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育男专利>正文

调压器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8119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压器组装方法,属于一种组装方法。由铁管加工、定子组装、转子组装及组合所组成,铁管加工是利用圆周尺寸计算方式,将开料的铁板以实际圆周尺寸与预留部分长度下料,于初次滚圆时,以夹具的挡边固定开料的铁板,使铁板的楔合面形成对称圆面,而不使夹具内铁板产生偏移,其夹具的夹合间隙,于初次滚圆形成圆面后,再以焊固加工,将铁板对称的楔合面结合后,再将焊固点磨平,使楔合面达到对称的圆面,于再次滚圆后,使对称的圆面达到相同的精准度后,利用夹具固定铁板的铁管内径,同时加工两端面以取得两端的平行度。优点在于:提高调压器的经济效率,提升组装及加工时的精准度,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装方法,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一般常用的调压器于组装加工时,仅在其一端进行内部加工,于另一端则实施固定,当调压器于固定加工的同时,调压器仅受到一端固定的挤压,因此,易导致加工时产生调压器变形,而影响机械强度与同心度,又于矽钢片上设置的线槽,于矽钢片堆叠时,易导致线槽无法对齐,因此易造成组装的不便,且当调压器内部置入定子使用时,易受到外力震动的影响,导致调压器与定子间卡合不紧密,而造成结构不稳,产生调压器使用时的损坏,需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了现有调压器于组装加工时易产生调压器变形而影响机械强度与同心度,易导致线槽无法对齐造成组装的不便,以及易受到外力震动的影响产生调压器使用时的损坏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由铁管加工、定子组装、转子组装及组合所组成;其中铁管加工包含开料、初次滚圆、焊固、焊固点磨平、再次滚圆、加工两端面;其定子组装包含固定制具、叠入矽钢片、放置加压板、加压固定、置入固定片、置入线圈、预温烘干、含浸泛泥水、加温烘干;其转子组装包含固定制具、叠入矽钢片、加压固定、焊固压合板、置入线圈、预温烘干、含浸泛泥水、加温烘干、设置护盖、外径加工、置入轴承;其组合包含固定制具、设置定子、放置导正制具、放置铁管、置入加压板、加压铁管、固定下盖,置入定位制具、置入转子、固定上盖、拉杆连接上下盖。其中,铁管加工是利用(铁板板厚+矽钢片外径)×π=下料铁板的计算方式,将开料的铁板以实际圆周尺寸与预留部份长度下料,而不产生预留内径加工,于初次滚圆时,以夹具的档边固定开料的铁板,使铁板的契合面形成对称圆面,而不使夹具内铁板产生偏移,其夹具的夹合间隙,以利于提高夹具的夹紧度,于初次滚圆形成圆面后,再以焊固加工,将铁板对称的契合面结合后,再将焊固点磨平,使契合面达到对称的圆面,于再次滚圆后,使对称的圆面达到相同的精准度后,利用夹具固定铁板的铁管内径,同时加工两端面以取得两端的平行度;定子组装利用固定制具,将定子制具依序叠入矽钢片,使叠入矽钢片的凹槽能定位于定位边上,于堆叠完毕后,透过加压器加压固定,使上压板与矽钢片产生紧密压合,又上压板设有与定子制具对称的数内凹槽及平凹槽,以利加压器加压时,能与定子制具的定位边配合,以确实将定子制具置入矽钢片,其后以加压器加压固定,再置入固定片,将固定片置入矽钢片的外径凹槽内,使固定片的折合边弯折九十度,用于卡住矽钢片,其后置入线圈,再以预温烘干消除湿气,并置入含浸泛泥水后以加温烘干完成组装;转子组装利用固定制具,将转子制具的固定孔置入轴体,使轴体垂直于转子制具上,其后依序叠入矽钢片,再透过加压固定矽钢片,使矽钢片结构更为紧密,又轴体上设有滚花槽,以利于加压焊固压合板,使压合板紧密压合矽钢片,其后置入线圈,其转子置入线圈后,以预温烘干的方式消除湿气,并置入含浸泛泥水后,予以加温烘干,且经由设置护盖的步骤,保护转子制具的线圈,其后将转子矽钢片外径利用两顶心的外径加工方式,使其转子上下轴承的位置与转子矽钢片外径的位置达到相同的同心度,其后置入轴承完成组装;组合利用固定制具,将制具平衡放置后,设置定子,其后放置导正制具,再放置铁管,并置入加压板加压铁管,使铁管与定子密合后,再将加压器与铁管分离,其后将铁管的一端固定下盖,于固定完毕后,再将铁管与定子间分离,翻转铁管,并于另一端先置入定位制具,其后置入转子,将固定上盖盖合,再以拉杆连接上下盖后完成组装。所说的定子制具固定矽钢片的方式利用凹凸槽、卡栓、定位边、固定板、压合板及相关具加压、嵌扣的堆叠固定方式,使定子制具的矽钢片稳定压合固定;所说的转子制具固定矽钢片的方式利用压合板、固定板、定位边、卡栓、凹凸槽及相关具加压及嵌扣的堆叠固定方式,使转子制具的矽钢片稳定压合固定。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提高调压器的经济效率,提升组装及加工时的精准度;不会因受到外力震动而造成结构的损坏;提升组装时整体的稳定度与精准度,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方块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铁管加工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定子组装实施例示意图;图4至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转子组装实施例示意图;图7至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是由铁管加工A、定子组装B、转子组装C及组合D所组成;其中铁管加工A包含开料A1、初次滚圆A2、焊固A3、焊固点磨平A4、再次滚圆A5、加工两端面A6;其定子组装B包含固定制具B1、叠入矽钢片B2、放置加压板B3、加压固定B4、置入固定片B5、置入线圈B6、预温烘干B7、含浸泛泥水B8、加温烘干B9;其转子组装C包含固定制具C1、叠入矽钢片C2、加压固定C3、焊固压合板C4、置入线圈C5、预温烘干C6、含浸泛泥水C7、加温烘干C8、设置护盖C9、外径加工C10、置入轴承C11;其组合D包含固定制具D1、设置定子D2、放置导正制具D3、放置铁管D4、置入加压板D5、加压铁管D6、固定下盖D7,置入定位制具D8、置入转子D9、固定上盖D10、拉杆连接上下盖D11。其中,铁管加工A是利用(铁板板厚+矽钢片外径)×π=下料铁板的计算方式,将开料A1的铁板A11以实际圆周尺寸与预留部份长度下料,而不产生预留内径加工,于初次滚圆A2时,以夹具A7的档边A8固定开料A1的铁板A11,使铁板A11的契合面A9形成对称圆面,而不使夹具A7内铁板A11产生偏移,其夹具A7的夹合间隙A10,以利于提高夹具A7的夹紧度,于初次滚圆A2形成圆面后,再以焊固A3加工,将铁板A11对称的契合面A9结合后,再将焊固点磨平A4,使契合面A9达到对称的圆面,于再次滚圆A5后,使对称的圆面达到相同的精准度后,利用夹具A7固定铁板A11的铁管内径,同时加工两端面A6以取得两端的平行度;定子组装B利用固定制具B1,将定子制具B10依序叠入矽钢片B2,使叠入矽钢片B2的凹槽B11能定位于定位边B12上,于堆叠完毕后,透过加压器B13加压固定B4,使上压板B14与矽钢片B2产生紧密压合,又上压板B14设有与定子制具B10对称的数内凹槽B15及平凹槽B16,以利加压器B13加压时,能与定子制具B10的定位边B12配合,以确实将定子制具B10置入矽钢片B2,其后以加压器B13加压固定B3,再置入固定片B5,将固定片B5置入矽钢片B2的外径凹槽B11内,使固定片B5的折合边弯折九十度,用于卡住矽钢片B2,其后置入线圈B6,再以预温烘干B7消除湿气,并置入含浸泛泥水B8后以加温烘干B9完成组装;如附图4至附图6所示,转子组装C利用固定制具C1,将转子制具C12的固定孔C14置入轴体C13,使轴体C13垂直于转子制具C12上,其后依序叠入矽钢片C2,再透过加压固定C3矽钢片C2,使矽钢片C2结构更为紧密,又轴体C13上设有滚花槽C15,以利于加压焊固压合板C4,使压合板C4紧密压合矽钢片C2,其后置入线圈C5,其转子置入线圈C5后,以预温烘干C6的方式消除湿气,并置入含浸泛泥水C7后,予以加温烘干C8,且经由设置护盖C9的步骤,保护转子制具C12的线圈,其后将转子矽钢片C2外径利用两顶心的外径加工C10方式,使其转子上下轴承C11的位置与转子矽钢片C2外径的位置达到相同的同心度,其后置入轴承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压器组装方法,由铁管加工、定子组装、转子组装及组合所组成,其特征在于:铁管加工是利用圆周尺寸计算方式,将开料的铁板以实际圆周尺寸与预留部份长度下料,而不产生预留内径加工,于初次滚圆时,以夹具的档边固定开料的铁板,使铁板的契合面形成对称圆面,而不使夹具内铁板产生偏移,其夹具的夹合间隙,于初次滚圆形成圆面后,再以焊固加工,将铁板对称的契合面结合后,再将焊固点磨平,使契合面间达到对称的圆面,于再次滚圆后,使对称的圆面达到相同的精准度后,利用夹具固定铁板的铁管内径,同时加工两端面以取得两端的平行度;定子组装利用固定制具,将字子制具依序叠入矽钢片,使叠入矽钢片的凹槽能定位于定位边上,于堆叠完毕后,透过加压器加压固定,使上压板与矽钢片产生紧密压合,又上压板设有与定子制具对称的数内凹槽及平凹槽,以利加压器加压时,能与定子制具的定位边配合,以确实将定子制具置入矽钢片,其后以加压器加压固定,再置入固定片,将固定片置入矽钢片的外径凹槽内,使固定片的折合边弯折九十度,用于卡住矽钢片,其后置入线圈,再以预温烘干消除湿气,并置入含浸泛泥水后以加温烘干完成组装;转子组装利用固定制具,将转子制具的固定孔置入轴体,使轴体垂直于转子制具上,其后依序叠入矽钢片,再透过加压固定矽钢片,使矽钢片结构更为紧密,又轴体上设有滚花槽,利于加压焊固压合板,使压合板紧密压合矽钢片,其后置入线圈,其转子置入线圈后,以预温烘干的方式消除湿气,并置入含浸泛泥水后,予以加温烘干,且经由设置护盖的步骤,保护转子制具的线圈,其后将转子矽钢片外径利用两顶心的外径加工方式,使其转子上下轴承的位置与转子矽钢片外径的位置达到相同的同心度,其后置入轴承完成组装;组合利用固定制具,将制具平衡放置后,设置定子,其后放置导正制具,再放置铁管,并置入加压板加压铁管,使铁管与定子密合后,再将加压器与铁管分离,其后将铁管的一端固定下盖,于固定完毕后,再将铁管与定子间分离,翻转铁管,并于另一端先置入定位制具,其后置入转子,将固定上盖盖合,再以拉杆连接上下盖后完成组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压器组装方法,由铁管加工、定子组装、转子组装及组合所组成,其特征在于铁管加工是利用圆周尺寸计算方式,将开料的铁板以实际圆周尺寸与预留部份长度下料,而不产生预留内径加工,于初次滚圆时,以夹具的档边固定开料的铁板,使铁板的契合面形成对称圆面,而不使夹具内铁板产生偏移,其夹具的夹合间隙,于初次滚圆形成圆面后,再以焊固加工,将铁板对称的契合面结合后,再将焊固点磨平,使契合面间达到对称的圆面,于再次滚圆后,使对称的圆面达到相同的精准度后,利用夹具固定铁板的铁管内径,同时加工两端面以取得两端的平行度;定子组装利用固定制具,将字子制具依序叠入矽钢片,使叠入矽钢片的凹槽能定位于定位边上,于堆叠完毕后,透过加压器加压固定,使上压板与矽钢片产生紧密压合,又上压板设有与定子制具对称的数内凹槽及平凹槽,以利加压器加压时,能与定子制具的定位边配合,以确实将定子制具置入矽钢片,其后以加压器加压固定,再置入固定片,将固定片置入矽钢片的外径凹槽内,使固定片的折合边弯折九十度,用于卡住矽钢片,其后置入线圈,再以预温烘干消除湿气,并置入含浸泛泥水后以加温烘干完成组装;转子组装利用固定制具,将转子制具的固定孔置入轴体,使轴体垂直于转子制具上,其后依序叠入矽钢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育男
申请(专利权)人:陈育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