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器及其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7588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感器,包括一底座,以及一帽型铁芯。底座包括多个第一嵌合部及多个第二嵌合部,各第一嵌合部与各第二嵌合部间隔设置,且此些第一嵌合部与此些第二嵌合部的形状相异。帽型铁芯具有至少二侧壁,此些侧壁为两两相互连接,在相连处各设有一凸台,且在各侧壁上另设有一缺口,使底座的第一嵌合部分别嵌合于帽型铁芯的各缺口,且使底座的第二嵌合部分别嵌合于帽型铁芯的各凸台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感器及其底座,特别是涉及一种底座与帽型铁芯具有良好结合的电感器及其底座。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电感器因为其线圈的线端为针脚状,所以无法直接作为一表面黏着元件(surface mounting device,SMD),而必须通过一具有多个扁平长条状接线脚的底座的转接才能成为一表面黏着元件。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图1为现有电感器的立体分解图,而图2为现有电感器底座的示意图。一种现有的电感器1,大体上包括一铁芯11、一线圈12、一底座13,以及一帽型铁芯14。线圈12缠绕于铁芯11上,底座13概呈八角形,具有八侧边131,且在其中四侧边131上设有四接线脚132,而可供线圈12的线端缠绕在各接线脚132上。底座13与铁芯11的一端连接,而帽型铁芯14具有四侧壁141,四侧壁为两两相互连接以形成一容置空间142,铁芯11与线圈12是容设于容置空间142中。请同时参照图1以及图3A与图3B,图3A为现有电感器的侧视图,而图3B为现有电感器的示意图。如图3A所示,帽型铁芯14的四侧壁141上分别有一缺口143,当铁芯11与线圈12置于帽型铁芯14内后,再将底座13与帽型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感器底座,与一帽型铁芯配合,该底座包括:多个第一嵌合部,设于该底座周缘;以及多个第二嵌合部,设于该底座周缘;其中各该第一嵌合部与各该第二嵌合部间隔设置,且该些第一嵌合部与该些第二嵌合部的形状相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器底座,与一帽型铁芯配合,该底座包括多个第一嵌合部,设于该底座周缘;以及多个第二嵌合部,设于该底座周缘;其中各该第一嵌合部与各该第二嵌合部间隔设置,且该些第一嵌合部与该些第二嵌合部的形状相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底座,其中该帽型铁芯具有至少二侧壁,该些侧壁为两两相互连接,在相连处各设有一凸台,且在各侧壁上另设有一缺口,使该电感器底座的第一嵌合部分别嵌合于该帽型铁芯的各该缺口,且使该电感器底座的第二嵌合部分别嵌合于该帽型铁芯的各该凸台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底座,其中各该第一嵌合部的形状是相对于各该缺口的形状。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底座,其中各该缺口为一矩形凹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底座,其中该底座概呈一八边形,其具有二相对的水平侧边、二相对的垂直侧边以及连接各该水平侧边与各该垂直侧边的四斜侧边。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感器底座,其中该些第一嵌合部分别设于各该水平侧边与各该垂直侧边处,且该些第二嵌合部分别设于各该斜侧边处。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底座,其中各该第一嵌合部的形状为矩形,且该第二嵌合部的形状为梯形。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底座,还包括多个接线脚,该些接线脚分别设于各该第二嵌合部处。9.一种电感器,包括一底座,包括多个第一嵌合部及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云孔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