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头和光盘设备,其被用于在作为信息记录介质的光盘中记录信息或还原信息。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信息记录/还原设备(光盘设备)方面,有关提高倍速以便能够以诸如8到48倍速的高倍速记录信息,以及降低尺寸等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严格的设计条件被应用于在光盘中记录信息或从光盘还原信息的光盘设备。尤其是,在致动器方面,要求能够进行高速访问,即具有高灵敏度。以如下方式得到致动器的灵敏度(AC灵敏度)。AC灵敏度=F/m,F=BilnF是动能,m是致动器可运动部分的质量。提高灵敏度的方法包括在有效范围内提高磁通量密度,允许最大电流,提高绕数,及其它。显然,通过降低致动器质量可提高灵敏度。然而在线圈可移动的MC型致动器中,致动器的主要质量是线圈质量,并且线圈绕数与灵敏度的提高成反比。因此,要求降低线圈的重量。应当注意,已知有这样的线圈,其中通过附着在其上印制线圈的含玻璃基底以作为减少线圈重量的手段,得到该线圈。例如,日本专利申请KOKAI公开说明书No.3-283404公开了一种设备,其使用具有终端孔的片式线圈,并且使用与终端孔匹配的端子层叠线圈。此外,为了提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物镜(122),其将光束聚集到记录信息的信息记录介质或类似物的记录表面上;透镜支架(160),其固定物镜,使得物镜能够在物镜的光轴方向和平行于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的方向上移动;磁体(1 81,182),其能够提供具有预定极性的磁场;平面线圈(161,162),其具有由金属薄片或金属图案组成,并且被形成为透镜支架的预定位置的片介质上的线圈形状的导体,并且根据磁场产生作用力,使得至少在光轴方向和平行于记录表面的方向中的 一个方向上移动透镜支架;和支持构件(150,166A,166B,16 ...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2-28 054999/20031.一种光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物镜(122),其将光束聚集到记录信息的信息记录介质或类似物的记录表面上;透镜支架(160),其固定物镜,使得物镜能够在物镜的光轴方向和平行于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表面的方向上移动;磁体(181,182),其能够提供具有预定极性的磁场;平面线圈(161,162),其具有由金属薄片或金属图案组成,并且被形成为透镜支架的预定位置的片介质上的线圈形状的导体,并且根据磁场产生作用力,使得至少在光轴方向和平行于记录表面的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上移动透镜支架;和支持构件(150,166A,166B,167A,167B),其支承透镜支架,使得透镜支架能够在预定方向上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头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层叠在其上形成有金属薄片或金属图案的多个片介质来形成平面线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头设备,其特征在于,平面线圈包含具有第一图案的线圈和具有第二图案的线圈,其中具有第一图案的线圈在第一方向产生推力,以便至少在光轴方向移动透镜支架,具有第二图案的线圈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产生推力,以便至少在平行于记录表面的方向上移动透镜支架。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头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或更多个平面线圈配有夹持在其间的磁性体。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头设备,其特征在于,平面线圈包含具有第三图案的线圈,所述具有第三图案的线圈根据基于记录介质旋转周期的第一方向位移,产生第三推力以便在第一方向上移动透镜支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头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折叠和层叠具有预定形状、在其上形成有金属薄片或金属图案的多个片介质,形成所述平面线圈。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头设备,其特征在于,平面线圈包含具有第一图案的线圈和具有第二图案的线圈,其中具有第一图案的线圈在第一方向产生推力,以便至少在光轴方向移动透镜支架,具有第二图案的线圈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产生推力,以便至少在平行于记录表面的方向上移动透镜支架。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头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或更多个平面线圈配有夹持在其间的磁性体。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头设备,其特征在于,平面线圈包...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