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龙蕾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高铁专用车载电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821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铁专用车载电源设备,其结构包括:夹板条带、触点夹架盘槽、柱杆接线端、芯片板、电源变频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运用触点夹架盘槽与柱杆接线端相配合,通过涡流电池筒与触点电板在盘槽体内形成盘式罩帽配合引脚杆与接线端子座放射处理形成包裹式蓄电提升高铁专用车载电源的调控和适配稳定性操作效果,提升整体的电源机动防护度和防静电干扰,提升引脚杆与接线端子座转换变频配电柱帽的分接操作效果,也保障后续的电源自主维护度强,降低消耗量,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铁专用车载电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高铁专用车载电源设备,属于电子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高铁专用车载电源的配送线架和电池组块是电源配送充电和集成反馈的高效整合,对车载电源的精密调控和严格防护操作,有助于提升整体高铁行车稳定性和高效性,目前技术公用的待优化的缺点有:
[0003]高铁专用车载电源的变频调控和连供输送需要一个电源输出端的载体配合整体车头车尾供料反馈,但载体柱端接线柱和电极柱帽容易因为空气的静电乱流造成外放泄露电流,对高铁车的电源消耗度大且放射电流激增,影响后续行车安全稳定性,也导致电源维护的危险性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高铁专用车载电源设备,以解决高铁专用车载电源的变频调控和连供输送需要一个电源输出端的载体配合整体车头车尾供料反馈,但载体柱端接线柱和电极柱帽容易因为空气的静电乱流造成外放泄露电流,对高铁车的电源消耗度大且放射电流激增,影响后续行车安全稳定性,也导致电源维护的危险性提升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高铁专用车载电源设备,其结构包括:夹板条带、触点夹架盘槽、柱杆接线端、芯片板、电源变频器,所述触点夹架盘槽嵌套于电源变频器的前侧并且轴心共线,所述芯片板插嵌在电源变频器的顶面上并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夹板条带设有两个并且分别插嵌在触点夹架盘槽的左右两侧,所述柱杆接线端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安装于触点夹架盘槽的左右上角,所述触点夹架盘槽设有涡流电池筒、触点电板、盘槽体,所述涡流电池筒设有四个并且分别安装于触点电板的上下两侧,所述触点电板设有两个并且分别插嵌在盘槽体的左右两侧,所述涡流电池筒与盘槽体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盘槽体嵌套于电源变频器的前侧并且轴心共线。
[0006]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涡流电池筒由电磁夹套筒、桁架板组成,所述电磁夹套筒安装于桁架板的顶部上,所述电磁夹套筒与桁架板扣合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磁夹套筒由套筒槽、衬架轮板组成,所述衬架轮板安装于套筒槽的内部,所述套筒槽与衬架轮板嵌套成一体并且相互垂直。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点电板由抗静电夹架、触点帽端板组成,所述抗静电夹架安装于触点帽端板的内部,所述抗静电夹架与触点帽端板扣合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抗静电夹架由衔铁机架、橡胶条板组成,所述衔铁
机架安装于橡胶条板的顶部上,所述衔铁机架与橡胶条板插嵌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板条带由铜丝线架板、端面夹板组成,所述铜丝线架板安装于端面夹板的内部,所述铜丝线架板与端面夹板嵌套成一体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铜丝线架板由铜丝钩线架、电极板组成,所述铜丝钩线架安装于电极板的内部,所述铜丝钩线架与电极板紧贴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柱杆接线端由引脚杆、接线端子座组成,所述引脚杆安装于接线端子座的底部下,所述引脚杆与接线端子座电连接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脚杆由锡条杆、二极管片座组成,所述锡条杆设有两个并且均安装于二极管片座的内部,所述锡条杆与二极管片座插嵌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衬架轮板为翻转板插接内销板的复合板架结构,方便绕阻回转收集电流形成格栅内推居中电源调控连供输出的操作效果。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衔铁机架为左右带扭簧丝隔振的凹型衔铁结构,方便上下包压形成环形电磁场密闭抗静电干扰且提升稳流对接适配变频操作效果。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铜丝钩线架为排列铜丝弯钩针线的耦合线架结构,方便继电负载承接高效,提升高铁专用车载电源的负荷度和调配稳定性。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极管片座为凹型槽座内置二极管片板的复合二极管座结构,方便插接电源分频继电引脚输出不同波段的电流适配高铁列车继电循环操作的自主化高效性。
[0019]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高铁专用车载电源设备,工作人员将夹板条带的铜丝线架板在端面夹板内拉装铜丝钩线架与电极板继电穿插触点夹架盘槽的触点电板,使盘槽体内通过抗静电夹架夹装触点帽端板提升衔铁机架与橡胶条板的电磁场内绝缘抗干扰操作效果,使柱杆接线端与芯片板在电源变频器前端适配涡流电池筒的电磁夹套筒在桁架板顶部配合压扣电池组块,让套筒槽与衬架轮板形成整体的电源终端输入输出对接安全稳定性和调频分线灵活度,保障高铁专用车载电源得到机动性端子继电对接调试操作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操作后可达到的优点有:
[0022]运用触点夹架盘槽与柱杆接线端相配合,通过涡流电池筒与触点电板在盘槽体内形成盘式罩帽配合引脚杆与接线端子座放射处理形成包裹式蓄电提升高铁专用车载电源的调控和适配稳定性操作效果,提升整体的电源机动防护度和防静电干扰,提升引脚杆与接线端子座转换变频配电柱帽的分接操作效果,也保障后续的电源自主维护度强,降低消耗量,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的附图作详细地介绍,以此让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高铁专用车载电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夹板条带与触点夹架盘槽详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触点夹架盘槽与柱杆接线端详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触点夹架盘槽、涡流电池筒、触点电板详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铜丝线架板工作状态的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引脚杆工作状态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电磁夹套筒工作状态的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抗静电夹架工作状态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夹板条带

1、触点夹架盘槽

2、柱杆接线端

3、芯片板

4、电源变频器

5、涡流电池筒

2A、触点电板

2B、盘槽体

2C、电磁夹套筒

2A1、桁架板

2A2、套筒槽

2A11、衬架轮板

2A12、抗静电夹架

2B1、触点帽端板

2B2、衔铁机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铁专用车载电源设备,其结构包括:夹板条带(1)、触点夹架盘槽(2)、柱杆接线端(3)、芯片板(4)、电源变频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夹架盘槽(2)嵌套于电源变频器(5)的前侧,所述芯片板(4)插嵌在电源变频器(5)的顶面上,所述夹板条带(1)设有两个并且分别插嵌在触点夹架盘槽(2)的左右两侧,所述柱杆接线端(3)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安装于触点夹架盘槽(2)的左右上角;所述触点夹架盘槽(2)设有涡流电池筒(2A)、触点电板(2B)、盘槽体(2C);所述涡流电池筒(2A)设有四个并且分别安装于触点电板(2B)的上下两侧,所述触点电板(2B)设有两个并且分别插嵌在盘槽体(2C)的左右两侧,所述涡流电池筒(2A)与盘槽体(2C)相配合,所述盘槽体(2C)嵌套于电源变频器(5)的前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铁专用车载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电池筒(2A)由电磁夹套筒(2A1)、桁架板(2A2)组成,所述电磁夹套筒(2A1)安装于桁架板(2A2)的顶部上,所述电磁夹套筒(2A1)与桁架板(2A2)扣合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铁专用车载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夹套筒(2A1)由套筒槽(2A11)、衬架轮板(2A12)组成,所述衬架轮板(2A12)安装于套筒槽(2A11)的内部,所述套筒槽(2A11)与衬架轮板(2A12)嵌套成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铁专用车载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电板(2B)由抗静电夹架(2B1)、触点帽端板(2B2)组成,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龙蕾
申请(专利权)人:郭龙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