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巨型非对称悬挂纯钢结构塔楼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844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巨型非对称悬挂纯钢结构塔楼的施工方法,包括:核心筒、底部支撑结构、临时桁架层、下悬翼和上悬翼;核心筒安装至第八层时,底部支撑结构同步施工;下悬翼施工完成后,在下悬翼的上部安装临时桁架层;并以临时桁架层作为竖直受力单元支撑上悬翼的施工;上悬翼施工过程中,下悬翼和上悬翼下部的核心筒能够进行土建和机电施工;上悬翼施工完成后,拆除临时桁架层。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巨型非对称悬挂纯钢结构塔楼的施工方法,能够在满足施工安全度要求的前提下,加快施工工期。加快施工工期。加快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巨型非对称悬挂纯钢结构塔楼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巨型非对称悬挂纯钢结构塔楼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悬挂结构传力明确,合理的选用悬挂结构,可以充分发挥高强材料的力学性能,使建筑显得轻盈,往往还可以与建筑形态实现巧妙的结合。但相比于其他结构类型,悬挂结构的冗余度不高,特别是顶层处的悬挂桁架,在设计时建议留一定的富裕度。其次,在悬挂结构中,竖向荷载往往是控制工况,而竖向荷载又是一直存在的,因此,对竖向荷载的分析是悬挂结构设计的重点。合理的施工方案又是悬挂结构能够顺利施工的关键,不合理的施工顺序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0003]采用“带悬挂层的支撑框架结构体系”的建筑结构,是通过框架支撑筒体作为主要的抗侧体系,在每个悬挂体顶部,结合立面支撑布置,设置多层斜拉悬挑桁架,下部楼层通过吊柱悬挂在悬挑桁架上。对于每个塔楼存在6个在立面、平面非对称的悬翼,悬翼对楼面结构的最大楼层水平位移影响非常大。最常见的施工方式是采用“一撑到顶”的施工方案,即在下悬翼底部加设刚性支撑,直至悬翼整体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支撑拆除;但是由于上下两个悬翼的整体重量过大,导致悬翼沉降变形过大,则在施工阶段进行的预抬将使得原本悬翼的栓接节点螺栓无法穿入;此外,下悬翼桁架层构件在正常使用阶段仅承受下悬翼外框重量,按“一撑到顶”的施工方式,下悬翼桁架层需承受上、下两个外框的重量,安全冗余不足。因此,选用一个合理的施工方案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巨型非对称悬挂纯钢结构塔楼的施工方法,能够在满足施工安全度要求的前提下,加快施工工期。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巨型非对称悬挂纯钢结构塔楼的施工方法,安装步骤如下:
[0006]S1:核心筒施工;所述核心筒安装至第八层时,所述底部支撑结构同步施工,所述底部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核心筒的周侧;
[0007]S2:所述底部支撑结构施工完成后,在所述底部支撑结构顶部安装下悬翼;所述下悬翼和所述核心筒同步施工;所述核心筒的施工作业层始终领先所述下悬翼;
[0008]S3:所述下悬翼施工完成后,在所述下悬翼的上部安装临时桁架层;所述下悬翼顶部设置中部支撑圆柱以支撑所述临时桁架层的安装;
[0009]S4:所述临时桁架层安装完成后,拆除所述中部支撑圆柱和所述底部支撑结构,并以所述临时桁架层作为竖直受力单元支撑上悬翼的施工;所述上悬翼施工过程中,所述下悬翼和所述上悬翼下部的核心筒能够进行土建和机电施工;
[0010]S5:所述上悬翼施工完成后,拆除所述临时桁架层。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巨型非对称悬挂纯钢结构塔楼的施工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采用了分段移交的施工方案,通过建立临时桁架层来支撑上悬翼,使得单个支撑系统承担的荷载重量大大减小,增强了构件的安全储备,提升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同时减少了悬翼的变形;此外,上悬翼的施工过程中,可以提前将下悬翼移交土建和机电单位施工,大大加快了安装工期,有利于缩短项目整体竣工工期。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部支撑结构包括底部分配桁架和底部支撑胎架,所述底部分配桁架安装于地面或地下室顶板,所述底部支撑胎架安装于所述底部分配桁架上,所述下悬翼安装于所述底部支撑胎架上方。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部支撑胎架顶部设有转换梁,所述转换梁上设置有小立柱;所述下悬翼荷载由所述小立柱传递至所述转换梁。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换梁截面尺寸为1m*0.4m。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部支撑胎架为格构式结构。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计算所述下悬翼和所述上悬翼施工过程对所述核心筒结构的变形影响,得出理论计算值,根据理论变形值,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步骤,在所述核心筒结构安装过程中提前进行反向预偏。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核心筒设有向外延伸的外接连接板和夹板,所述外接连接板和所述夹板用于与所述下悬翼和所述上悬翼的钢梁通过螺栓连接。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悬翼钢梁主体的螺栓孔直径为D28,所述外接连接板的螺栓孔直径为D24,穿设于所述外接连接板螺栓孔的螺栓规格为M22。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核心筒外周面悬挂有三个不对称的下悬翼,所述上悬翼同样设有三个,三个所述上悬翼分别对应设置于三个所述下悬翼上方。
[0020]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施工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平面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三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四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悬翼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
[0030]核心筒100;
[0031]底部支撑结构200、底部分配桁架210、底部支撑胎架220;
[0032]临时桁架层300、中部支撑圆柱310;
[0033]下悬翼400、上悬翼410、桁架层420、吊挂层430。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巨型非对称悬挂纯钢结构塔楼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1:核心筒(100)施工;所述核心筒(100)安装至第八层时,底部支撑结构(200)同步施工,所述底部支撑结构(200)设置于所述核心筒(100)的周侧;S2:所述底部支撑结构(200)施工完成后,在所述底部支撑结构(200)顶部安装下悬翼(400);所述下悬翼(400)和所述核心筒(100)同步施工,所述核心筒(100)的施工作业层始终领先所述下悬翼(400);S3:所述下悬翼(400)施工完成后,在所述下悬翼(400)的上部安装临时桁架层(300),所述下悬翼(400)顶部设置中部支撑圆柱(310)以支撑所述临时桁架层(300)的安装;S4:所述临时桁架层(300)安装完成后,拆除所述中部支撑圆柱(310)和所述底部支撑结构(200),并以所述临时桁架层(300)作为竖直受力单元支撑上悬翼(410)的施工;所述上悬翼(410)施工过程中,所述下悬翼(400)和所述上悬翼(410)下部的核心筒(100)进行土建和机电施工;S5:所述上悬翼(410)施工完成后,拆除所述临时桁架层(3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巨型非对称悬挂纯钢结构塔楼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结构(200)包括底部分配桁架(210)和底部支撑胎架(220),所述底部分配桁架(210)安装于地面或地下室顶板上,所述底部支撑胎架(2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明彦温传亮陈雷刘奔黄五郎张玉萍刘春梅雷陵成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