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效祥专利>正文

一种中西医结合感染病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732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西医结合感染病给药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动伸缩杆,气动伸缩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顶部右侧设有药液箱,药液箱顶部设有加药斗,药液箱内底部设有电加热块,药液箱内底部右侧设有温度控制组件,药液箱内底部左侧设有抽液泵,抽液泵上连接有软管,软管端部连接有雾化头;通过电加热块对药液进行加热,通过温度控制组件对药液的温度进行控制,保证药液的温度处于一定范围内,搅拌电机通过转轴带动搅拌杆转动,搅拌杆对药液箱内的药液进行搅拌,保证药液混合均匀,通过脚踏控制开关对气动伸缩杆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对药液箱的位置高度进行调节,便于进行给药。便于进行给药。便于进行给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西医结合感染病给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感染病给药
,具体为一种中西医结合感染病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侵入机体引起的疾病,不仅属于内、儿科范围,也涉及其他临床科室,如外伤患者常见的厌氧菌感染,妇产科常见的链球菌感染以及各科室住院患者常常发生的医院内感染等,都与感染病有关,以往我国将感染性疾病统称为传染性疾病即传统的“传染病”,传染病是由传染源携带的病原体,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进行播散的疾病。
[0003]感染病比传染病包括的范围更广,涉及的病种更多,因此在对感染病患者给药时需要配备专门的给药装置,而且在治疗感染病时仅用西医治疗方式效果并不显著,近年来在治疗感染病领域已经出现了中西医结合的药物治疗方式,因此在给患者给药时需要配备专门的中西医结合感染病给药装置。现有的给药装置在进行给药时,无法对药液的温度进行控制,容易引起患者的不适,使用起来较为不便。
[0004]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中西医结合感染病给药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西医结合感染病给药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动伸缩杆(2),所述气动伸缩杆(2)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4),所述放置板(4)顶部右侧设有药液箱(5),所述药液箱(5)顶部设有加药斗(13),所述药液箱(5)内底部设有电加热块(7),所述药液箱(5)内底部右侧设有温度控制组件(6),所述药液箱(5)内底部左侧设有抽液泵(14),所述抽液泵(14)上连接有软管(15),所述软管(15)端部连接有雾化头(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感染病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箱(5)顶部设有搅拌电机(12),所述搅拌电机(12)输出端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下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杆(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感染病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4)底部右侧设有大蓄电池(3),所述药液箱(5)右侧设有第一开关(9)和第二开关(10),所述大蓄电池(3)、第一开关(9)和抽液泵(14)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大蓄电池(3)、第二开关(10)和搅拌电机(12)之间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感染病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组件(6)包括绝缘外壳(61)和导热筒(62),所述导热筒(62)穿过绝缘外壳(61),所述导热筒(62)内装填有水银(63),所述导热筒(62)内设有活塞(615),所述活塞(615)上固定连接有绝缘杆(616),所述绝缘杆(616)端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效祥李君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高效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