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倒T盖梁的全预制桥梁摇摆自复位减震结构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8601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倒T盖梁的全预制桥梁摇摆自复位减震结构体系,包括两组预制主梁、预制倒T盖梁、承台、预应力钢束、两个预制桥墩和桩基,桩基的顶面与承台的底面固定连接,预制桥墩竖直设于承台上,预制倒T盖梁的底面分别与两个预制桥墩的顶面固定连接,两组预制主梁分别设于所述预制倒T盖梁的两侧的肩部,预制桥墩、预制倒T盖梁、承台内设置U型预应力管道,预应力钢束设于U型预应力管道内,预应力钢束的端部伸出U型预应力管道后与预制倒T盖梁固定连接,预制桥墩与承台的接触面间形成摇摆界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抗震性能好,施工难度低、成本低、检修维护便捷等优点。检修维护便捷等优点。检修维护便捷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倒T盖梁的全预制桥梁摇摆自复位减震结构体系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倒T盖梁的全预制桥梁摇摆自复位减震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规划建设的升级,建设韧性城市是新的城市建设计划,韧性防灾是其主要内容。桥梁作为生命线工程,抗震韧性尤为重要,它要求桥梁震后能够易修复。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桥梁工程领域的工业化建造、预制装配化施工也取得了长足进展。桥梁预制拼装的理念已由上部结构扩展到下部结构,向全预制桥梁快速发展。全预制桥梁以其施工周期短、施工质量可靠、环境影响小等优点,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对于用地紧张的城市高架桥,为充分利用桥下空间,“大悬臂盖梁双柱墩+装配式小箱梁”成为最典型的全预制桥梁形式。其中,倒T盖梁将一部分结构高度隐藏于上部结构中,不仅改善了桥梁外观,而且有效降低了桥面高度,节约了建设成本,因此得到了大量应用。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全预制桥梁目前普遍采用的板式橡胶支座,变形能力弱,地震时容易产生滑移且无法自复位,不符合韧性抗震的理念;在高烈度区,预制桥墩的应用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倒T盖梁的全预制桥梁摇摆自复位减震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预制主梁(1)、预制倒T盖梁(3)、承台(6)、预应力钢束(8)、两个预制桥墩(4)和桩基(12),所述的桩基(12)的顶面与承台(6)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的预制桥墩(4)竖直设于承台(6)上,所述的预制倒T盖梁(3)的底面分别与两个预制桥墩(4)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两组预制主梁(1)分别设于所述预制倒T盖梁(3)的两侧的肩部,所述的预制桥墩(4)、预制倒T盖梁(3)、承台(6)内设置U型预应力管道,所述的预应力钢束(8)设于U型预应力管道内,所述的预应力钢束(8)的端部伸出U型预应力管道后与预制倒T盖梁(3)固定连接,所述的预制桥墩(4)与承台(6)的接触面间形成摇摆界面(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倒T盖梁的全预制桥梁摇摆自复位减震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预制桥墩(4)的中部均设有贯穿顶面、底面的第一预埋预应力管道(16),所述的预制倒T盖梁(3)中部设有贯穿顶面、底面的第二预埋预应力管道(17),所述的第二预埋预应力管道(17)设于第一预埋预应力管道(16)上方,所述的承台(6)内设有转向预埋预应力管道(18),所述的转向预埋预应力管道(18)的两端设于承台(6)的上表面,所述的第二预埋预应力管道(17)、第一预埋预应力管道(16)、转向预埋预应力管道(18)依次连通形成U型预应力管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倒T盖梁的全预制桥梁摇摆自复位减震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体系还包括锚垫板(9),所述的锚垫板(9)埋设于预制倒T盖梁(3)顶面,所述的预应力钢束(8)的端部伸出U型预应力管道后张拉锚固于锚垫板(9)。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小伟曾明根方健董冰罗喜恒张晨南袁胜峰倪健许慧峰龚子松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