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各向异性R-Fe-B-M永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7946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各向异性R(稀土元素)-Fe-B-M(合金元素)永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稀土永磁材料和定向凝固技术领域。该方法步骤如下:以各向异性R-Fe-B-M粉末烧结磁体作为籽晶,置于定向凝固坩埚底部并使其磁化方向与定向凝固方向垂直;相应配制并熔炼的R-Fe-B-M合金处于定向凝固坩埚内籽晶的上面,进行定向凝固,初始液固界面处于籽晶中部。定向凝固得到的合金棒中RE↓[2](Fe,M)↓[14]B相定向柱晶的易磁化轴[001]在与柱晶纵向垂直的平面内沿籽晶的磁化方向一致取向,使该合金棒表现出磁各向异性。与现有的粉末烧结法相比较,该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环节少、所得材料组织更致密、强韧的特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定向凝固技术制备各向异性R(稀土元素)-Fe-B-M(合金元素)永磁材料的方法,涉及稀土永磁材料和定向凝固

技术介绍
对多晶R-Fe-B-M永磁材料而言,当其中各个R2(Fe,M)14B晶粒的易磁化轴被强制沿同一方向平行排列时,该材料在宏观上表现为磁各向异性,并具有比各向同性的相同合金成分的材料高得多的磁性。比如,在粉末烧结Nd-Fe-B永磁材料工业化的生产工艺中,采用让具有单畴尺寸的合金粉末在外加磁场中取向成型的方法,使其中的Nd2Fe14B晶粒的易磁化轴沿外加磁场的方向一致取向,从而获得具有高磁性能的各向异性永磁材料。由于定向凝固组织比粉末烧结组织更加致密、强韧,并且定向凝固制备工艺较之粉末烧结制备工艺具有工艺环节少的优点,促使人们开展了采用定向凝固技术直接制备各向异性永磁材料的研究。有关的研究在Sm-Co-Cu-Fe-Zr-La(Ce)系永磁合金上获得了成功(Heng-zhi Fu,Xin-cai Liu etal,The Studies of Directional Solidified RE-Co Magnets,IEEETransactions o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各向异性R(稀土元素)-Fe-B-M(合金元素)永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一块各向异性粉末烧结R-Fe-B-M永磁体作为籽晶,将籽晶放入定向凝固坩埚底部并使其磁化方向与定向凝固方向垂直。(2) 相应配制并熔炼R-Fe-B-M合金并直接浇入定向凝固坩埚内籽晶的上面,保温0~20分钟后再进行定向凝固,初始液固界面处于籽晶中部。定向凝固液固界面温度为1423~1723K,液固界面温度梯度为10~1500K/cm,凝固速度为5~2000μm/s。(3)对定向凝固得到的合金棒在氩气保护下进行二级热处理,其中第一级热处理的温度1173~137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各向异性R(稀土元素)-Fe-B-M(合金元素)永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一块各向异性粉末烧结R-Fe-B-M永磁体作为籽晶,将籽晶放入定向凝固坩埚底部并使其磁化方向与定向凝固方向垂直。(2)相应配制并熔炼R-Fe-B-M合金并直接浇入定向凝固坩埚内籽晶的上面,保温0~20分钟后再进行定向凝固,初始液固界面处于籽晶中部。定向凝固液固界面温度为1423~1723K,液固界面温度梯度为10~1500K/cm,凝固速度为5~2000μm/s。(3)对定向凝固得到的合金棒在氩气保护下进行二级热处理,其中第一级热处理的温度1173~1373K,时间0.5~8小时,第二级热处理的温度773~973K,时间0.5~10小时。2.一种各向异性R(稀土元素)-Fe-B-M(合金元素)永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一块各向异性粉末烧结R-Fe-B-M永磁体作为籽晶,将籽晶放入定向凝固坩埚底部并使其磁化方向与定向凝固方向垂直。(2)相应配制并熔炼、浇注R-Fe-B-M合金棒,再将合金棒置放于定向凝固坩埚内籽晶的上面,进行熔化、定向凝固,初始液固界面处于籽晶中部。定向凝固液固界面温度为1423~1723K,液固界面温度梯度为10~1500K/cm,凝固速度为5~2000μm/s。(3)对定向凝固得到的合金棒在氩气保护下进行二级热处理,其中第一级热处理的温度为1173~1373K,时间为0.5~8小时,第二级热处理的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晶刘新才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