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水果快速分级分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832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水果快速分级分拣系统,包括用于对水果尺寸进行筛选的前段输送装置、用于对水果质量进行观察的检测装置、用于将不合格水果分拣出来的分拣装置以及用于运输到包装区域的成品运输装置;所述前段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一驱动装置、第一输送机构、第一分隔板,第一驱动装置、第一输送机构均连接在第一支架上,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一输送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分隔板有若干个且若干个第一分隔板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水果分拣效率,给水果分拣工作带来了便利。分拣工作带来了便利。分拣工作带来了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水果快速分级分拣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电、计算机原理等知识,应用于水果及蔬菜等输送、分拣、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水果快速分级分拣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产出国,种植面积与水果产量稳居世界前列,水果产业已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业种植产业,然而水果分拣仍以人工分拣方式为主。传统的人工水果分类靠人为意识的主观判别,存在分拣效率低、人力成本高、识别准确率不稳定等问题,给水果的分拣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利的可调式水果快速分级分拣系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式水果快速分级分拣系统,包括用于对水果尺寸进行筛选的前段输送装置、用于对水果质量进行观察的检测装置、用于将不合格水果分拣出来的分拣装置、以及用于运输到包装区域的成品运输装置;所述前段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一驱动装置(电机、链轮等)、第一输送机构、第一分隔板,第一驱动装置、第一输送机构均连接在第一支架上,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一输送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分隔板有若干个且若干个第一分隔板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上方。
[000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第三滚筒、第一输送带,第二滚筒位于第一滚筒、第三滚筒之间且第二滚筒与第一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第二滚筒、第三滚筒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第一滚筒的两端连接有第一预紧装置,第一预紧装置上的第一调节螺栓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支架相连接并用于第一输送带松弛张力调节;所述第一输送带套接在第一滚筒、第三滚筒外侧且第二滚筒的外周面与第一输送带相接触。
[0006]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支架、第二驱动装置、第二输送机构、第二分隔板,第二支架顶端呈从低到高的倾斜状设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二输送机构均连接在第二支架上,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二输送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分隔板有若干个,若干个第二分隔板设置在第二输送机构上方,若干个第二分隔板与第一分隔板相对应设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一链轮轴、第二链轮轴、第三链轮轴、传动链条;第一链轮轴的两端设置有第二预紧装置,第二预紧装置上的第二调节螺栓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二支架相连接并用于传动链条的松弛张力调节;第一链轮轴、第二链轮轴、第三链轮轴均通过轴承座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架上,第一链轮轴、第三链轮轴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链轮,所述传动链条有两个,两个传动链条分别套接在第一链轮轴、第三链轮轴两端的传动链轮外侧,传动链条与传动链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链轮轴位于第一链轮轴、第三链轮轴
之间,第二链轮轴两端分别装有单排链轮与双排链轮,第二链轮轴与第二支架可转动连接,双排链轮分别与传动链条、第二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两个传动链条的相对面均设置有滚动轴承,两个传动链条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转动辊筒且转动辊筒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在滚动轴承上;所述转动辊筒下端面设置有自转链条板,自转链条板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且自转链条板外侧面与转动辊筒的外周面相接触。
[0008]进一步的,所述分拣装置包括第三支架、第三输送机构、分拣板、分拣气缸、滑板、第三分隔板,第三支架顶端呈从高到低的倾斜状设置,第三支架顶端固定连接有分拣板,分拣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分隔板,相邻第三分隔板之间的分拣板上设置有分拣孔,分拣孔下方设置有滑板,滑板与分拣板下端面滑动连接或销轴连接,滑板的一端与固定连接在分拣板下端面的分拣气缸相连接;所述第三输送机构设置在分拣孔下方。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输送机构包括第三驱动装置、第三输送带、输送辊,输送辊有两个且两个输送辊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三支架上,第三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在第三支架上且第三驱动装置与输送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输送带套接在两个输送辊上并随着输送辊转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成品运输装置与前段输送装置结构相一致。
[0011]进一步的,所述可调式水果快速分级分拣系统还包括PLC控制器、相机,相机连接在第二支架上,其位置根据上位机反馈信息进行移动,相机的拍照口朝向转动辊筒上方,相机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分拣气缸相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能够根据水果的种类及规格,通过调节相邻分隔板之间的宽度对水果的大小进行分类,同时可以通过检测装置实现对水果的全方位检测,包括水果的色泽、外观、品象等因素;从而更好的完成水果的分拣操作。
[0013]2、本专利技术通过相机来识别水果的大小以及品质等特征,并通过相应的分拣气缸带动滑板将不同品质的水果进行分类,节省了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识别准确率。
[0014]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自转链条板与转动辊筒可转动连接,同时自转链条板与转动辊筒相接触的设计,在转动辊筒公转的同时通过自转链条板与转动辊筒外侧圆周的摩擦力及输送惯性力,令转动辊筒实现了360
°
自转;在转动辊筒的自转和公转作用下,水果会在转动辊筒上被运输的同时实现全方位转动,从而达到水果在运输时的无死角检测操作。
[0015]4、本专利技术由四个不同的装置拼装构成,方便安装、拆卸、维修、移动等,提升了分拣系统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转费用。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前段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分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9]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水果快速分级分拣系统,包括用于对水果尺寸进行筛选的前段输送装置1、用于对水果质量进行观察的检测装置2、用于将不合格水果分拣出来的分拣装置3以及用于运输到包装区域的成品运输装置4;所述前段输送装置1包括第一支架101、第一驱动装置102、第一输送机构、第一分隔板107,第一驱动装置102、第一输送机构均连接在第一支架101上,第一驱动装置102与第一输送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分隔板107有若干个且若干个第一分隔板107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上方。
[0020]在进行水果筛选时,在第一分隔板上方设置筛选板,筛选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筛选口,根据水果的直径大小进行分档,当水果从柔性输送管中滚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水果快速分级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水果快速分级分拣系统包括用于对水果尺寸进行筛选的前段输送装置、用于对水果质量进行观察的检测装置、用于将不合格水果分拣出来的分拣装置、以及用于运输到包装区域的成品运输装置;所述前段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一驱动装置、第一输送机构、第一分隔板,第一驱动装置、第一输送机构均连接在第一支架上,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一输送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分隔板有若干个且若干个第一分隔板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水果快速分级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第三滚筒、第一输送带,第二滚筒位于第一滚筒、第三滚筒之间且第二滚筒与第一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第三滚筒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第一滚筒的两端连接有第一预紧装置,第一预紧装置上的第一调节螺栓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支架相连接并用于第一输送带松弛张力调节;所述第一输送带套接在第一滚筒、第三滚筒外侧且第二滚筒的外周面与第一输送带相接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水果快速分级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支架、第二驱动装置、第二输送机构、第二分隔板,第二支架顶端呈从低到高的倾斜状设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二输送机构均连接在第二支架上,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二输送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分隔板有若干个,若干个第二分隔板设置在第二输送机构上方,若干个第二分隔板与第一分隔板相对应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水果快速分级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一链轮轴、第二链轮轴、第三链轮轴、传动链条;第一链轮轴的两端设置有第二预紧装置,第二预紧装置上的第二调节螺栓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二支架相连接并用于传动链条的松弛张力调节;第一链轮轴、第二链轮轴、第三链轮轴均通过轴承座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架上,第一链轮轴、第三链轮轴两端均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晓茹谢军张羽盛伟杨书丰张志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