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白组合物及含其精华液及该精华液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823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美白组合物及含其精华液及该精华液的制备方法,美白组合物包括组分:二葡糖基棓酸、肌肽、乙酰壳糖胺;精华液包括组分:溶剂、多元醇、舒敏剂、增稠剂、美白组合物、螯合剂、pH调节剂、抑菌剂;精华液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抑菌剂、多元醇混合,加热搅拌溶解得到第一混合物;(2)将溶剂、螯合剂及增稠剂依次投入主锅中,加热,均质搅拌溶解;(3)主锅降温加入第一混合物,搅拌溶解;(4)主锅降温,加入多元醇、美白组合物及舒敏剂,搅拌溶解;(5)向主锅中加入pH调节剂,搅拌溶解,得到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在祛黑祛黄作用方面相互协同,效果显著。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美白组合物及含其精华液及该精华液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
,尤其涉及一种美白组合物及含其精华液及该精华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黑色素形成并大量分布于角质细胞是皮肤变黑的关键因素,所以减少黑色素是美白之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原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1、抑制黑色素合成、转移;2、促进皮肤内已合成黑色素的分解和代谢。
[0003]黑色素分解和代谢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黑色素在皮肤内被分解、溶解和吸收后穿透基底膜,被真皮层的嗜黑色素细胞吞噬后,通过淋巴液带到淋巴结再经血液循环从肾脏排出体外;二是黑色素通过黑色素细胞树枝状突起,向角质形成细胞转移,然后随表皮细胞上行至角质层,随老化的角质细胞脱落而排出体外。
[0004]黑色素由黑色素细胞合成,而外胚层的神经嵴细胞(CNN)通过增值、迁徙、生存、分化为黑素细胞前体,进而演变为成黑素细胞后到达真皮和表皮、内耳血管纹等,然后发育为黑素细胞。
[0005]黑色素细胞中的黑素小体内,由苯丙氨基酸和酪氨酸在酪氨酸酶(TYR) 的催化作用下氧化生成多巴醌(DQ)开始,DQ在一系列条件下,分两个方向分别合成真黑素和褐色素。最后真黑素与褐色素合成黑色素。黑色素细胞形成树枝状突起,与周围30~40个角质细胞相触,黑色小体经由树枝状突起转运至周围的角质细胞中,由此完成黑色素的转运、分布。
[0006]在抑制黑色素合成方面,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是一条有效途径。而除了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还可以通过抑制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的转录活性。
[0007]MITF基因成特异性表达于黑素细胞和黑素瘤细胞。MITF蛋白不但在 CNN分化为黑素细胞过程中起到重要调控作用,而且是调控酪氨酸酶(TYR) 基因家族转录最关键的转录因子。
[0008]MITF的表达可以调控黑素细胞的增殖和周期,从而影响黑色素合成含量。研究发现缺乏MITF基因的成黑素细胞在2天之内死亡,这也证实了MITF 是成黑素细胞生存必不可少的。
[0009]MITF主要通过调控TYR基因家族来控制黑素细胞的生存和分化以及黑色素的合成、转运和分布,它在黑素细胞形态构成、生存、迁徙、增殖和分化的发育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0010]而相对于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抑制MITF相关基因的表达是一条更高效的路径。
[0011]皮肤发黄的主要是因为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和脂褐素的不断累积。
[0012](1)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分子中的氨基酸容易与细胞外液中葡萄糖发生非酶糖基化反应,反应生成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AGEs随年龄的增长进行性增加。AGEs发生褐变后会形成棕黄色的生物垃圾,在真皮层堆积,进而导致皮肤泛黄、暗沉,皮肤视觉效果的剔透感下降。非酶糖基化反应过程中产生一些活性羰基化合物会参与羰基氧化应激反应,
产生脂褐素导致肤色暗黄。
[0013](2)过量的自由基将不饱和脂肪酸氧化成过氧化脂质,其终产物丙二醛有很强的交联性质,它与含游离的氨基的磷脂、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交联,形成难溶的脂褐素,脂褐素难溶于水,不易被代谢排出,因此随着年龄的增大,脂褐素在细胞内含量增加且有密集和增大的趋势,使得皮肤愈加暗黄。
[0014]即皮肤发黄的关键因素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和脂褐素,而导致两个产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非酶糖基化反应和过量的自由基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反应。
[0015]据研究,随着年龄的增加,中国人的皮肤颜色显著变暗且黄色显著增加,由此可知,中国人的皮肤美白重点在于祛黑和祛黄。另一项研究显示,中国女性中,15

20岁、21

25岁、26

35岁女性受到脸色暗黄的皮肤问题困扰的比率分别为32.58%、44.61%、51.52%。所以,开发针对皮肤暗黄的美白化妆品在现实中具有重要意义。
[0016]而现有技术中,却鲜有针对祛黄的,宣称美白功效的化妆品所用功效原料大多数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为机理。该类机理一般只能抑制黑色素生成,提高L*值,祛黑不祛黄,并不能美白整体肤色,尤其是对亚洲人特征性黄色皮肤。此外,该类机理的原料要起到高效整体美白效果,往往需要复配多种不同机理的原料,导致工艺繁琐,徒增成本,且酪氨酸酶抑制剂一般稳定性差,容易变色,影响产品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1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祛黑且祛黄美白产品。
[001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美白组合物,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二葡糖基棓酸1

4份、肌肽0.1

0.5份、乙酰壳糖胺1

4份;其制备方法:常温下,将二葡糖基棓酸、肌肽、乙酰壳糖胺逐一添加混合搅拌即得到成品。
[0019]本专利技术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含上述美白组合物的精华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1)将抑菌剂、多元醇混合,加热搅拌溶解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备用;
[0021](2)将溶剂、螯合剂及增稠剂依次投入主锅中,加热,均质后搅拌溶解至均匀;
[0022](3)主锅降温至65℃~50℃,加入第一混合物,速度为100rmp/min 下搅拌5min溶解均匀;
[0023](4)主锅降温至45℃~30℃,加入多元醇、美白组合物及舒敏剂,搅拌速度为100rmp/min下搅拌5min溶解均匀;
[0024](5)向主锅中加入pH调节剂,速度为100rmp/min下搅拌5min溶解均匀,检测合格出料,得到成品。
[0025]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加热温度为50℃~65℃,进一步,加热温度为60℃;所述搅拌速度为50rmp/min~200rmp/min,进一步,搅拌速度为 80rmp/min。
[0026]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加热温度为60℃~80℃,进一步的,加热温度为75℃;所述均质速度为500rmp/min~2000rmp/min,均质时间为4min~8min,进一步的,均质速度为800rmp/min,均质时间为5min。所述搅拌速度为80rmp/min~200rmp/min,搅拌时间5min~15min,进一步,搅拌速度为100rmp/min,搅拌时间8min。
[0027]优选的,步骤(3)中,降温温度至60℃;
[0028]优选的,步骤(4)中,降温温度至40℃。
[0029]本专利技术解决的再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上述制备方法的精华液,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0030]溶剂:71.5份-91.43份;
[0031]多元醇:5份-15份;
[0032]舒敏剂:0.05份-1份;
[0033]增稠剂:0.1份-1份;
[0034]美白组合物:2.1份-8.5份;
[0035]螯合剂:0.01份-0.5份;
[0036]pH调节剂:0.01份-1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美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二葡糖基棓酸1

4份、肌肽0.1

0.5份、乙酰壳糖胺1

4份;其制备方法:常温下,将二葡糖基棓酸、肌肽、乙酰壳糖胺逐一添加混合搅拌即得到成品。2.一种含根据要求1所述美白组合物的精华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抑菌剂、多元醇混合,加热搅拌溶解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备用;(2)将溶剂、螯合剂及增稠剂依次投入主锅中,加热,均质后搅拌溶解至均匀;(3)主锅降温至65℃~50℃,加入第一混合物,速度为100rmp/min下搅拌5min溶解均匀;(4)主锅降温至45℃~30℃,加入多元醇、美白组合物及舒敏剂,搅拌速度为100rmp/min下搅拌5min溶解均匀;(5)向主锅中加入pH调节剂,速度为100rmp/min下搅拌5min溶解均匀,检测合格出料,得到成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精华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加热温度为50℃~65℃,所述搅拌速度为50rmp/min~200rmp/min。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精华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加热温度为60℃~80℃,所述均质速度为500rmp/min~2000rmp/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华朝李涛张福佳丁淑兰朱俊成余圣明王钊罗君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东耀化妆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