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优质水稻稻种筛选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优质水稻稻种筛选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稻(Oryza sativa L.)是重要粮食作物,全球120多个国家种植水稻,其中90%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集中于亚洲。中国是世界稻谷生产大国和稻作历史古国,是最大的水稻生产基地之一,水稻总产量居世界第一。然而,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种植观念陈旧,我国水稻生产仍然主要以人工为主,如盐水选种、人工插秧等,机械化程度低,严重的制约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如何在有限的人力资源条件下提高水稻机械化程度,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0003]在进行水稻种植之前,通过一定的手段对水稻稻种进行筛选以得到更为优质的水稻,就可以明显地提高产量,避免不良的种子播种后造成产量降低的问题。
[0004]在现有的一种稻种筛选方式中,即把稻种放入到一个容器内,然后加入水进行浸泡,同时加入盐形成高密度的水溶液,然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搅拌和静置之后,就会使得不符合要求的稻种漂浮在水溶液表面的位置,然后通过网结构对于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质水稻稻种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筛选桶体,具有容纳结构和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位于所述容纳结构的上端;旋转组件,具有驱动电机、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第三驱动轮、链条结构、支撑转动结构和搅拌结构,所述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上具有齿部且呈三角形布置在所述筛选桶体的侧壁上,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驱动轮连接,所述链条结构套设在所述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和第三驱动轮上,所述支撑转动结构包括安装块、第一支撑轮、第二支撑轮,所述第一支撑轮和第二支撑轮相邻设置在所述安装块上,且所述第一支撑轮和第二支撑轮形成夹持区域;所述搅拌结构具有搅拌杆、搅拌叶片和带动轮,所述搅拌叶片具有第一弧形弯曲网片和第二弧形弯曲网片,所述第一弧形弯曲网片和第二弧形弯曲网片对称地布置在所述搅拌杆的两端,所述搅拌杆上套设所述带动轮,所述带动轮与所述链条结构啮合连接,所述搅拌杆的两端均搭设在所述夹持区域内;翻转结构,与所述搅拌杆的第二端部连接,所述搅拌杆可相对于所述翻转结构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质水稻稻种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结构包括翻转电机、翻转顶起杆、翻转主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所述翻转电机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上设置所述翻转顶起杆,所述翻转顶起杆的上端设置所述翻转主板,所述翻转主板的第一端部铰接在所述筛选桶体的侧壁上,所述翻转主板的第二端部设置承接结构,所述承接结构承接所述搅拌杆;另外,还包括振动结构,所述振动结构包括支撑杆和振动弹簧,所述振动结构设置在所述筛选桶体的一侧位置且位于所述翻转顶起杆的行进路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质水稻稻种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结构包括固定板、翻转气缸、滑动槽体、滑动块、旋转杆、翻转件、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翻转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滑动块的一侧连接,所述滑动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槽体内,所述滑动块具有驱动齿体,所述旋转杆的一端套设有带动齿轮,所述带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体配合,所述旋转杆上套设所述翻转件,所述翻转件具有夹紧抓手,所述夹紧抓手具有夹紧爪部和夹紧气缸;另外,所述滑动块的端部位置还设置有伸缩柱体、振动弹簧和带动体,所述带动体通过所述振动弹簧套设在所述伸缩柱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质水稻稻种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料结构,所述加料结构设置在所述筛选桶体的顶部一侧,所述加料结构包括外侧框体、加料框体、中空管道、承接框体、第一层滑动阻挡板、第二层滑动阻挡板,所述加料框体在所述外侧框体的上层位置,所述加料框体的顶部具有加料口而底部具有多个漏孔,所述漏孔下方设置所述第一层滑动阻挡板,所述第一层滑动阻挡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外侧框体的第一滑动槽内,所述第一层滑动阻挡板下方设置中空管道,所述中空管道下方设置所述第二层滑动阻挡板,所述第二层滑动阻挡板下方设置所述承接框体,所述承接框体的下方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外侧框体的底板滑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质水稻稻种筛选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面的步骤:S1:沿着所述开口结构向所述筛选桶体内加入待筛选的水稻,同时向所述筛选桶体内
加入盐份得到盐水溶液,盐份为NaCl;S2:启动所述驱动电机工作,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第一驱动轮转动,所述第一驱动轮相应地带动所述链条结构、第二驱动轮和第三驱动轮进行转动,所述链条结构带动所述带动轮进行转动,由此使得所述带动轮带动所述搅拌杆和所述搅拌叶片持续转动,进而通过搅拌叶片在筛选桶体内进行搅拌混合动作,搅拌一定时间后则静置一段时间,静置后所述搅拌叶片进行转动,并且通过第一弧形弯曲网片或者第二弧形弯曲网片捞取表面的漂浮物,搅拌杆在转动的过程中两端部位支撑于夹持区域内;S3:通过所述翻转结构的带动作用,进而使得所述搅拌杆连同所述搅拌叶片进行翻转而形成大于90
°
的翻转,由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翠玲,史冬梅,戴常军,潘博,王晶,李宛,金海涛,孙俪荣,梁溪桐,兰静,赵琳,王剑平,任红波,马文琼,杜英秋,陈国友,陈国峰,刘峰,郭伟,孙向东,栾君,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