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摇瓶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7996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摇瓶装置及方法,以便于替代人工摇瓶操作,为瓶体在线自动化杂质检测提供硬件操作基础;其结构包括:工位转换机构、瓶体抓取摇晃机构和龙门架;龙门架包括:外龙门架和内龙门架;工位转换机构包括:多工位换位器和换位器驱动装置;多工位换位器包括:驱动轴、气电组合滑环和多工位装配架;多工位装配架与驱动轴固定连接;驱动轴通过轴承与外龙门架顶面固定连接;气电组合滑环与多工位装配架固定连接;气电组合滑环与内龙门架顶面固定连接;多工位装配架上设置有多个连接部;瓶体抓取摇晃机构与连接部固定连接;换位器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方法采用上述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生产线自动化摇瓶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摇瓶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酒水饮料自动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摇瓶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白酒、饮料等瓶装液体在异物检测灯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碰到异物沉淀至瓶底的情况,由于灯检只能对瓶身内部的液体进行检测,这导致沉底异物无法检出,使得检验失败,不合格品的流出。进一步的,现有技术中的酒水饮料自动生产线在检测瓶体内是否含有杂质时通常还依赖视觉检测的方式来实现。检测时用手摇晃酒瓶然后依靠肉眼识别瓶体内是否存在悬浮的异物。人工灯检方式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无法满足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的要求。
[0003]生产线人工目测检测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0004]1、速度慢,检测效率低,一个灯检人员每小时只能检测200

400瓶,为匹配生产线的生产速度,需多人同时进行检测;且被检测的瓶体再次被摆放在生产线上时位置难以把握准确,会对该瓶体后续被操作的质量造成影响。
[0005]2、精度低,主观性强,可重复性差,一般人眼最小检测精度在50

60微米,且同一产品人工多次重复检测时检测结果不一致,存在质量风险。
[0006]3、漏检误检率高,经常把含有杂质的产品当正品或者把正品误判为次品。
[0007]4、采用人工检测对检验操作工人的视觉识别熟练度亦需较高的要求,当工人频繁重复同样的检测动作时极易产生操作疲劳,进而产生的检验失误率通常也会较高;此外,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对灯检机人员的视力影响很大,且手工不停拿放翻转产品对工人的手关节和手臂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严重影响人员的职业健康。
[0008]因此,研发一种自动摇瓶装置及方法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成为一种必需。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目的提供一种自动摇瓶装置及方法,以便于替代人工摇瓶操作,为瓶体在线自动化杂质检测提供硬件操作基础。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1]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摇瓶装置,包括:工位转换机构、瓶体抓取摇晃机构和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结构包括:顶面中央均分别设置有通孔的外龙门架和内龙门架;所述内龙门架的两个支脚面向生产线的一侧分别与所述生产线的侧壁部位固定连接;所述工位转换机构的结构包括:多工位换位器和换位器驱动装置;所述多工位换位器包括:驱动轴、气电组合滑环和多工位装配架;所述多工位装配架中心部位的上端面与所述驱动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通过轴承与所述外龙门架顶面的通孔固定连接;所述气电组合滑环用于出气部位的上端面与所述多工位装配架中心部位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气电组合滑环用于进气部位的下端面与所述内龙门架顶面的通孔固定连接;所述多工位装配架上的每一个装配工位均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瓶体抓取摇晃机构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瓶体
抓取摇晃机构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换位器驱动装置与所述外龙门架固定连接后,将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轴传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外龙门架的顶面为矩形,且设置有四个立脚。
[0013]优选的,所述换位器驱动装置为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伞齿轮与所述驱动轴传动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装配工位上设置的连接部结构为U形;所述连接部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瓶体抓取摇晃机构装配高度的条形槽。
[0015]优选的,所述连接部的顶部设置有通孔;所述瓶体抓取摇晃机构的上端对应固定设置有直径与所述通孔大小相适配的螺杆;所述螺杆穿过所述通孔后连接有调节螺母。
[0016]优选的,所述瓶体抓取摇晃机构的结构为动作端连接有夹板的摆动手指气缸;所述摆动手指气缸的气路接口通过供气软管与所述气电组合滑环用于出气部位的出气接口相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夹板内壁的外形与瓶体待抓持的部位的外形相适配。
[0018]优选的,所述夹板的内壁贴附有硅胶片。
[0019]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自动摇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0]步骤1:摆动手指气缸以夹持的方式夹取瓶体;
[0021]步骤2:工位转换机构将夹取有瓶体的摆动手指气缸转动至下一工位;
[0022]步骤3:夹取有瓶体的摆动手指气缸在工位位置转换过程中和/或转移至下一工位后执行周期性摇摆动作。
[0023]优选的,还包括:步骤4:夹取有瓶体的摆动手指气缸在转移至下一工位后并结束摇摆动作时,夹板松开释放所述瓶体。
[0024]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及优点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多个瓶体抓取摇晃机构以工位转动切换的方式交替完成瓶体的抓取及摇晃操作,能够自适应生产线的高速运转;整套装置能够以龙门跨接的方式安置在瓶体加工线上的任意位置,能够大幅缩短生产线的改造停产时间;本专利技术采用气动部件与电动部件相结合的混动方式,即保证了工位转换时所需的定位准确性,又能保证瓶体夹取及摇晃时的柔性需求,避免动作过为刚硬而对瓶体造成磕碰及擦伤。
[0025]本专利技术采用在装配工位上设置用于调节所述瓶体抓取摇晃机构装配高度的条形槽,能够方便调节瓶体抓取摇晃机构的装配高度,以满足针对不同外形及高度的瓶体的抓取需求。
[0026]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瓶体抓取摇晃机构的上端进一步设置螺杆及调节螺母,能够更进一步方便调节瓶体抓取摇晃机构的装配高度,便于提升现场维护人员调试设备时的操作效率。
[0027]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摆动手指气缸作为瓶体抓取摇晃机构的动作执行构件,既能满足瓶体抓取时的动作需求,又能满足瓶体摇晃时的摆动动作需求。
[0028]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不同外形结构的夹板能够更进一步适应不同外形结构的瓶体;有助于在瓶体抓取及摇晃时将瓶体牢固的夹持在夹板内,防止瓶体在剧烈摇晃操作中发生滑脱。
[0029]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为夹板的内壁贴附硅胶片能够满足夹持玻璃瓶体时所需的防滑脱需求。
[003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的自动摇瓶方法,能够替代人工摇瓶操作,为瓶体在线自动化杂质检测提供硬件操作基础。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自动摇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工位转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设置有换位器驱动装置的工位转换机构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摆动手指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摇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位转换机构、瓶体抓取摇晃机构和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结构包括:顶面中央均分别设置有通孔的外龙门架和内龙门架;所述内龙门架的两个支脚面向生产线的一侧分别与所述生产线的侧壁部位固定连接;所述工位转换机构的结构包括:多工位换位器和换位器驱动装置;所述多工位换位器包括:驱动轴、气电组合滑环和多工位装配架;所述多工位装配架中心部位的上端面与所述驱动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通过轴承与所述外龙门架顶面的通孔固定连接;所述气电组合滑环用于出气部位的上端面与所述多工位装配架中心部位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气电组合滑环用于进气部位的下端面与所述内龙门架顶面的通孔固定连接;所述多工位装配架上的每一个装配工位均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瓶体抓取摇晃机构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瓶体抓取摇晃机构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换位器驱动装置与所述外龙门架固定连接后,将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轴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摇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龙门架的顶面为矩形,且设置有四个立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摇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位器驱动装置为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伞齿轮与所述驱动轴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摇瓶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化冬李智姜启升鲍文爽李龙邹伯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山科世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