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锡增专利>正文

天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7900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1:35
一种天线结构,包含一反射器、一水平极化天线与一垂直极化天线位于该反射器的前侧,其中该水平极化天线由一对偶极天线所构成,且每个该偶极天线包含彼此重叠的一正接地件与一负接地件,而该垂直极化天线由彼此重叠的一上接地件与一下接地件所构成,且该上接地件位于该对偶极天线中的上偶极天线之上而该下接地件位于该对偶极天线中的下偶极天线之下,一第一信号源与一第二信号源从该反射器的后侧延伸到前侧来分别激发该水平极化天线与该垂直极化天线。极化天线。极化天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线结,更具体言,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整合的水平极化天线与垂直极化天线的天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装设有天线模块的电子装置如智能智能手机、可穿戴式装置等已在市面上被广泛的提供。这类电子装置可以通过天线来接收或发送含有数据(如信息、相片、影片、音档、游戏等)的信号。
[0003]这类电子装置的天线模块会使用多个天线元件来实作,以更有效地接收或发送信号。举例言之,电子装置可以含有一或多个天线阵列,其每个阵列都具有多个天线元件排列成规律的形状。电子装置所接收到的信号可能是在某特定方向受到极化的。为了要接收或发送垂直极化信号或水平极化信号,电子装置可能要根据信号极化的方向来物理分隔出多个传送/接收路径。
[0004]下一代的无线通信技术,如5G移动网络或无线系统,其可能会使用频率实质上大于或等于20GHz的毫米波(mmWave)。为了克服频带特性所带来的空间路径损耗问题并增加天线的增益,装置会需要专用的水平极化天线与专用的垂直极化天线来分别接收并传送水平极化信号或垂直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结构,包含:一反射器,将该天线结构分为前侧与后侧;一水平极化天线,位于该反射器的前侧,其中该水平极化天线包含一对至少部分彼此重叠的偶极天线,且每个该偶极天线包含由一狭缝所分隔的一正接地件与一负接地件;一第一信号源,从该反射器的该后侧经由该反射器的一第一开口延伸到该前侧,其中该第一信号源在该对偶极天线间延伸并从该对正接地件之间的一重叠区间延伸穿过该狭缝到该对负接地件之间的另一重叠间隔,以激发该水平极化天线;一垂直极化天线,位于该反射器的该前侧,其中该垂直极化天线包含至少部分彼此重叠的一上接地件与一下接地件,且该上接地件位于该对偶极天线中的上偶极天线之上而该下接地件位于该对偶极天线中的下偶极天线之下;以及一第二信号源,从该反射器的该后侧经由该反射器的一第二开口延伸到该前侧,其中该第二信号源在该上接地件与该下接地件之间延伸并朝该上接地件与该下接地件的其中一个垂直延伸,以激发该垂直极化天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中该反射器包含多个第一导孔件,该多个第一导孔件连接而构成多层堆叠金属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中该水平极化天线与该垂直极化天线包含该反射器的该多层堆叠金属层的水平延伸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中该对偶极天线以该狭缝为中线呈对称形态并被该狭缝水平地分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还包含一辅助接地件位于该上接地件与该下接地件之间并位于该第二信号源的正上方或正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中该反射器还包含由该多层堆叠金属层以及多个所述第一导孔件所围出的一第一空间,该第一空间位于该后侧并与该第一开口连通,且该第一信号源在该第一空间中垂直延伸并穿过该第一开口到该反射器的该前侧。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中该反射器还包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圣儒周锡增黄炳彰
申请(专利权)人:周锡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