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解耦燃烧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7863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质解耦燃烧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由炉墙围成的炉体、炉体内纵向设置的隔墙、与隔墙下部相连的异形隔板、位于炉体内下部的通风炉排和后火墙;所述隔墙的一侧自上而下分别包括干燥区、热解气化区和半焦区,所述隔墙的另一侧自下而上分别包括还原燃烧区和燃尽区,半焦区和还原燃烧区的底部连通;异形隔板的中下部设有半开口,还原燃烧区设置调节风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现有燃烧装置上增加异形隔板,控制半焦区料层的厚度及分布情况,并在尾部烟气划分还原燃烧区和燃尽区,控制还原燃烧区的还原性气氛条件,减少N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解耦燃烧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料燃烧
,涉及一种生物质解耦燃烧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化石能源的日趋枯竭和环保要求的不断增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备受关注,生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储能丰富,其开发利用可有效减缓温室效应,但由于其体积密度小、堆放体积大而造成储运困难,而且挥发分含量高,燃烧不同步,冒黑烟情况严重。现有的燃烧设备燃烧效率往往较低,制约了生物质的燃烧利用。
[0003]在传统的中小型解耦燃烧装置中,可通过热解区和半焦区的还原性减小燃烧过程产生的NO
x
,尤其是半焦区的形式、尺寸和通风量对中小型燃煤解耦燃烧装置的性能影响很大;但对于各类生物质燃料,由于挥发分含量高,固定碳含量低,半焦区体积小且温度较低,对于控制轻质挥发分产生烟黑的影响不大,但对燃烧过程中抑制NO
x
的生成不利;同时,半焦区体积较小,温度较低,对通风控制的要求也更高,否则容易造成燃烧过程不稳定,燃烧温度和烟气排放的成分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0004]CN 1034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解耦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耦燃烧装置包括由炉墙围成的炉体、所述炉体内纵向设置的隔墙、与所述隔墙下部相连的异形隔板、通风炉排和后火墙;所述隔墙从炉体顶端延伸至炉体的中下部,所述隔墙的一侧自上而下分别包括干燥区、热解气化区和半焦区,所述半焦区的下部为所述通风炉排,所述隔墙的另一侧自下而上分别包括还原燃烧区和燃尽区,所述还原燃烧区的下部为所述后火墙,所述异形隔板的下部与通风炉排之间留有间隔形成火口,将半焦区和还原燃烧区的底部连通;所述异形隔板的下部设有半开口,所述半开口的边缘位于异形隔板的底边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耦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隔墙平行的两侧炉墙分别为前炉墙和后炉墙,所述生物质进料一侧的炉墙为前炉墙,所述后火墙位于后炉墙上;优选地,所述通风炉排和后火墙下方的炉体区域为灰渣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解耦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隔板的半开口为上边短、下边长的区域;优选地,所述异形隔板的半开口的形状为梯形或半圆形,优选为等腰梯形;优选地,所述异形隔板的半开口高度占异形隔板总高度的1/5~4/5;优选地,从异形隔板的长度方向来看,所述半开口位于异形隔板的中部;优选地,所述异形隔板与隔墙之间非固定连接,优选为采用挂接形式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解耦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炉排沿前炉墙至后炉墙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延伸至后火墙的下端位置;优选地,所述通风炉排的倾斜角度为与水平方向呈0~60度夹角,优选为5~30度夹角。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解耦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燃烧区的四周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位于炉墙、隔墙与还原燃烧区接触的侧壁上;优选地,所述还原燃烧区的下部炉墙上设有调节风口,上部炉墙上设有燃尽风口。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进行生物质解耦燃烧的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华郝江平张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