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类活性物质、电极、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798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1:51
廉价且简便地提供一种充放电容量较大且循环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硫类活性物质,含有该硫类活性物质的电极及具备该电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一种硫类活性物质,其通过烧成含有下述物质的原料而形成:(1)膨胀开始温度为150℃以下的热膨胀性粒子,其具有包含丙烯酸类共聚物的外壳,和内包于所述外壳内侧的烃,及(2)硫。及(2)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硫类活性物质、电极、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中使用的硫类活性物质、包含该硫类活性物质的电极及具备该电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由于充放电容量较大,主要用作便携电子产品用电池。另外,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用电池的使用量也在增加,故期待其性能的提高。
[0003]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包含硫粉末和聚丙烯腈粉末的原料粉末在非氧化性气体氛围下加热而得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另外,专利文献2是通过使用工业用橡胶而提供廉价的正极活性物质的专利技术。
[0004]另一方面,提出了:作为负极活性物质,通过使用硅(Si)、锡(Sn)等能够吸藏及释放更多的锂离子的材料来增加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池容量。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0/044437号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92449号公报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类活性物质,其通过烧成含有下述物质的原料而形成:(1)膨胀开始温度为150℃以下的热膨胀性粒子,其具有包含丙烯酸类共聚物的外壳,和内包于所述外壳内侧的烃,及(2)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类活性物质,其中,所述烧成温度为250~550℃。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硫类活性物质,其中,所述丙烯酸类共聚物是包含甲基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以外的1种以上的单体成分作为单体成分的共聚物。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硫类活性物质,其中,所述甲基丙烯腈以外的1种以上的单体成分是选自丙烯腈及(甲基)丙烯酸酯中的1种以上。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硫类活性物质,其中,所述烃是选自异丁烷、异戊烷及异辛烷中的1种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保达也中条文哉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