在频率范围100kHz到10mHz;
[0026]图11、具有层片状结构的Al

Cu共晶合金电极与Al
0.14
MnO2纳米片组成标准的水性二次铝离子全电池在0.5A g
‑1的电流密度下进行了循环测试图
[0027]图12、具有层片状结构的Al

Cu共晶合金电极与Al
0.14
MnO2纳米片组成标准的水性二次铝离子全电池在0.5Ag
‑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后稳定性测试的充放电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以具体实施例的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0029]实施例1
[0030]本实施例中的制备过程和步骤如下:
[0031]A、称取15g纯铝块(Al,纯度99.994%)与7.46g纯铜块(Cu,纯度99.996%),除去表面氧化层。
[0032]B、将两种金属一同放入熔炼炉中,进行除氧处理。
[0033]C、加热至1700℃保温2min,确保金属完全熔化并混合均匀。
[0034]D、在模具中利用循环水将高温液态金属以300K/s的速度快速冷却至室温。
[0035]E、将完全冷却的金属块在金刚石线切割机上切成200

300μm厚的薄片,打磨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层片状结构的Al

Cu共晶合金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l

Cu共晶合金电极电极是由一层铝层和一层Al2Cu层交互排列,堆叠而成,其中其铝层的厚度为0.18μm,Al2Cu层的厚度为0.24μm,电极整体为200

300μm厚的薄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层片状结构的Al

Cu共晶合金电极的制备方法1,具体步骤如下:1)按照Al%为66.8wt%、Cu%为33.2wt%的比例,分别称取纯铝锭和纯铜锭,并除去表面氧化层;2)将两种金属一同放入熔炼炉中,进行除氧处理;3)加热至1150℃以上确保金属完全熔化后保温1min以上;4)在模具中利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兴友冉清韩丽平时航文子赵明蒋青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