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792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1:36
本申请属于护肤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以所述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的总质量为100%计,包括:3%~10%的油相和90%~97%的水相;所述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中,所述水相包括:水杨酸0.1%~2%,果酸0~6%,皮肤调理剂0~10%,防腐剂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护肤品
,尤其涉及一种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油痘肌,已经成为青春期少男少女甚至成年人的主要肌肤问题之一。油痘肌的形成主要可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皮脂腺分泌的油脂过多、毛囊过度角质化等,会导致毛孔堵塞,产生闭口粉刺。另一方面,痤疮丙酸杆菌过度繁殖,皮肤表面菌群平衡被打破,痤疮就随之产生。过度繁殖的痤疮丙酸杆菌分泌脂质酶,分解皮肤表面脂质产生脂肪酸,引起更多的炎症反应。再一方面,皮脂中的不饱和油脂如角鲨烯,在紫外线照射下过氧化,进一步产生活性氧,加重与痤疮相关的炎症反应。
[0003]水杨酸可以随着皮脂腺渗入毛孔,溶解毛孔内堆积的角质,清理毛孔。同时,水杨酸还可以杀菌、消炎,因此水杨酸常常被选中作为治疗粉刺、痤疮等油痘肌相关的肌肤问题的功效成分。但是,水杨酸因分子量相对较小,亲肤性佳,使得它的皮肤渗透性比较强,长时间或反复皮肤接触水杨酸可引起皮炎,甚至发生灼伤。中国食品药监局对化妆品中水杨酸的添加量有明确的法规上限,不得超过2wt%。尽管如此,长期使用水杨酸的消费者还是很容易产生皮肤敏感反应,甚至成为油敏肌。因此,如何让含有水杨酸的痤疮皮肤护理产品更加温和,避免油痘肌消费者转化成油敏肌,是水杨酸类产品开发的难点和重点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含有水杨酸的护理产品对皮肤刺激大,容易产生皮肤敏感反应,导致油痘肌消费者转变成油敏肌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申请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以所述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的总质量为100%计,包括:3%~10%的油相和90%~97%的水相;其中,
[0007]所述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中,所述水相包括:水杨酸0.1%~2%,果酸0~6%,皮肤调理剂0~10%,防腐剂0.1

1%,余量的水;
[0008]所述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中,所述油相包括:ω

3、ω

6和ω

9不饱和脂肪酸0.1%~10%,其他油脂0~2.9%。
[000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0010]将对热不敏感的皮肤调理剂与水混合后,在50℃~60℃的条件下,添加水杨酸进行溶解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溶液;
[0011]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降温后,添加热敏的皮肤调理剂和果酸,混合溶解后,添加防腐剂,得到水相;
[0012]获取ω

3不饱和脂肪酸、ω

6不饱和脂肪酸、ω

9不饱和脂肪酸后,与其他油脂进
行混合处理,得到油相;
[0013]将所述油相和所述水相混合,得到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
[0014]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的使用方法,获取上述的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后,摇晃至所述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呈乳液状再使用。
[0015]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水相组分中0.1%~2%的水杨酸可以渗入毛孔,溶解毛孔内堆积的角质,清理毛孔,同时起到杀菌消炎作用,可有效治理油痘肌皮肤问题;0~6%的果酸可以加速皮肤角质剥落,增强水杨酸的祛痘功效;0~10%的皮肤调理剂可以调节肤感,增加组合物护理功效;0.1

1%的防腐剂防止组合物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提高组合物的存储使用稳定性。油相组分能在皮肤表面形成疏水性薄膜,抑制水分的散失,防止皮肤干裂,起滋润、保湿和柔滑等作用,其中,0.1%~10%的ω

3、ω

6和ω

9不饱和脂肪酸,不但可以舒缓因水杨酸、果酸的神经刺激导致的炎症因子的分泌,抑制炎症因子的传导,还可以保护皮脂中的角鲨烯不被氧化,而且可促进皮肤炎症损伤的修复,降低环境对皮肤炎症带来的不良反应;同时具有柔软肌肤和封闭保湿的效果。油相中0~2.9%的其他油脂,可进一步提高组合物的封闭保湿效果,提升组合物的使用肤感。
[0016]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获取配方量的原料组分后,首先,将对热不敏感的皮肤调理剂与水混合,升温再添加水杨酸进行溶解;然后,将第一混合液降温后,添加热敏的皮肤调理剂和果酸,混合溶解后,最后添加防腐剂进行溶解,即可得到水相。另外,ω

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ω

6多元不饱和脂肪酸、ω

9不饱和脂肪酸与其他油脂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油相。再将水相和油相混合,即得到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本申请提供的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容易操作,制备成本低,便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0017]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的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的使用方法,获取上述的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后,由于该组合油相组分和水相组分在静置状态下会分层,因此,使用前需摇晃至所述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呈水包油的乳液状再涂抹与皮肤表面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19]本专利技术中,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20]本专利技术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或,“a,b和c中的至少一项(个)”,均可以表示:a,b,c,a

b(即a和b),a

c,b

c,或a

b

c,其中a,b,c分别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0021]应理解,在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部分或全部步骤可以并行执行或先后执行,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
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0022]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00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的总质量为100%计,包括:3%~10%的油相和90%~97%的水相;其中,所述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中,所述水相包括:水杨酸0.1%~2%,果酸0~6%,皮肤调理剂0~10%,防腐剂0.1

1%,余量的水;所述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中,所述油相包括:ω

3、ω

6和ω

9不饱和脂肪酸0.1%~10%,其他油脂0~2.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的总质量为100%计,包括:3%~10%的油相和90%~97%的水相;其中,所述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中,所述水相包括:水杨酸0.1%~2%,果酸1~6%,皮肤调理剂1~10%,防腐剂0.1

1%,余量的水;所述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中,所述油相包括:ω

3、ω

6和ω

9不饱和脂肪酸1%~9.5%,其他油脂0.5~2%。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所述ω

3、ω

6和ω

9不饱和脂肪酸的总量为100%计,包括:ω

3不饱和脂肪酸
ꢀꢀꢀꢀꢀꢀ
27

36%,ω

6不饱和脂肪酸
ꢀꢀꢀꢀꢀꢀ
34

45%,ω

9不饱和脂肪酸
ꢀꢀꢀꢀꢀꢀ
19

3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ω

3不饱和脂肪酸包括:α

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ω

6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油酸、γ

亚油酸、共轭亚油酸、花生四烯酸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ω

9不饱和脂肪酸包括:油酸、芥酸、神经酸中的至少一种。5.如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相的pH值为3.5

5.5;和/或,所述水为去离子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油脂包括:肉豆蔻酸异丙酯、棕榈酸异丙酯、异壬酸异壬酯、角鲨烷、异棕榈酸乙基己酯、棕榈酸乙基己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氢化聚异丁烯、氢化聚癸烯中的至少一种。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炎祛痘皮肤护理组合物,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志胡璠夏露杨积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巴斯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