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
[0001]本案是专利申请202010080529.4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20年2月5日,申请号为202010080529.4,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
[0002]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0003]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Organic Light
‑
EmittingDiode,OLED)由于具有自发光、高亮度、高对比度、低工作电压、可制作柔性显示器等特点,已经逐渐成为显示领域的主流产品。
[0004]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追求更大的有效显示区域面积,减少边框,一些终端厂商开始将用于预留前置摄像头等硬件的安装位置的安装孔,设置在显示面板上的有效显示(Active Area,AA)区域。但是,由于空间和边框的限制,这种设计使得阵列基板行驱动(Gate Driver On Array,GOA)电路在AA区安装孔左右两侧为断开状态。在AA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子电路、第一控制子电路、第二控制子电路、第三控制子电路和输出子电路,其中:所述输入子电路分别与第一参考电压端、信号输入端、第一时钟端、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连接,所述输入子电路包括第九晶体管和第十一晶体管,所述第九晶体管和第十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时钟端连接,还包括第十晶体管,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被配置为在第一时钟端的控制下,导通第一节点与信号输入端,导通第二节点与第一参考电压端,在第一节点的控制下,导通第二节点与第一时钟端;所述第一控制子电路分别与第二时钟端、第三时钟端、第一节点和第三节点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三时钟端连接,被配置为在第三时钟端的控制下,导通第三节点与第一节点;所述第二控制子电路分别与第二参考电压端、第二时钟端、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子电路包括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节点连接,被配置为在第二节点的控制下,导通第一节点与第二参考电压端;所述第三控制子电路分别与第二参考电压端、第二时钟端、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第四节点连接,所述第三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七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时钟端连接,还包括第八晶体管,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被配置为在第二时钟端的控制下,导通第二时钟端与第四节点,并在第一节点的控制下,导通第二参考电压端与第四节点;所述输出子电路分别与第一参考电压端、第二参考电压端、第三节点、第四节点和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子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四节点连接,还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三节点连接,被配置为在第三节点的控制下,导通信号输出端与第一参考电压端,在第四节点的控制下,导通信号输出端与第二参考电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三节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子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其中: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时钟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君,刘庭良,杨慧娟,姜晓峰,庞玉乾,张昊,屈忆,杨路路,张鑫,白露,张猛,和玉鹏,李德,代洁,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