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窗内置式隔热铝合金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766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纱窗内置式隔热铝合金窗,包括包括外框、外开扇、纱窗,所述外框包括内侧框,外侧框,所述外侧框为C字型铝合金型材,所述内侧框为凸字型铝合金型材;所述内侧框插入外侧框的空腔内,在内侧框,外侧框之间设置有绝热层;插入后,内侧框同外侧框之间设置有空隙。基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纱窗内置式隔热铝合金窗,内置的纱窗便于在纱窗脏污时进行清洁;通过双层玻璃,型材内绝热泡沫材料层的设置可以提高窗户的隔热性,通过外框分隔为内侧框,外侧框,可以有效的降低外框铝合金型材的传热性,进一步提高窗户的隔热性,同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和安装。安装。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窗内置式隔热铝合金窗


[0001]本技术涉及铝合金型材
,特别涉及一种纱窗内置式隔热铝合金窗。

技术介绍

[0002]铝合金窗是由铝合金建筑型材制作框、扇结构的窗,具铝合金表面经过氧化光洁闪亮。窗扇框架大,可镶较大面积的玻璃,让室内光线充足明亮,增强了室内外之间立面虚实对比,让居室更富有层次。铝合金本身易于挤压,型材的横断面尺寸精确,加工精确度高,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
[0003]在使用过程中纱窗是一种常见的配件,一般设置在室外。纱窗一般夏季秋季使用,使用后表面一般会有较多的灰尘,现有产品中设置在室外的纱窗不便于清洁。另外铝合金传热性优良,窗框、玻璃的传热性会使得室内失温较为严重,不利于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了一种纱窗内置式隔热铝合金窗,包括包括外框、外开扇、纱窗;所述外框固定到墙上的窗户洞内,所述外开扇通过顶部的开扇铰链可转动的固定到外框上;所述纱窗通过侧面的纱窗铰链可转动的固定到外框上;所述纱窗在闭合时位于外框内的空腔内,位于室内;所述外开扇包括开扇框、玻璃、外开扇面;所述玻璃固定到开扇框上,所述玻璃为双层玻璃;所述开扇框为铝合金型材,在外开扇闭合时位于外框内的空腔内,位于室外;所述外开扇面固定到开扇框外侧,在外开扇闭合时位于外框外侧,所述外开扇面的底边缘,低于外框围合成空腔的底边缘,高度差为2

3cm。
[0005]所述外框包括内侧框,外侧框,所述外侧框为C字型铝合金型材,所述内侧框为凸字型铝合金型材;所述内侧框插入外侧框的空腔内,在内侧框,外侧框之间设置有绝热层;插入后,内侧框同外侧框之间设置有空隙。
[0006]优选地,在内侧框,外侧框顶部的空隙处设置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顶部高度高于内侧框、外侧框在空隙处的顶面。
[0007]优选地,所述绝热层为橡胶材料。
[0008]优选地,在内侧框、开扇框的空腔中填充满绝热泡沫材料层,所述绝热泡沫材料层为聚氨酯喷涂保温层。
[0009]优选地,在外侧框下部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到墙上。
[0010]优选地,在外框外侧,外开扇闭合时,所述外开扇面盖住的区域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在所述外开扇面对应位置固定有橡胶条,当在外开扇闭合时橡胶条嵌入凹槽内。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基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纱窗内置式隔热铝合金窗,内置的纱窗便于在纱窗脏污时进行清洁;通过双层玻璃,型材内绝热泡沫材料层的设置可以提高窗户的隔热性,通过外框分隔为内侧框,外侧框,可以有效的降低外框铝合金型材的传热性,进一步提高窗户的隔热性,同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和安装。
附图说明
[0012]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0013]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0014]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现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如附图1,2所示的一种纱窗内置式隔热铝合金窗包括外框(1)、外开扇(2)、纱窗(5);所述外框(1)固定到墙上的窗户洞内,所述外开扇(2)通过顶部的开扇铰链可转动的固定到外框(1)上;所述纱窗(5)通过侧面的纱窗铰链(3)可转动的固定到外框(1)上。
[0016]在纱窗(5)纱窗铰链(3)相对的另一侧面上设置有纱窗锁止机构(51),通过纱窗锁止机构(51)可以拉动纱窗(5)转动,同时可以将纱窗(5)锁定到外框(1)上。
[0017]在外框(1)底部设置有开扇锁止机构(4),通过开扇锁止机构(4)可以带动外开扇(2)转动,同时可以将外开扇(2)锁定到外框(1)上。
[0018]纱窗锁止机构(51)、开扇锁止机构(4)为现有产品的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方案不是本技术所涉及内容,故在本技术中对纱窗锁止机构(51)、开扇锁止机构(4)具体的结构等技术特征不进行说明。
[0019]所述纱窗(5)在闭合时位于外框(1)内的空腔内,位于室内。
[0020]所述外开扇(2)包括开扇框(20)、玻璃(21)、外开扇面(22);所述玻璃(21)通过玻璃缓冲层(23)固定到开扇框(20)内的空腔内,所述玻璃(21)为双层玻璃,可以提高窗户的隔热效果。所述开扇框(20)在外开扇(2)闭合时位于外框(1)内的空腔内,位于室外;所述外开扇面(22)固定到开扇框(20)外侧,在外开扇(2)闭合时位于外框(1)外侧,所述外开扇面(22)的底边缘,低于外框(1)围合成空腔的底边缘,高度差为2

3cm。
[0021]如附图3所示,所述外框(1)包括内侧框(10),外侧框(11),所述外侧框(11)为C字型铝合金型材,所述内侧框(10)为凸字型铝合金型材;所述内侧框(10)插入外侧框(11)的空腔内,在内侧框(10),外侧框(11)之间设置有绝热层(12)。插入后,内侧框(10)同外侧框(11)之间设置有空隙,在顶部的空隙处设置有密封层(13),同时密封层(13)顶部高度高于内侧框(10)、外侧框(11)在空隙处的顶面,可以减少使用过程中灰尘、雨水进入内侧框(10),外侧框(11)内。
[0022]所述绝热层(12)为橡胶材料,通过绝热层(12)的设置将整个的外框分割成两块,橡胶材料的绝热层(12)传热效果远低于外框(1)的铝合金材料,可以有效的降低铝合金外框的传热。
[0023]为进一步提高绝热效果,在内侧框(10)、开扇框(20)的空腔中填充满外框绝热泡沫材料层(101)、内框绝热泡沫材料层(201)。所述外框绝热泡沫材料层(101)、内框绝热泡沫材料层(201)为聚氨酯喷涂保温层,生产过程中通过喷枪将聚氨酯材料喷入型材内部的空腔,形成绝热泡沫材料层。
[0024]所述外框(1)通过固定胶(J),固定到窗户洞的墙(Q)上。
[0025]内侧框(10),外侧框(11),绝热层(12)可以在型材工厂预制而成,可以在窗户施工过程中现场拼接,为提高外框(1)同墙(Q)固定的稳定性,在外侧框(11)下部通过膨胀螺丝
(111)固定到墙(Q)上。
[0026]在外开扇(2)闭合时,所述外开扇面(22)盖住的外框(1)区域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111),在所述外开扇面(22)对应位置固定有橡胶条(221),当在外开扇(2)闭合时橡胶条(221)嵌入凹槽(111)内,可以进一步提高窗户的密封性,进而提高窗户的隔热效果。
[0027]在所述外框(1)围合成空腔的底边顶面,开扇框(20)底面上设置有多组凸起或凹槽,主要用于容纳软性隔热密封材料(H),以提高窗户的密封性。
[0028]以上对本技术进行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窗内置式隔热铝合金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外开扇、纱窗;所述外框固定到墙上的窗户洞内,所述外开扇通过顶部的开扇铰链可转动的固定到外框上;所述纱窗通过侧面的纱窗铰链可转动的固定到外框上;所述纱窗在闭合时位于外框内的空腔内,位于室内;所述外开扇包括开扇框、玻璃、外开扇面;所述玻璃固定到开扇框上,所述玻璃为双层玻璃;所述开扇框为铝合金型材,在外开扇闭合时位于外框内的空腔内,位于室外;所述外开扇面固定到开扇框外侧,在外开扇闭合时位于外框外侧,所述外开扇面的底边缘,低于外框围合成空腔的底边缘,高度差为2

3cm;所述外框包括内侧框,外侧框,所述外侧框为C字型铝合金型材,所述内侧框为凸字型铝合金型材;所述内侧框插入外侧框的空腔内,在内侧框,外侧框之间设置有绝热层;插入后,内侧框同外侧框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宗龙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赢辉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