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气管插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气管插管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气管插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胸外科手术要求麻醉医师能够使术侧肺停止通气并塌陷,以保护非手术侧肺免受血液、肿瘤或感染性物质的污染,并维持非术侧单肺通气;没有肺隔离和单肺通气技术,胸外科手术是十分危险的。
[0003]在手术进行中一般通过气管插管来实现通气。需指出的是,对于现有的气管插管而言,其一般仅具有一个球囊,在将气管插管插入至患者气管内时,球囊的位置位于患者气管声门位置下方,即气管插管只能抽吸声门位置下方的分泌物,而不能够将声门上方的咽部分泌物以及胃部反流物抽吸排出。
[0004]另外,对于现有的气管插管而言,其抽吸孔只能够抽吸指定朝向的分泌物,分泌物抽吸不完全且抽吸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气管插管结构,该新型气管插管结构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地将分泌物抽吸排出体外。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气管插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呈中空圆管形状的插管主体(1),插管主体(1)的芯部成型有沿着插管主体(1)轴线方向延伸且完全贯穿的供氧通道(11),插管主体(1)的下端部装设有第一球囊(2)、位于第一球囊(2)下端侧且与第一球囊(2)间隔布置的第二球囊(3),第一球囊(2)、第二球囊(3)分别套装于插管主体(1)的外围;插管主体(1)的管壁对应第一球囊(2)成型有沿着插管主体(1)延伸且与供氧通道(11)相间隔的第一注气通道(121),第一注气通道(121)的下端部与第一球囊(2)的内腔连通;插管主体(1)的管壁对应第二球囊(3)成型有沿着插管主体(1)延伸且分别与供氧通道(11)、第一注气通道(121)相间隔的第二注气通道(122),第二注气通道(122)的下端部与第二球囊(3)的内腔连通;插管主体(1)的外表面开设有位于第一球囊(2)上方且靠近第一球囊(2)的第一抽吸孔(131)、位于第二球囊(3)上方且靠近第二球囊(3)的第二抽吸孔(132);插管主体(1)的管壁对应第一抽吸孔(131)成型有沿着插管主体(1)延伸且分别与供氧通道(11)、第一注气通道(121)、第二注气通道(122)相间隔的第一抽吸通道(141),插管主体(1)的管壁对应第二抽吸孔(132)成型有沿着插管主体(1)延伸且分别与供氧通道(11)、第一注气通道(121)、第二注气通道(122)、第一抽吸通道(141)相间隔的第二抽吸通道(142),第一抽吸通道(141)的下端部与第一抽吸孔(131)连通,第二抽吸通道(142)的下端部与第二抽吸孔(132)连通;插管主体(...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