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氮化铜纳米线阵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与电化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孔氮化铜纳米线阵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锂金属凭借其极高的比容量(3860mAh/g)以及最低的氧化还原电位(
‑
3.04Vvs标准氢电极)被认为是高比能二次电池负极的终极选择。但锂本身也存在着库伦效率低、枝晶生长等问题。为了将金属锂作为负极材料应用,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改性策略。但这些策略往往是基于厚锂片(>200μm)展开的,使用过量锂源可能会掩盖全电池中负极的问题,同时也会极大降低电池的能量密度。而采用无锂负极(负极不含锂源及活性物质)的电池结构,有利于更清晰的认识改性策略的有效性,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全电池能量密度。
[0003]铜集流体是目前最常用的负极集流体,但使用中易出现与锂金属亲和性不好、无法抑制锂枝晶的生长等问题。因此,如何通过修饰铜集流体,以应用于无锂负极锂硫全电池时能减少锂枝晶的产生、增加电池的安全性,依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专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氮化铜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氢氧化钠和过硫酸铵溶于水配置成混合液,将铜箔置于所述混合液内,静置反应,洗涤烘干后得到前驱体Cu(OH)2纳米线阵列;S2、将所述前驱体Cu(OH)2纳米线阵列在预设条件下进行煅烧,得到多孔氮化铜纳米线阵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混合液中,所述氢氧化钠和所述过硫酸铵的质量比在3:1至5:1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静置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在20℃至30℃范围内、反应时间在6min至60min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铜箔进行了预处理,所述预处理步骤包括将所述铜箔依次用酸性溶液和有机溶液清洗。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预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