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梯轿厢以及具备该轿厢的电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轿厢以及具备该轿厢的电梯。
技术介绍
[0002]作为现有的电梯轿厢的构造,提出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该专利文献1公开了通过一对立框、下梁以及上梁构成轿厢框的技术,其中,一对立框与一对导轨并列设置,下梁以长度方向为水平并与一对立框的下方连结,且设置有滑轮,上梁以长度方向为水平且与一对立框的上方连结。在下梁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轿厢下部框,该一对轿厢下部框沿与下梁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配置,且由L型钢形成。另外,一对轿厢下部框被沿与一对轿厢下部框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配置的一对支承框连结。并且,通过该一对轿厢下部框支承轿厢室。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
‑
669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梯轿厢中,支承轿厢室的一对轿厢下部框的刚性不充分。因此,必须沿与一对轿厢下部框的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梯轿厢,其具备:上梁,其配置于上部;一对立框,其各自的上端部与所述上梁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连结;下梁,其配置于所述一对立框各自的下端部间,且所述下梁的两端部与所述一对立框各自的下端部连结;以及一对地板下侧面梁,其载置于所述下梁的两端部且与所述下梁的两端部连结,且沿与所述下梁正交的方向延伸,在由所述上梁、所述一对立框以及所述下梁围成的部分配置有轿厢室,在所述一对地板下侧面梁之上配置有所述轿厢室,所述电梯轿厢的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地板下侧面梁具备分别加强所述一对地板下侧面梁的地板下侧面梁加强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地板下侧面梁以沿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切断而得到的截面呈U字状的方式形成,且以上方成为开放侧的方式配置,所述地板下侧面梁加强构件以沿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切断而得到的截面呈U字状的方式形成,且以与所述一对地板下侧面梁各自的上方开放对置的方式使下方成为开放侧而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下侧面梁加强构件在沿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切断而得到的截面中的宽度形成得比所述一对地板下侧面梁各自的宽度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下侧面梁加强构件与所述一对地板下侧面梁分别以使所述地板下侧面梁加强构件的内侧侧面与所述一对地板下侧面梁各自的外侧侧面重合的方式对置,且通过螺栓对对置部分进行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地板下侧面梁各自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形成得比所述地板下侧面梁加强构件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长,在不与所述地板下侧面梁加强构件对置的所述一对地板下侧面梁各自的两端部具备防振装置,所述一对地板下侧面梁分别隔着所述防振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仮屋智贵,岛田胜博,川上浩史,户村好贵,大菅麻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