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散热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7340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散热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内侧连接有进料管,且上模具的下方设置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槽,且下模具的内部位于冷却水槽的下方设置有制冷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冷却水槽、冷却管、进液管和制冷机构,制冷机构对冷却水槽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制冷处理,制冷后,微型水泵运行使冷却水槽中的部分冷却液通过出液管进入到上模具中的冷却管中,盘绕的冷却管对上模具中的压膜机构进行冷却,剩余部分冷却液对下模具以及模槽进行冷却处理,冷却后,冷却液通过出液管再次流出至冷却水槽中,便于下一次冷却使用,有效解决了传统模具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热效果差的问题。热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散热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为一种循环散热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
[0003]现有的注塑模具在进行注塑加工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传统的注塑模具不具备较好的散热效果,导致模具长时间在高温腐蚀下会减少其使用寿命,且注塑模具在进行脱模下料时大多需要使用者深入模具的内部进行取料,比较麻烦,给使用者的操作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模具的散热效果差和模具的脱模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循环散热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散热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内侧连接有进料管,且上模具的下方设置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槽,且下模具的内部位于冷却水槽的下方设置有制冷机构,所述制冷机构的一侧安装有风机,且制冷机构的顶端设置有出风管,所述冷却水槽的一侧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上安装有微型水泵,所述风机远离制冷机构的一侧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板。
[0006]优选的,所述下模具的内侧设置有模槽,所述风机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微型水泵与下模具通过安装架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出风管与支架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与底板通过滑块和滑槽活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底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底板上设置有与支撑板相匹配的活动槽。
[0009]优选的,所述进液管的一侧连接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远离进液管的一侧连接有出液管。
[0010]优选的,所述出液管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出液管贯穿至冷却水槽的内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冷却水槽、冷却管、进液管和制冷机构,制冷机构对冷却水槽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制冷处理,制冷后,微型水泵运行使冷却水槽中的部分冷却液通过出液管进入到上模具中的冷却管中,盘绕的冷却管对上模具中的压膜机构进行冷却,剩余部分冷却液对下模具以及模槽进行冷却处理,冷却后,冷却液通过出液管再次流出至冷却水
槽中,便于下一次冷却使用,有效解决了传统模具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液压缸、支架、底板、风机和出风管,注塑加工完成后,控制上模具上移,同时控制液压缸运行,使其通过支架带动两个底板上移,底板上移时推动注塑产品与模槽初次分离,然后控制两个风机运行,使其产生气流输送到出风管中,且气流通过支架输送到底板的内侧,气流向上输送,使得支撑板通过滑块与滑槽在底板的内侧向上滑动,伸出底板,则使得气流通过底板的内侧的活动槽喷出,从而吹向注塑产品,使得注塑产品与模槽二次分离,可便于注塑产品脱模,有效解决了模具的脱模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下模具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图4中B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上模具;2、进料管;3、下模具;4、模槽;5、冷却水槽;6、制冷机构;7、微型水泵;8、进液管;9、固定架;10、液压缸;11、支架;12、风机;13、出风管;14、支撑板;15、底板;16、冷却管;17、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循环散热注塑模具实施例:一种循环散热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1,上模具1的内侧连接有进料管2,且上模具1的下方设置有下模具3,下模具3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槽5,且下模具3的内部位于冷却水槽5的下方设置有制冷机构6,制冷机构6的一侧安装有风机12,且制冷机构6的顶端设置有出风管13,冷却水槽5的一侧连
接有进液管8,进液管8上安装有微型水泵7,风机12远离制冷机构6的一侧安装有液压缸10,液压缸10的输出端设置有支架11,支架11的顶端设置有底板15,底板15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板14。
[0025]下模具3的内侧设置有模槽4,风机12的数量为两个,微型水泵7与下模具3通过安装架固定连接,模槽4用于上模具1与下模具3进行注塑成型,控制两个风机12运行,使其产生气流输送到出风管13中,将微型水泵7固定在下模具3的一侧后,控制微型水泵7运行,使其将冷却水槽5中的冷却液输送到上模具1中的冷却管16中,使其盘绕的冷却管16对上模具1上的压膜进行冷却。
[0026]出风管13与支架11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支撑板14与底板15通过滑块和滑槽活动连接,控制两个风机12运行,使其产生气流输送到出风管13中,且气流通过支架11输送到底板15的内侧,气流向上输送,使得支撑板14通过滑块与滑槽在底板15的内侧向上滑动,伸出底板15,则使得气流通过底板15的内侧的活动槽喷出,从而吹向注塑产品,使得注塑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散热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1)的内侧连接有进料管(2),且上模具(1)的下方设置有下模具(3),所述下模具(3)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水槽(5),且下模具(3)的内部位于冷却水槽(5)的下方设置有制冷机构(6),所述制冷机构(6)的一侧安装有风机(12),且制冷机构(6)的顶端设置有出风管(13),所述冷却水槽(5)的一侧连接有进液管(8),所述进液管(8)上安装有微型水泵(7),所述风机(12)远离制冷机构(6)的一侧安装有液压缸(10),所述液压缸(10)的输出端设置有支架(11),所述支架(11)的顶端设置有底板(15),所述底板(15)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板(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散热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3)的内侧设置有模槽(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雨张宇陈耀李金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